恐龙文艺复兴

✍ dations ◷ 2024-09-20 21:15:19 #恐龙,生物学史,古生物学

恐龙文艺复兴(英文:Dinosaur renaissance)是一次小规模的科学革命,改变了恐龙的生理学理论,以及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象。恐龙文艺复兴开始于1960年代晚期,当时有新发现与研究指出恐龙可能不是慵懒的冷血动物,而其实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这假说挑战了20世纪前半段被普遍接受的恐龙看法。

这些新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约翰·奥斯特伦姆(英语:John Ostrom)所提出的鸟类演化自虚骨龙类理论,以及罗伯特·巴克的恐龙是温血动物的理论。巴克不断地宣扬他的理论,并将他的理论比喻为19世纪晚期的恐龙温血理论的再度复兴,并在1975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首次提出恐龙文艺复兴一词。

恐龙文艺复兴对于恐龙生理学的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几乎涵盖到每个层面,包含:生理机能、演化、行为、生态、以及灭绝原因。恐龙文艺复兴同时也影响了大众文化中的恐龙形象。

主条目:鸟类的起源(英语:Origin of birds)

早在19世纪中晚期,就有科学家提出恐龙与鸟类之间有接近亲缘关系,而恐龙是爬虫类与鸟类的中间型动物。在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出版《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后不久,英国古生物学家与进化论支持者汤玛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便提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赫胥黎指出恐龙、始祖鸟、与鸟类有许多骨骼上的相似处。

但在1926年,格哈德·海尔曼(英语:Gerhard Heilmann)出版了一本书,《鸟类起源》(英语:The Origin of Birds),海尔曼根据恐龙缺乏叉骨(接合的锁骨),而认为鸟类与恐龙间没有关系。他进而假设鸟类演化自鳄形超目或槽齿目的祖先,而非恐龙。海尔曼的这本重要书籍使恐龙远离鸟类起源的争论,而且学术界也对恐龙的演化减少了兴趣。

这个状况持续到1964年,约翰·奥斯特伦姆发现了一种新的肉食性恐龙,名为平衡恐爪龙(),这种兽脚类恐龙的骨骸非常类似鸟类。恐爪龙的发现,使奥斯特伦姆再度提起赫胥黎的理论,鸟类应该是起源自恐龙的。但是,另一种类似鸟类的恐龙,迅猛龙(),早在数十年便已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线索。自从恐爪龙被发现后,古生物学界开始接受鸟类起源自恐龙的理论,已渐被广泛接受。1990年代,东亚热河生物群的发现首次证明有羽毛恐龙的存在,同时过去属于冈瓦那大陆的地区相继发现如半鸟等构造上极度接近鸟类的兽脚类恐龙,加上出现亲缘分支分类法等新的研究方法,更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理论。

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吸引了许多人对于恐龙产生兴趣,尤其是兽脚亚目的种系发生学。今日对于兽脚亚目种系发生学的了解比先前更为深入。

恐龙最初被认为是个单系群,具有共同的祖先。但哈利·丝利(Harry Seeley)不同意这个说法,于是根据骨盆的形态将恐龙分为两个目,蜥臀目(Saurischia)与鸟臀目(Ornithischia),共同属于主龙下纲(Archosauria,现改为主龙类),两个目的成员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因此,恐龙不再被视为一个天然演化支,在科学中没有意义,只有大众媒体继续采用恐龙这名词。这个状况持续到20世纪的中后期。

在1974年,巴克与彼得·加尔冬(Peter Galton)于科学期刊《自然》中提出恐龙是个天然的单系群,更应该成立一个新的纲,恐龙纲,并包含鸟类在内。虽然在当时这个单系群理论遭到许多争议,但最后还是被接受认同;而且随者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盛行,这个单系群理论被普遍地接受。而恐龙纲的想法却被遗弃,原因很可能是在古脊椎动物学界中,种系发生分类学(Phylogenetic taxonomy)的兴起,种系发生分类学并不采用阶元分类。

自巴克在1968年的研究《》开始,他便在70年代与80年代的一系列科学研究、书籍、与大众媒体中,不断重申恐龙是种活跃的温血动物,能够维持短暂的高度活跃能力。巴克在他的著作中,将他的理论当成是19世纪后期的恐龙温血理论的再复兴,并称之为恐龙文艺复兴()。他提出许多生理特征与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些理论,巴克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界产生大量的争论。这些争论最后使古生物学界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例如骨组织学,骨组织学可用来鉴定恐龙的成长模式。

现在科学界普遍认为,许多恐龙具有比现存爬虫类更高的代谢率,可能所有恐龙都是。小型恐龙可能是内温性动物,而大型恐龙则可能是巨温性动物;另一可能则是,大部分恐龙的代谢率位于两者中间。

60年代晚期还有数个关于恐龙行为的新理论。巴克根据足迹化石,提出蜥脚下目是采群体方式移动的,而成年个体将幼年个体环绕在内,形成一道保护圈。数年后奥斯特伦姆等人便提出不同的看法,但资深的恐龙足迹专家罗兰·伯德(Roland T. Bird)则与巴克看法一致。第一个恐龙筑巢研究则是在70年代晚期提出,杰克·霍纳(Jack Horner)宣称鸭嘴龙类的慈母龙具有亲代养育的行为。

恐龙文艺复兴除了改变恐龙的科学理论,还改变了绘画家所绘的恐龙图画。巴克本身就会绘画,他在1969年帮奥斯特伦姆所做的恐爪龙重建图,已是最知名的恐龙重建图之一。就今日来看,该重建图有很多错误,例如耻骨过短,还有缺乏羽毛。在70年代,恐龙的重建图从类似蜥蜴,变成类似哺乳类或鸟类。恐龙的形象变得更为活跃,并符合新提出的行为与移动方式理论。

在这波“新浪潮”中,最重要的绘画家有葛瑞格利·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马克·哈雷特(英语:Mark Hallett (artist))、与道格·韩德森(英语:Doug Henderson (artist))。在这三人之中,葛瑞格利·保罗最支持巴克的恐龙理论。他做了许多严谨而详细的重建图,并常批评许多传统的重建图。保罗做了许多小型有羽毛恐龙的重建图,并在他的书籍《》与其他文章为这些重建图辩解。到了90年代晚期,数种有羽毛恐龙被发现,才证明保罗的相关绘画是正确的。保罗的绘画与严谨态度,对现今的恐龙重建图产了重大的影响。

另一个吸引大众对恐龙产生兴趣的理论,是由尤金·舒梅克(Eugene Merle Shoemaker)提出,舒梅克提出地球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经常遭到彗星的撞击。这理论也许可以解释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在6,500万年前,可能有颗彗星撞击地球,产生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而灭绝恐龙与其他生物。彗星撞击理论在1994年的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撞击木星时,达到最高潮。

恐龙文艺复兴导致大众对恐龙产生新的兴趣。巴克的非学术性书籍与文章有助于将恐龙知识带给一般大众,尤其是《》一书。1993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首次将恐龙描绘成高智能、敏捷的温血动物,而不是早期电影中的缓慢动物。巴克、霍纳、与保罗等人,曾担任这部电影的恐龙顾问。

相关

  • 元古宙元古宙(Proterozoic,符号PR),又称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Ma(百万年前),结束于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
  • 打火机打火机,是一种工具,它可以生出火焰,有燃烧式的和电流式的两种。在大部分地区,它取代了过去的钻木取火、打火石、火折子、火柴等取火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取火象征。燃烧式的打火机
  • 胰岛素抗性胰岛素抵抗(英语:insulin resistance),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在脂肪细
  •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拉丁语: Sympathicus)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自主神经系统。大部分的器官受到两者的共同支配,大部分情况下,两者相互拮抗(例外:唾液分泌),因而可以实现对该器官的精细调节,实
  • 卤化物卤化物指含有呈负价卤素的化合物,通常为二元化合物。卤离子则指相应-1价的卤素离子。根据具体卤素的不同,卤化物可分为:拟卤素生成的-1价化合物称为拟卤化物,主要有叠氮化物N3−
  • PDE5抑制剂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也称为PDE5抑制剂,是一种抑制第五型环磷酸鸟苷特异性磷酸二酯酶(英语:cGMP-specific_phosphodiesterase_type_5)对血
  • 逆温层逆温(英语:temperature inversion)现象是一种气象学的现象,指地面上的温度随着高度越高而增加,与高度越高温度下降的正常现象相反,通常因高压笼罩,不易空气对流所致。因为较高的暖
  • 清朝农业科技史列表本列表是中国农业科技史列表清朝部分。
  • 电战机电子作战机(简称电战机)是专门执行电子战的军用飞机,主要有电子侦察机、电战支援机、电子干扰机等不同类型,电战机的研制与生产需要非常高的技术,目前仅有少数先进国家能自制。电
  • 病毒 (电视剧)《病毒》(韩语:더 바이러스,英语:The Virus)是韩国OCN自2013年3月1日起播出的经典系列电视剧(Original Series)。讲述特殊传染病防治小组的成员们针对从感染到死亡仅需短短3天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