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性
✍ dations ◷ 2025-11-24 20:07:00 #空性
空(梵语:śūnya)或空性(梵语: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诸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空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nyatā,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对“空”的论述,在佛教中源远流长,如《杂阿含经》有《大空法经》和《第一义空经》,《中阿含经》有《小空经》、《大空经》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之基础上,更有加上“无人”而合称为第一最空之法,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无我无我所,不实来实去,是假名法、因缘法。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引《施设论》说十空对治萨迦耶见: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本性空(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第一义空),空空。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说空定有六空,巴利小部《无碍解道》说二十五空以释“世间是空”。按龙树《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释上有根本分歧:在大乘佛教中,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归结为四空。大乘佛教中,一旦因为说空而无视因果业报则被称为“恶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空的戒律。《大品般若经》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龙树《大智度论》有详细解说:《大品般若经》在广说十八空后略说为四空: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此处“他空”或“他法空”义为“过如、法性、实际等无为法之余法为空”,在《大品般若经》的其他版本中,此处为 “异空”即“余事空”、“他故空”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自性”(sva-bhāva)中的“性”和十二因缘中的“有情”(bhāva)在梵语中是一个词,“他性”(para-bhāva)这个概念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也出现过,龙树《中论》对“他性”(para-bhāva)进行了辨析,其义为“ 他自性”(para-sva-bhāva)。空性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中观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为根本正见。中观派用“缘起性空”来解释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因为是依缘而起,故不是“本来自在”的法,依缘灭而坏灭,所以不真实,是苦、空、无常、无我。以“苦、空、无常、无我”说“空”,可名之为“由变坏观空”,有可能导致“断灭空”、“沉空”、“恶取空”的危险。仍然无所适从、持续流浪漂泊。正知正见的般若正法,由甚深般若智开展,面对五蕴世间,观照世间诸法,超越其变坏相。正知正见的般若正法,示现诸法实相,世间转为法界,安住法界就在当下。显发真如本心的甚深般若智,如实觉知法界真如,则当下就成为如来,证入不虚妄、不变异的真如法界。甚深般若智开展的般若正法,真正使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真正使流浪漂泊倏然而止,真正使常乐我净朗朗而现。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相关
-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探讨在跨国的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的循环过程。此学科以宏观的角度,则是着重于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与移民议题分析。其分支研究为国际
-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فلسطين) 通称巴勒斯坦,是一个由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于近代数百年中曾为奥斯曼土耳其
- GPnotebook家庭医生笔记(英语:GPnotebook)是英国为家庭医生(GP)所建的医学数据库。它是一本线上医学百科全书,提供全球临床医师立即的参考资源。家庭医生笔记数据库内建有超过三万篇资料页面
- 角蛋白角蛋白是纤维结构蛋白家族之一。 它是构成头发,角,爪,蹄和人体皮肤外层的关键结构材料。 角蛋白也是保护上皮组织细胞免受损伤或压力的蛋白质。 角蛋白极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 宇宙射线散裂宇宙射线散裂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核分裂和核合成形式,它经由宇宙射线撞击物质产生新的元素。宇宙射线是来自地球之外的高能粒子,主要是飘荡在空间中的电子和α粒子。当宇宙射线(主
- 混凝土混凝土,又称砼(tóng)、石矢,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大、耐压强度高、坚固耐用、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
- 阿瑟·科恩伯格阿瑟·科恩伯格(英语:Arthur Kornberg,1918年3月3日-2007年10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生物化学家。因在酶化学方面的工作,1959年他与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塞韦罗·奥乔亚共同获
- 比利牛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位于欧洲西南部,山脉东起于地中海,西止于大西洋,分隔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也是法国与西班牙的天然国界,山中有小国安道尔。长435公里,宽80-140公里,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
- 荷兰政治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宪法》颁布于1814年3月29日,据1848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荷兰是世袭君主立宪王国。荷兰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且其采用典型协商民主制度。立法权
- 殉教者爱德华殉教者爱德华(英语:Edward the Martyr;962年-978年3月18日),亦称埃德沃德二世(古英语:Eadweard),英格兰国王,975年-978年在位。他是埃德加一世的长子,但并不是埃德加指定的继承人。埃德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