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性
✍ dations ◷ 2025-02-23 16:38:30 #空性
空(梵语:śūnya)或空性(梵语: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诸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空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nyatā,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对“空”的论述,在佛教中源远流长,如《杂阿含经》有《大空法经》和《第一义空经》,《中阿含经》有《小空经》、《大空经》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之基础上,更有加上“无人”而合称为第一最空之法,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无我无我所,不实来实去,是假名法、因缘法。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引《施设论》说十空对治萨迦耶见: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本性空(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第一义空),空空。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说空定有六空,巴利小部《无碍解道》说二十五空以释“世间是空”。按龙树《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释上有根本分歧:在大乘佛教中,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归结为四空。大乘佛教中,一旦因为说空而无视因果业报则被称为“恶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空的戒律。《大品般若经》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龙树《大智度论》有详细解说:《大品般若经》在广说十八空后略说为四空: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此处“他空”或“他法空”义为“过如、法性、实际等无为法之余法为空”,在《大品般若经》的其他版本中,此处为 “异空”即“余事空”、“他故空”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自性”(sva-bhāva)中的“性”和十二因缘中的“有情”(bhāva)在梵语中是一个词,“他性”(para-bhāva)这个概念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也出现过,龙树《中论》对“他性”(para-bhāva)进行了辨析,其义为“ 他自性”(para-sva-bhāva)。空性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中观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为根本正见。中观派用“缘起性空”来解释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因为是依缘而起,故不是“本来自在”的法,依缘灭而坏灭,所以不真实,是苦、空、无常、无我。以“苦、空、无常、无我”说“空”,可名之为“由变坏观空”,有可能导致“断灭空”、“沉空”、“恶取空”的危险。仍然无所适从、持续流浪漂泊。正知正见的般若正法,由甚深般若智开展,面对五蕴世间,观照世间诸法,超越其变坏相。正知正见的般若正法,示现诸法实相,世间转为法界,安住法界就在当下。显发真如本心的甚深般若智,如实觉知法界真如,则当下就成为如来,证入不虚妄、不变异的真如法界。甚深般若智开展的般若正法,真正使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真正使流浪漂泊倏然而止,真正使常乐我净朗朗而现。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相关
- 脂肪肝脂肪肝(英语:fatty liver disease,简写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泡通过脂肪变性(steatosis)积累在肝细胞(Hepatocyte)。这是用鹅制作鹅肝(法
- 电负性电负性(英语:electronegativity,简写EN),也译作离子性、负电性及阴电性,是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
- 在科学领域的扩张学术出版(英语:academic publishing)是出版业的一个分支,范围涵盖学术研究领域。大多数学术成果都以期刊论文、书籍等形式被出版。大多数科学技术方面的期刊、书籍,都需要经过同
- Brodmann分区布罗德曼分区(Brodmann area)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
- 氯气氯气是卤族元素氯的单质形式,化学式为Cl2。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在1774年使用盐酸与软锰矿通过下述反应制得氯气:继舍勒之后,贝托雷对氯气进行了更
- 军火武器是在暴力冲突中用来增加攻击效果的工具,武器被大量使用的暴力冲突也通常被称为武装冲突。武器一般会用来伤害或攻击其他人或设施,当被有效利用时一般会遵循“期望效果最大
- UNESCO生物圈保护区以下为34个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 嗜肝DNA病毒科嗜肝DNA病毒的传播指嗜肝DNA病毒科的病毒在其自然宿主人,猿,鸟之间的传播,包括在种间与种内的传播。Hepadnaviridae,又称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科,主要在脊椎动物中出现,并
- Ysub2/subOsub3/sub氧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2O3。它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碱,溶于酸和醇。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而变质。以褐钇铌矿为原料
- 曹 镛曹镛(1941年10月14日-),湖南长沙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于196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回国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1979年至1981年间曾前往日本东京大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