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0主战坦克

✍ dations ◷ 2024-12-22 22:39:42 #主战坦克,现代坦克,苏联坦克,苏联冷战坦克,冷战坦克,俄罗斯坦克,有装弹机坦克

T-80是苏联研制的主战坦克,由T-64主战坦克改进发展而来,自1980年服役至今,外号“飞行坦克”(俄语:"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这是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全燃气涡轮动力主战坦克。由于T-80的研发生产单位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因此苏联解体后两国独立继续发展T-80系列,并衍生出T-80U(俄罗斯)、T-84(乌克兰)等新型号。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塞浦路斯、巴基斯坦、韩国也有T-80及各种衍生型号服役。

T-80的设计接近于T-64主战坦克:驾驶舱都在车身中轴线上,炮塔都在车身中央位置而且都是左边炮手右边车长,发动机都是后置,就连外形都非常相似。第一代的T-80使用功率为1000匹的GTD-1000T燃气轮机,推重比可达27.1匹/吨;与T-80同期的竞争对手,美国的M1艾布兰主战坦克,尽管装备了功率更大的1500匹(约合1120千瓦)燃气轮机,但全车重量达61吨,远高于T-80的42.6吨,因而推重比只有24.5匹/吨,比起T-80逊色不少。随着技术进步,后来的T-80升级型使用燃气轮机的功率越来越高;也有一些升级型改回传统的柴油发动机,比如乌克兰的T-80UD。跟T-64不同,T-80的变速箱只有5个前进档和1个后退档,而非7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档。悬吊系统为扭杆式,两侧路轮6个路轮,由钢和铝合金锻造而成,配以橡胶轮面。履带由后动力轮驱动,宽度比T-64使用的较大,因此接地压力比T-64要小。主炮与T-72一样使用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除了能发射常规炮弹,也能发射反坦克导弹。

2A46滑膛炮使用分离式弹药,即弹头和发射药柱分离;既可使用自动装弹机供弹,也可以手动供弹。自动装弹机内以圆形输送带从炮塔地板下的弹仓供弹,最大可填装28发弹药,单发供弹需时为7.1至19.5秒,视输送带当前位置和装填的弹药种类而定;可保障即使行车速度达到35千米每小时仍可维持7~9发每分钟的射速,而且不受限制炮塔角度限制。炮塔内有空间放额外的炮弹,以便随时为自动装弹机补充弹药,或在装弹机故障时立即切换到手动供弹。可装填的弹药包括常规炮弹(如穿甲弹、破甲榴弹、人员杀伤弹等)和两段式炮射导弹。发射药柱外壳用一种可燃金属材料制成,弹药发射时药柱外壳会在炮膛内燃烧,只剩下一块小型金属底板。T-80上的2A46火炮最远能打击5000米内目标。然而,车臣战争暴露了这种可燃药柱外壳的致命弱点:当T-80B侧面被破甲榴弹击穿后,金属射流会引燃装弹机内弹药发射药柱的金属外壳,导致装弹机内全部弹药殉爆,坦克遭受不可修复的损坏。有见及此,西方国家研发使用可燃的发射药柱外壳时,特别把弹药舱和乘员舱用防爆门隔离,并安装了活门以便弹药殉爆时的压力和火焰向远离乘员舱方向扩散。尽管T-80的最新型号和衍生型的炮塔的弹药舱有所改良,但仍存在殉爆导致炮塔炸飞的风险。

车身和炮塔使用复合材料装甲,侧面由橡胶制履带侧裙保护。从T-80B开始往后的T-80各型号都可加装爆炸式反应装甲,部分型号可装备{{subst:ru|Штора-1}}或竞技场(俄语:Арена)主动防御系统,而目前已有一些T-80安装了画眉-2主动防御系统(俄语:Дрозд-2)。

起初,西方的情报人员经常把T-72和T-80混淆。然而,T-80是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旗下波波夫设计局(1992年改名特种机械设计局)的产品,而T-72由下塔吉尔乌拉尔车厂研制,因此机械结构上完全不同。虽然从远处看T-72、T-80、甚至T-64三者外观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T-80是改良自T-64的早期型号,编装上也以取代T-64为主,而T-72则是设计与T-64偕同的低阶坦克。T-64是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的莫洛佐夫设计局的产品,用以取代老旧的IS-3和T-10坦克,使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虽然性能较好,但也存在着结构较复杂、高制造成本的问题,所以在苏联时代产量较少,配装给精英部队;成本相对低廉、维护相对容易的T-72则广泛装备苏军机械化部队,并大量出口。

1949年,苏联开展了第一个燃气轮机动力坦克研究项目,由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的设计师A·Sh·斯塔罗斯坚科(俄语:А.Ш.Старостенко)负责。然而,由于苏联当时研发不出可装在坦克上的燃气涡轮引擎,这个研究计划连原型车都没制成。到了1955年,由该工厂的设计师G·A·奥格洛布林(俄语:Г.А.Оглоблин)领导的团队成功造出2台1000匹(约合746千瓦)燃气轮机原型机。两年后,著名重型坦克设计师Zh.Ya.科金(俄语:Жозеф Яковлевич Котин)和他的团队以使用M-850柴油发动机的277工程(俄语:Объект 277)样车为基础,造出了2辆装有GTD-1燃气轮机的278工程(俄语:Объект 278)项目样车。这辆工程样车就像是IS-7和T-10两种重型坦克的融合,重53.5吨,装备M65型130毫米炮;最高速度可达57.3千米/时,但由于油箱容量只有1950升,因此最多只能行驶不足300千米。随着时任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否决了277工程和279工程,衍生自277工程的278工程也一同下马。1963年,莫洛佐夫设计局完成了T-64主战坦克和衍生型T-64T的研制,后者是使用700匹(515千瓦)GTD-3TL燃气轮机的T-64。由于性能不如理想,因此T-64T在1965年完成一系列试验后被搁置。与此同时,1964年乌拉尔车厂由L·N·卡尔切夫(俄文:Леонид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арцев)领导的团队制造了以T-62为基础、搭载功率达800匹(约合597千瓦)GTD-3T直升机用燃气轮机的167T工程样车和搭载GTD-3TU的166TM工程样车。1966年,288工程样车下线。这辆样车由一台双轴式GTD-350T直升机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功率可达790匹。这些工程样车最终没有一辆投产,但为苏联燃气轮机动力坦克的研制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

1969年5月,苏联当时最新研发的功率可达1000匹(约合746千瓦)的GTD-1000T燃气轮机第一次搭载到T-64底盘,219Sp1工程正式开始。这个工程外号“雷电”(俄语:Гроза),由基洛夫工厂的工程师尼古拉·波波夫(俄语:Николай Сергеевич Попов)负责。在早期实验中,来自圣彼得堡克里莫夫设计局(俄语:ОАО «Климов»)的工程师S·P·依佐托夫(俄语: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 Изотов)指出由于T-64底盘现有的悬挂系统强度不足,金属路轮和履带在坦克高速行驶时会剧烈震动,造成燃气轮机动力输出严重受限。为此,研发团队在悬挂系统上做了很大努力,219Sp2工程由此展开。为进一步测试多种不同型号的悬挂和相关组件性能,工程项目组在1968年至1971年间共累计生产了60辆样车。1971年,最佳悬挂系统方案被确定。随后,为解决燃气轮机进尘过多问题,工程师为坦克加装了橡胶履带侧裙并改进了发动机进气过滤系统。1973年,219Sp2工程样车首次进入部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燃气轮机的219Sp2工程样车比使用柴油发动机的T-64主战坦克机动性更好,但燃气轮机的工作寿命无法达到设计目标500小时;实际上,1972年生产的27台GTD-1000燃气轮机只有19台能工作超过300小时。1974年至1975年,219工程的最新改进型219Sp8工程样车进入伏尔加军区展开更大规模测试,结果让人相当失望:发动机油耗是T-64的1.6~1.8倍,即使配备了外挂油箱其行驶里程也仅仅达到最低要求450千米;另外,燃气轮机的可靠性也让人堪忧。有见及此,时任苏联国防部长安德烈·格列奇科元帅否决了219工程的投产计划,并指出219工程样车比起T-64A油耗高了接近1倍但火力和防护毫无提高。

1976年4月26日,格列奇科逝世,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接任苏联国防部长一职。自60年代起,乌斯季诺夫一直关注燃气轮机坦克技术发展,因此对219工程非常重视。1976年8月6日,国防部突然宣布219工程最终成品正式投产,并命名为T-80。T-80的主要研究方基洛夫工厂立即从生产T-64A改为生产T-80;不久后鄂木斯克13号工厂和哈尔科夫马里舍夫工厂也逐步改为生产T-80坦克了。尽管比起T-72乌斯季诺夫明显更青睐于T-80,但考虑到T-72成本低廉,能替代原有的T-54等老式坦克,因此继续让乌拉尔车厂继续生产T-72。然而,乌斯季诺夫坚持让T-80优先使用新进入部队的先进设备,比如新型火控系统等。

T-80的炮塔与T-64A的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同样使用2A26型火炮的T-80与T-64A火力相当。然而,与T-64A相比,T-80成本高得荒谬:一辆T-64A成本为14.3万卢布,而T-80成本高达48万卢布,足足贵了3.5倍。在T-80投入量产的同时,T-64的最新型号、能发射炮射导弹和安装反应装甲的T-64B也开始生产了。因此,T-80产量并不大。据《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签订时的统计,至1990年11月,乌拉尔山脉以西只有112辆T-80坦克,因此可以推测直到1978年T-80停产为止总产量不会超过200辆。

T-80投产后,基洛夫工厂开展了219R工程,目的是把最近研发完成的T-64B和T-80结合起来。这项工程最终成果就是T-80B。T-80B配备了与T-64B相同的K型复合装甲、125毫米2A46M-1滑膛炮等装备,并装备功率达1100匹的GTD-1000TF燃气轮机。1978年,在T-80停产后基洛夫工厂立即开始T-80B的生产,并在同年开始服役;次年,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工厂(俄语:«Омсктрансмаш»)在完成最后一批T-55出口型后也转产T-80B。不久后,鄂木斯克工厂完成630工程,研发出加装地面导航系统和指挥用通讯设备的T-80B指挥型T-80BK。

K型复合装甲由钢铁科学研究院(俄语:Научно-Испутате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тали,简称НИИ Стали)研制,材料构成由外至内分别为:锻压钢板、陶瓷材料、高硬度锻压钢板、强化玻璃纤维材料、陶瓷材料和防中子衬层。其中陶瓷材料层为刚玉陶瓷,内层钢板的硬度远大于外层,强化玻璃纤维材料则为装甲提供较好的韧性。炮塔前部的K型复合装甲炮盾防护力等效于550毫米匀质钢板。倾斜装甲使用另一种陶瓷复合装甲材料,由从外到内分别是80毫米厚装甲钢板、刚玉陶瓷材料、105毫米厚玻璃纤维板和20毫米装甲钢板内衬组成,防护力等效500毫米匀质钢板。由于复合装甲比起同等重量的匀质钢板装甲更能有效抵御破甲榴弹的攻击,因此使用复合装甲的T-80B让当时无论是在坦克用破甲榴弹还是反坦克导弹领域都占优势的北约相当头痛。2A46M滑膛炮能发射9M112“眼镜蛇”反坦克导弹,能攻击4千米内的坦克或5千米内的直升机。9M112导弹成本很高,1975年一枚9M112造价达5000卢布,而同期一台坦克用柴油发动机造价为9000卢布,因此即使是作战时每辆坦克也只能配备4枚。

从1985年起,基洛夫工厂生产的T-80B升级为带“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俄语:Контакт-1)的T-80BV,随后鄂木斯克工厂的T-80BK也升级为同样可以安装反应装甲的T-80BVK。早在1960年代,钢铁科学研究院已经开发一种称作“动态防护”(俄语: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Защита)的反应装甲,但当时苏联军方对此兴趣不大。直到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配备了反应装甲的以色列坦克在黎巴嫩军的破甲榴弹面前展现了极高的生存能力,苏联才决定大力发展反应装甲,并优先装备到驻东德部队。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对于一般的125毫米口径炮弹,“接触-1”能削弱其造成86%伤害,而125毫米破甲榴弹能减少58%,至于93毫米的单兵反装甲武器甚至能削弱92%。

1980年代,苏联驻东德部队开始装备T-80B。1983年,隶属第1近卫坦克军第9师29坦克旅的T-80B在东德哈雷地区行军时被北约侦查到,这是北约第一次发现T-80B的存在。次年,北约也发现隶属第8近卫坦克军的T-80B。时至1985年,派驻东德的第1和第8近卫坦克军每个师都有装备一定数量的T-80B。另外,苏联的一些前线部队也有装备T-80B和带反应装甲的T-80BV,比如北方军团的2个师、驻守波美拉尼亚地区的第6近卫维捷布斯克摩托化步兵师、驻守西里西亚地区的第20兹韦尼哥罗德坦克师等。

T-80B是T-80系列产量最高的型号。据《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签订时的统计,至1990年11月,乌拉尔山脉以西有4352辆各种型号T-80B坦克,约占全部T-80坦克的90%;其中包括594辆T-80BV和23辆T-80BVK,占所有T-80的13%。

2019年,俄军为补充战力缺口,计划将旧式T-80BV坦克改良升级为T-80BVM,且改装后的车种将挂载新的独特“软式爆炸反应装甲”,提升城镇战作战需求。“软式爆炸反应装甲”内装与Relikt第3代爆炸反应装甲(ERA)相同,但改为耐用的编织袋,以每隔约15厘米的距离用皮带挂勾固定;采用此设计主要基于反馈的实战经验,坦克在城镇战环境中往往会撞击建物墙壁、梁柱等各式坚固物体,传统以螺栓固定的ERA易被整片扯掉,不但该部位失去ERA防护,同时也会失去挂载的螺栓固定点。新的“软式爆炸反应装甲”能减少被扯掉的几率,即便驾驶“粗暴”操作坦克,致“软式爆炸反应装甲”被扯掉了也没关系;将新的挂上去仅需数秒钟时间,整备效率较传统ERA大幅提高。T-80BVM车体正面与炮塔正面,则仍将使用传统ERA。升级后的T-80BVM不但拥有与T-90相同的Sosna-U炮手热影像瞄准器,并将换装新式125毫米2A46M-4滑膛炮与新的自动装弹机,可发射神秘的新式Svinets-1(3BM59)与Svinets-2(3BM60)翼稳脱壳穿甲弹;据称前者为碳化钨合金弹芯,而后者为衰变铀弹芯,能有效贯穿2千米外超过700-74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RHA)。

T-80B投产后不久,T-80的下一个升级型号也开始研发了,代号219A工程。当时,苏联当局希望把莫洛佐夫设计局最新开发的炮塔与T-80B的车体融合在一起,于是命令基洛夫工厂第3设计局和莫洛佐夫设计局合作完成219A工程。其中,第3设计局负责统筹项目整体,莫洛佐夫设计局负责炮塔和武器系统。1982年,项目的最终成品T-80A投产,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款坦克产量较少,并且最终没有服役。与此同时,另一个T-80B升级项目,219V工程也在进行中。这个项目计划在T-80B上整合9M119反坦克导弹发射系统和1A45火控系统。

后来,基洛夫工厂和莫洛佐夫设计局把219A和219V两项工程的特点融为一体,219AS工程由此开始;其中车身由基第3设计局开发,炮塔和武器由莫洛佐夫设计局负责。1985年,219AS工程的最终成果投产,被命名为T-80U。T-80U使用新一代燃气轮机GTD-1250,不仅能提供1250匹的动力,还能使用航空煤油、柴油和低辛烷值的汽油或三者的混合物作燃料,具备优秀的动态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寿命更高。此外,这款发动机还引入了不少新技术:径向气流压缩机扇叶盖板和高压涡轮喷嘴组件的自动除尘系统、可变动力涡轮喷嘴组件,以及内置式减速箱。然而,GTD-1250的油耗仍然很高,令俄军难以接受,尤其是车臣战争期间。T-80U安装了新式炮塔和1A46火控系统,并具备安装可多次使用的“接触-5”反应装甲(俄语:Контакт-5)的能力。早在T-80U设计之初,接触-5反应装甲已经整合到炮塔、车身和渡口-M(俄语:Брод-М)潜渡装备上了。比起上一代“接触-1”反应装甲,接触-5不仅能防御破甲榴弹,还能防御动能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如美国的M829A1“银子弹”;另一方面,由于接触-5改用4S22炸药,因此被7.62或12.7毫米步枪子弹、炮弹破片或30毫米炮弹击中后不会像使用4S20炸药的接触-1一样发生爆炸,而且可重复使用。跟T-80的其他型号一样,T-80U的两侧都有履带侧裙保护,其中两侧前3块侧裙板因为要安装登车把手而使用装甲板制成,其余皆为橡胶材料。在攻击方面,得益于1A46火控系统,T-80U比过往型号火力都要强大。这套系统包括激光测距器、弹道计算机、1G46炮手瞄具和热成像瞄具。T-80U能发射9M119“反射”反坦克导弹,也能使用3BM46长杆尾翼稳定穿甲弹。另外,T-80U的火炮也升级为2A46M-1型125毫米滑膛炮。在先进的火控系统、火炮和弹药配合下,T-80U能精确打击并摧毁5千米内的目标。

1990年代初T-80U、T-80UM炮手热成像瞄具升级为与T-90标准型一样的TO1-P02“龙舌兰-2”(俄语:Агава-2)型,增加了发射9M119M“反射-M”反坦克导弹能力。1997年,T-80UM-1“雪豹”(俄语:Т-80УМ-1 "Барс")开始服役,配备2A46M-4型125毫米滑膛炮、GTD-1250G燃气轮机、“竞技场-E”主动防御系统以及其他新设备。随后2001年原有T-80U也陆续升级到T-80UM-1的装备水平,配备2A46M-4火炮、1G46M火控系统等设备。

据《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签订时的统计,至1990年11月,乌拉尔山脉以西有410辆T-80U坦克,约占全部T-80坦克的8%。尽管,毫无疑问T-80U是苏联最强的坦克,但成本也相当高昂。根据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的评估,T-80U的作战性能比T-72B高10%,但成本却多了将近3倍:一辆T-72B只需28万卢布,但T-80U却需要82.4万卢布。苏联解体后,随着国防工业的萎缩,只剩下俄罗斯的鄂木斯克工厂和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马里舍夫工厂仍然生产T-80系列,过去一直主导开发工作的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则宣布停产。车臣战争后,由于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俄罗斯已宣布不再采购包括T-80在内的使用燃气轮机的坦克。但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仍继续生产用于出口的T-80,并开发了试验性的T-80UM2、即后来被取消的黑鹰坦克。俄罗斯的T-80U曾出口到中国、塞浦路斯和也门,并作债务偿还出口到韩国;此外英国以国防科研为目的从特殊渠道从俄国购入一批T-80,当中有1辆后来被转送到美国。1999年俄罗斯用T-80U和T-90各六辆进行了防护测试,结果是T-90胜出。

苏联解体后,散落于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军工产业由当地政府接手,这让T-80出现平行发展,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同台较劲的现象;因为T-80研发在俄罗斯,量产在乌克兰,两国都有能力实施改良。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前的1987年,位于乌克兰的莫洛佐夫设计局已经独立完成T-80柴油发动机版本的开发,即T-80UD“白桦”(俄语:Т-80УД "Берёза")。T-80UD使用功率为1,000匹马力的6TD-1型6缸多燃料二行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6TD-1尽管比GTD-1250动力输出要来得低,但更省油:也就是消耗相等燃料,T-80UD的最大行程比T-80U要远得多。另外,T-80UD装备的发动机辅助系统能确保燃料温度达到55℃发动机仍能正常运作,同时可以在没有其他设备辅助下泅渡通过1.8米深水域,而有辅助设备是最大泅渡深度为5米。T-80UD可与T-80U共用大部分零件,除了发动机组件(包括装甲盖板)、烟幕弹发射器阵列和炮塔内弹药储存箱。至苏联解体为止,马里舍夫工厂共生产约500辆T-80UD,其中约350辆T-80UD在苏联解体时还在马里舍夫工厂。

T-84主战坦克是T-80UD的改进型号,配备新式焊接炮塔、功率达1200匹(约合895千瓦)的6TD-2柴油发动机、接触-5反应装甲、窗帘-1主动防御系统等新装备。此型号1995年在阿布扎比IDEX-1995国际装备展览中首度亮相,2000年2月进入乌克兰陆军服役。

随后,T-84U“堡垒”(俄语/乌克兰语:Т-84У "Оплот")开始研发。乌克兰国防部曾经要求马里舍夫工厂至2009年交付10辆T-84U,但由于国防部承诺提供的3亿美元资金在2年内只有7000万到账,因此T-84U的生产一度陷入停摆。第一批T-84U在2009年5月28日正式服役。T-84U改良了不少细节,比如更厚的履带侧裙等。另外,2000年乌克兰还研制了使用符合北约标准的KBM-2型120毫米滑膛炮的T-84-120“弯刀”(乌克兰语:T-84-120 Ятаган),用于对外贸易。

比起俄罗斯,乌克兰的T-80和T-84销量更好。目前,巴基斯坦从乌克兰已购买了320辆T-80UD,并已于2002年全部运抵。2007年,孟加拉国开始与乌克兰协商购买76辆T-84-120“弯刀”。2011年1月,阿塞拜疆军方表示对在2011年1月底阿布扎比IDEX-2011国际装备展览中展出的T-84U“堡垒”新型号感兴趣,并正在与乌克兰国防部协商购买事宜。泰国也在2011年3月宣布采购200辆T-84U取代服役已久的美式M41A3轻型坦克,其中首批49辆坦克价值超过71亿泰铢。

以下是苏联、俄罗斯和乌克兰T-80主战坦克主要量产型列表(括号内是服役年份)。下列坦克可能有多种子型号,皆以后缀区分:字母“K”代表指挥型(Коммандирский),如T-80BK;“V”代表加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Взрывной),如T-80BV;数字“1”代表不带炮射导弹功能,如T-80B1。

在1985年,苏联总共有1900辆T-80。根据俄罗斯所公布的资料,在1986年至1987年期间共有2256辆T-80驻于东德。北约认为苏联的新式坦克具备两周内抵达大西洋的能力,因而开始发展反制之策,促成一段攻击直升机等反坦克武器的快速发展时期。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军有各型号总共4839辆T-80坦克。

正如其他冷战坦克一样,T-80原本是为在欧洲大陆展开大规模常规战争而研发,但至今也没有达到过这个研发目的;相反,T-80坦克活跃于1990年代苏联解体前后各种政治、经济剧变引发的各种事件。1991年8月,一群苏共高层伙同一些高级军官发动八一九事件,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政权。第4近卫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的T-80UD坦克走上了首都莫斯科街头,但最终无法阻止政变的失败收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除了继承原驻扎俄罗斯境内的苏军T-80坦克以外,也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接收了不少。1995年,俄军拥有将近5000辆T-80系列坦克,但到了1998年削减到约3500辆。

目前俄罗斯陆军共计有3044辆不同型号的T-80服役,另有1456辆处于封存状态。根据目前的资料,守卫莫斯科的第2“塔曼斯卡亚”近卫摩托化步兵师和第4“坎杰米洛夫卡”近卫坦克师总共有至少460辆T-80UD主战坦克。另外,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陈列有一辆T-80BV,萨拉托夫一所露天博物馆也有一辆T-80U;圣彼得堡也有一辆T-80BV被制成纪念碑,放置在特种材料科技工业联合体总部门外。T-80经常参与俄国各种武器展览、交易会,如鄂木斯克的“VTTV-鄂木斯克”展会。

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期间,叶利钦曾命令部队炮轰议会大厦俄罗斯白宫,意图打倒反对者。1993年10月4日,隶属第12近卫坦克团的6辆T-80UD在第4近卫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占领白宫对面的桥梁后,开始对白宫的高层进行炮击,共发射2枚穿甲弹和10枚榴弹。过后军队开始逐层占领白宫大楼。6辆坦克一直待到傍晚,直到反对派领袖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和亚历山大·鲁茨科伊投降为止。

1998年6月,一辆由伊戈尔·贝利亚耶夫少校指挥的T-80驶入圣彼得堡新斯摩棱斯克地区行政大楼前的广场,炮口对正大楼,抗议近几个月来一直被拖欠工资。

2016年11月,根据《詹氏防卫》网站的报导,俄罗斯目前正在准备昇级其备役中的T-80BV的观测与射控系统,例如配置PNM Sosna-U全景多光谱传感器,昇级反应装甲,以及换装发动机,以加强该坦克的现代化作战能力。

T-80坦克没有参与80年代的苏阿战争;首次在战场展示实力是90年代初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被用于其不擅长的城市作战,因此这次亮相并不成功。T-80的第一起战损出现在1994年12月28日对格罗兹尼总攻前的占领该市东南部罕卡拉机场的行动,但这辆坦克并非毁于炮火:隶属第1坦克连的521号车转向时不慎掉入一个15米深的大坑中,武器系统损坏。紧急逃生的3名坦克兵随后遭受车臣反政府武装的攻击。车长阵亡,其余2人受伤。夺取机场的行动中俄军共损失3辆T-80,另有2辆受损。随后数日也有不少T-80被摧毁或被迫放弃。

格罗兹尼战役中,T-80负责对抗叛军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1994年12月31日的战斗中,坦克连连长克伊斯里亚上尉指挥的523号T-80BV在一个路口遭遇叛军2辆T-72A。敌方首先开火,但没有命中。随后炮手、133独立坦克营参谋长库格申科在不使用火控装置的情况下靠手动操作迅速摧毁2辆敌军坦克。然而,作为T-80的“杀手锏”的9M112炮射导弹却收效甚微。1995年3月5日和6日,133近卫坦克营首次使用该导弹进行攻坚,发射了15枚,仅有2枚命中目标。据调查,由于该批弹药出厂较早但缺乏维护,而且野战弹药存放不当,导弹的电子元件失效,再加上城市内电磁环境比设计预期的还要恶劣,致使有些导弹出膛后甚至完全没有接受火控系统信号的迹象。经过对车辆和弹药的再一次检查,随后8~12日的战斗中,该营的559和561号坦克把剩余45枚导弹全部发射,大部分仍未命中目标;但有一枚正常飞行的导弹击中4000米外的电梯轿厢,结果从0.5米×1.0米的窗口穿入爆炸,这种高精度的打击是无制导武器做不到的。

这场战争对于T-80来说是一场噩梦:一方面,被选中执行占领格罗兹尼任务的部队都没有做好参与这样大规模行动的准备;另一方面,驻守格罗兹尼的车臣叛军有不少从阿富汗战场下来的老兵,相当有作战经验,也对格罗兹尼大街小巷和地下管网了如指掌,更熟知苏式坦克及装甲车辆的弱点所在;与此同时,参与这场行动T-80要么是没有爆炸反应装甲的T-80B,要么是战前才刚刚装上爆炸反应装甲的T-80BV;缺乏训练的T-80坦克兵更让一切雪上加霜,他们对躲在建筑物角落或站在高处的叛军发射的RPG破甲榴弹毫无对付方法,而这些火箭弹往往能直接击中坦克最缺乏装甲保护的部位,如发动机舱和油箱,造成致命伤害。据统计,每辆被摧毁的坦克平均被RPG火箭弹命中3~6次。大量坦克的被毁是因为自动装弹机内水平放置的弹药殉爆导致的:尽管装弹机所在的炮塔下部,外面有履带侧裙和路轮保护,可一旦侧装甲被RPG击穿,装弹机内水平放置的待击发弹药会迅速被高温金属射流引爆。另外,一旦发动机盖板被RPG击中,发动机爆炸产生的火焰会迅速穿过发动机舱与人员舱之间的防火墙,引燃发射药产生殉爆,导致炮塔被炸飞。俄军进入格罗兹尼后的第一个月就有总计62辆T-72和T-80坦克被摧毁,其中61辆坦克因为没有爆炸反应装甲保护的部位被击中所致,包括车身侧面、后面、发动机盖和后甲板,以及炮塔顶部、进出舱门;包括坦克在内被摧毁的装甲车辆共225辆,占总参战装甲车辆总数的10.23%。全部225辆被摧毁的装甲车战后送到库宾卡接受分析。

经过2个月的分析后,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认为在车臣的溃败应归咎于坦克的设计问题,试图把社会的目光从作战部队训练不足、行动缺乏周密、指挥不当等真正导致战败的原因上移开。1995年2月20日,俄罗斯陆军装甲兵总指挥部的А·高尔金中将发表了关于被摧毁装甲车的调查结果,成功说服国防部不再采购任何燃气轮机坦克。这场战争后,T-80主战坦克再也没有参与夺取城市作战,只用于在安全距离外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有T-80坦克的支持者认为T-72在格罗兹尼市区战斗中表现同样糟糕,因此不应该把装甲部队损失惨重的责任都由T-80承担。他们列出两点理由:苏联解体后俄军缺乏资金,新一代坦克兵自然也无法接受足够的训练;攻入格罗兹尼的坦克部队也没有足够的步兵支援,无异于自杀。

T-80U内的1G46炮手瞄准器特写。

T-80U车长席,其装配的TKN-4 AGAT车长镜和左侧的PZU-6型NSV重机枪专用防空瞄准镜清晰可见

T-80U炮手席

T-80U数位显示器

在苏联时代,T-80不像T-72那样广泛出口;相反,和T-64一样,作为镇国之宝从未出口(但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开始少量出口)。苏联解体后,拥有T-80技术和生产线的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分别开展T-80系列的出口业务。

1992年,英国采购了一批T-80U用于国防科技研发工作。这次采购并非直接与俄罗斯官方商议,而是由一家为此特别成立的贸易公司打着送往摩洛哥的旗号完成。为减少俄国人对这次军火交易的怀疑,英国人为每辆T-80U支付了500万美元。当俄国意识到谁是这批坦克的买家时,所有坦克都已经送达英国人手上了。英军在他们的靶场对T-80U进行了评估,并转送1辆到美国;该坦克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又完成了一系列评估工作。评估期间,英美两国都声称已经找到了T-80U的所有弱点和缺陷。1994年1月,时任英国国防采购大臣约拿单·艾特肯在国会辩论中承认“以国防科研为目的”进口了一辆俄罗斯的T-80U坦克。

据说1993年底,俄罗斯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合同,出售200辆用于评估的T-80U坦克。最终只有50辆销往中国,原因不详。这50辆T-80U也没有进入作战部队,只作试验用途,作为开发国产96式坦克和99式坦克的参考样本。但是中国大陆没有任何资料对应。

1993~1995年,乌克兰向寻找新式主战坦克的巴基斯坦展示了T-80UD。1996年8月,在国内完成测试后,巴基斯坦军方决定以6.5亿美元购买320辆T-80UD,包括T-80UD和T-80BEh两种型号。这些坦克本应于1997年全数交付,但1997年2月首批15辆运抵之后,俄罗斯抗议称自己拥有T-80系列的产权,因而乌克兰不能出口它们。抗议除了是因为将近70%的T-80UD是在乌克兰以外的地方生产(主要是在俄罗斯),而且还要保持表面上与印度这个俄罗斯最重要的军火客户的良好关系。为此,俄罗斯扣下T-80UD所需的125毫米2A46-2滑膛炮、铸造炮塔以及其它技术。此事迫使乌克兰发展独立自主的坦克工业,包括日后用于后续出口批次的T-80UD和新式T-84焊接炮塔的生产,并得以在1997年2~5月运送超过20辆的T-80UD给巴基斯坦。这两批共35辆坦克来自乌克兰陆军封存的52辆T-80UD,这是数年前由马里舍夫厂生产的不达标产品,因此其性能比乌克兰和巴基斯坦所议定的标准要低。巴基斯坦订购的T-80UD后续批次共285辆在1997~2002年运抵,这些T-80UD都使用了T-84的焊接炮塔,并具有其它与T-84类似的特征。

塞浦路斯是第一个透过官方渠道获得T-80的国家。1996年,俄罗斯以1.72亿美元向该国出售了27辆T-80U、14辆T-80UK以及其它装备,其中T-80分两批运送。当年夏天首批27辆T-80U送达,其余14辆T-80UK则在1997年送达。这些坦克大大增强了该国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了塞浦路斯国民卫队对驻扎在北塞浦路斯的土耳其军队的防御能力。2009年10月,塞浦路斯又以1.15亿欧元向俄罗斯订购了41辆T-80U/80UK。

1990年代初,俄罗斯为抵偿苏联时代的债务,向韩国供应了33辆T-80U和2辆T-80UK。这些坦克分3批运抵:首批6辆T-80U于1996年运抵,随后1997年又有同型号27辆运抵,到了2005年最后一批2辆T-80UK运到韩国。按原计划,俄罗斯应交给韩国80辆T-80,因此有资料认为韩国目前有80辆T-80系列坦克。(78辆T-80U和两辆T-80UK)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库,俄罗斯在1995~ 2006年间,向大韩民国交付了43架T-80U主战坦克,并装备大韩民国陆军第3装甲旅。

90年代美国从英国手上获得了1辆T-80U用于阿伯丁靶场的评估工作,2003年又从乌克兰进口了4辆型号不详的T-80。

在向中国和塞浦路斯出售T-80的同时,俄罗斯也向有意采购新式坦克的土耳其和希腊推销T-80,但最终没能赢得两国的竞标。

另外,英国曾购入一批T-80U;美国也分别从英国和乌克兰手上得到1辆T-80U和T-80UK。两国都把这些坦克用于技术评估。

相关

  •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颇新分支,它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认知语言学涉及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神经
  • Nsub2/subHspan style=line-height:1.2em;text-indent:0em;display:inline-bloc肼基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HNNH2。肼基钠可由氨基钠和无水肼在乙醚或液氨中反应得到。或由氢化钠和肼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钠和肼的反应除了生成肼基钠外,还有和氨
  • 南丹麦大学南丹麦大学是一所位于丹麦的大学,在多个丹麦城市有校区。其历史可追溯至1966年,不过现在的南丹麦大学正式成立于1998年,是由欧登塞大学(1966年)、南丹麦商业工程学院和南日德兰大
  • 遥视透视(英语:clairvoyance)、灵视是一种超感官知觉。此能力能透过普通感官之外的管道,看到遥远的人、物体甚至事件,或是能“看透”不透明物,或是能感知到人类正常情况下收不到的能量
  • 吴郁生吴郁生(1854年-1940年),字蔚若,号钟斋、钝斋,晚号钝叟,江苏苏州人。清末重臣,1910年末代军机大臣。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
  • 羽藻目羽藻目(学名:Bryopsidales)是绿藻门下的一个目,原为羽藻纲下唯一的目,现时改属石莼纲。羽藻目生物是一种多核生物,其叶状体呈丝状,其中包括原子核在内的许多细胞器都可以自由移动。
  • 北湖区北湖区,中国湖南省郴州市辖区之一,为郴州市的主要中心城区,其下管辖4个街道、5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总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区内的五岭广场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
  • 安哥拉前进《安哥拉前进!》是安哥拉的国歌。曼努埃尔·路易·阿尔维斯·蒙特罗(1941-)填词,路易·阿尔贝托·维埃拉·迪亚斯·明加斯(1939-)作曲。Ó Pátria, nunca mais esqueceremos Os he
  • 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记为 h {\displaystyle h} = 6966662607015000000♠6.62607015×10−34 (J·s)。另一个常用的量为约化普朗克常数(英语:reduce
  • 高雄市冈山文化中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冈山文化中心(旧名高雄县立文化中心)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所属艺文场馆,位于高雄市冈山区冈山南路。园区内的主要建筑有图书馆、演艺厅、皮影戏馆等三栋,其中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