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日语:遠藤 周作,1923年3月27日-1996年9月29日),日本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剧作家,以其独特的日本天主教徒创作视角闻名(日本人口中的基督徒比例小于1%)。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庄野润三、阿川弘之、曾野绫子和三浦朱门同为二战后的日本“第三代”作家。
远藤1923年生于东京,出生后不久父母举家迁往当时被日本占领的中国满洲里。1933年父母离异后,远藤随同母亲回到了日本,居住在母亲的家乡神户。他的母亲在远藤幼年时皈依了天主教,并致力于把远藤培养成一名天主教徒。远藤在他12岁时(1935年)接受了洗礼,取教名保禄(Paul)。
远藤于1950年1953年留学法国,在里昂大学专攻法国文学。
他的许多作品是他早年经历的反映,主题涉及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屈辱、作为外国人的生活经历、在病房的住院经历,以及自己同肺结核的斗争。他的创作关注人性和道德,其作品总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他的天主教信仰。他笔下的大部分角色是在道德困境中抗争的人物,而其选择往往造成令人困惑的、悲剧性的后果。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常常被拿来同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作比较,而格雷厄姆·格林自己则把远藤称作“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远藤周作的文学活动可以分为评论家和小说家两个时期。前者从1947年到1954年,后者是从1954年至今。最初运藤周作是作为批评家出现在文坛上的。他在1947年发表的论文《诸神与神》巳表明他的思想开始转向探求关于一神论和泛神论这一永恒的问题。1953年回国后他参加了“构想之会”和《现代评论》杂志社,作为评论家活跃在文坛上。在远藤周作加入“构想之会”期间,安冈章太郎、言行淳之介、小岛信夫、庄野润三相继获得芥川文学奖,在这种刺激下,他试创作了短篇小说《到阿登去》,发表在《三田文学》杂志1954年10月号上。在此同时他又开始创作中篇小说,以在法国留学时的笔记为底本写成了中篇小说《白人》,发表在《近代文学》杂志上,并获1955年上半年度芥川文学奖。围绕着《白人》这篇小说究竟应不应该获奖,曾引起一场争论。石川达三、佐藤春夫表示支持,拢井孝作认为这篇小说是学究式的形式主义作品,像一篇翻译作品。1956年他在《文学界》杂志第一至六期上发表了小说《又青又小的葡萄》。1957年发表了以战争时期发生在九州大学的解剖活人事件为素材的中篇小说《海和毒药》。这部小说描写了理想世界和对一切事物持冷漠态度二者的对立。贯穿这些作品最根本的主题是存在于远藤周作自身的信仰问题。这种创作基调在远藤周作从评论到小说创作的转交中被继承下来了。
1958年9月远藤周作同作家伊藤整、野间宏、加藤周一赴苏联参加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同年12月他的小说《海与毒药》获第十二次每日出版文化奖和第五次新潮社文学奖。1959年发表了小说《火山》和《傻瓜先生》。11月携夫人重游法国。经由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第二年一月回国。归国后肺结核复发,卧病两年半。1965年出版了病后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哀歌》。1966年由新潮社出版了中篇小说《沉默》,并创作了《沉默》的妹妹篇、剧本《黄金国》。同年10月以《沉默》获谷崎润一郎文学奖。其后还发表了《狐狸寇闲话》、《女人的决斗》、《我的影子》、《石头的声音》、《天主教的故乡》等。1971年11月,由远藤周作改编的电影《沉默》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