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蚁兽
✍ dations ◷ 2025-11-26 10:51:21 #食蚁兽
侏食蚁兽科 Cyclopedidae
食蚁兽科 Myrmecophagidae食蚁兽,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贫齿总目披毛目下的蠕舌亚目,共有两科四种。除了吃蚁之外,它们也吃白蚁。
本亚目最大的品种包括大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连同尾巴体长可达1.8米(5英尺11英寸);中型的如小食蚁兽(Tamandua tetradactyla),体长约1.2米(3英尺11英寸);最小的则是侏食蚁兽(Cyclopes didactylus),总体长只有35 cm(14英寸),体温只有摄氏33度。由于它们的体温保持33摄氏度左右,所以在平时能量消耗方面比一般动物要小,故平时只需进食数百只蚁足以满足未来几天的能量。常称的刺食蚁兽并不是蠕舌亚目的品种,而是针鼹,属于原兽亚纲下单孔目的针鼹科。土豚、袋食蚁兽、穿山甲也常被误认为是食蚁兽,但其实相似的外型只是趋同演化后的结果。蠕舌亚目 Vermilingua朱食蚁兽与中美小食蚁兽的栖息地最北可以延伸至墨西哥东南部,而大食蚁兽最北只到中美洲。小食蚁兽的栖息地最南可至乌拉圭,巴西东部为除了中美小食蚁兽以外三种食蚁兽重叠的栖息地。食蚁兽在南美洲独立演化与发展,并在巴拿马地峡形成后透过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入侵至中美洲。食蚁兽栖息的环境包括干旱阔叶林(英语: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dry broadleaf forests)、雨林、草原及疏林草原。侏食蚁兽为完全树栖,小食蚁兽会在靠近溪流和湖附近的地面与树上寻找食物,大食蚁兽则为完全陆生,生活于疏林草原上。侏食蚁兽大食蚁兽中美小食蚁兽小食蚁兽
相关
- 2,3-二磷酸甘油酸2,3-二磷酸甘油酸(英语:2,3-Bisphosphoglyceric acid,简称为2,3-BPG或2,3-DPG)是糖酵解中间产物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的一个三碳异构体。2,3-二磷酸甘油酸存在于人的红细胞中
- 伊本·西那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阿拉伯文:أبو علي الحسي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ينا
- 目的论论证目的论论证 (Teleological Argument) 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后验性的证明方式,又可称作设计论证。该理论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后世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
- 安东尼·范卢文霍克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荷兰语: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兰贸易商与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与微生物学之父的称号。最为著名
- 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
- 氧化还原电位标准电极电势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电池或原电池的电化学势或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位是以标准氢原子作为参比电极,即氢的标准电极电位值定为0,与氢标准电极比较,电位较高的为正,电位
- 体操体操是类运动项目的总称,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分为几个单项,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运动和竞技健美操。竞技体操分为男子6个项目: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个
- 迪奥戈·康迪奥戈·康(葡萄牙语:Diogo Cão,古葡萄牙语也作Cam,约1450年-?)是葡萄牙探险家,1580年代他沿非洲西岸进行了两次航行,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并深入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考察的欧洲人,也是第
- 成瘾症物质使用疾患(英语:Substance use disorder),又称为药物滥用失常(drug use disorder),医学名词,指一个人使用一种或多种物质之后,导致临床上出现显著减损或是不适症状。在这边的物质(S
- 阿尤布时期阿尤布王朝(Ayyubid dynasty)为12世纪-13世纪统治埃及、叙利亚、也门的伊斯兰教王国。该王朝由库尔德人建立,全盛时期的版图延伸至圣城麦加与北伊拉克。由阿尤布、谢尔库赫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