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西云寺

✍ dations ◷ 2025-10-22 05:45:12 #五股西云寺
五股西云寺,古称西云岩,是位于台湾新北市五股区成州里的观音寺,为早期开垦当地的客家族群所建,寺身列为古迹。1720年代,客家胡焯猷陆续开垦泰山、八里、五股、淡水等土地。客家族群在取得五股大片土地后,为了方便管理观音山狮头岩山脚下的狮子头渡船码头,遂由林作哲献地,胡焯猷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兴建此观音寺。开山主持为省源法师,乃涌泉寺僧人。由于淡水河系过去可溯大汉溪到今桃园大溪一带,西云寺位在淡水河口,因此曾香火鼎盛。早期信众会搭船从淡水河至五股成子寮(今五股成泰路三段一带的淡水河岸)下船,先到俗称“外岩”的西云寺进香,然后循礼佛古道爬到山上称为“内岩”的凌云禅寺参拜。此外,相传西云寺周围有“金龟穴”的风水传闻,为台湾著名的墓地。此寺并无一般庙宇的雕梁画栋,而是近似闽南的三合院建筑。依寺方古碑文上的捐助信众姓氏,咸丰、嘉庆年间的修建,大多以游、刘、胡等客家姓氏为主,但因后来发生耕作歉收,闽籍佃农交不出租税,因而爆发闽客械斗,事后多数的闽籍佃农取代了少数的客籍业主,至光绪年间的碑上的捐献者就以陈、林等漳、泉闽籍姓氏为主。当时陈维英题:“观音山观音坑抱观音寺.顽石头头尽向观音点首”、“和尚洲和尚港对和尚门.净波面面好为和尚洗心”,被称赞是就地取材的佳联。1926年,日本人在西云寺与凌云禅寺间的参道旁竖立台北西国三十三所灵场,于该年7月3日举行安座仪式。其中序号第一番至第十番,分布西云寺附近。五股人回忆,当时日本人会带麻糬当供品,沿路一尊一尊拜拜,拜完后就送麻糬给当地人吃。每尊观音设有烛台,部分底座有“台北州台北市施主刘金波捐献”字样。1971年进驻西云寺的果俊法师,回想过去附近的石观音保存情况良好,但1981年开始陆续遭窃,最先从脚下西云路的第二番石观音被偷,后来西云路实施道路拓宽工程,第一番石观音也难以幸免,就连旁边的风动石亦跟着遭殃,目前寺方保存有第六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第七番如意轮观音、第八番十一面观音、第九番不空羂索观音此四尊。此寺为五股的信仰中心,管理权原属于乡公所,但交给寺方自行管理后,盛况不再。发生了道、佛宗教与土地产权争议,造成香火衰退。成州村长洪海清任内积极争取此三级古迹西云寺整修。1993年尤清任县长时经专家评估应整修保存,决定加以重修。1996年发包,工程款原为新台币三千八百多万元,1998年变更设计,工程款增为四千四百一十二万零七百一十六元。1998年9月15日,郑汉腾乡长主持景观改善工程,包括乡代陈治芬、陈明义,村长洪海清、陈大吉、吴国全等人均参加动土仪式,工程包括兴建停车场、环山步道以及增设庭园灯等。1999年12月22日,举行开光安座大典,由县长苏贞昌及悟明法师举行,五股乡长郑汉腾、立委林志嘉、县议员林义一、蔡郁男、黄中兴以及多位乡民代表及村长等参加。原本被改成大红的闽南式建筑风格,重新恢复为代表客家族群的蓝色调。

相关

  • 主要药物分类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咽头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淹没的大陆淹没的大陆是指规模庞大,但主要在海面以下的大陆;一些古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使用该术语。在这个类中的两个主要的例子是凯尔盖朗高原和西兰大陆。巽他古陆是另一个例子。淹没寻
  •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由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王唯工教授(Wei-Kung Wang)为首等人所提出,认为此理论补足并解释了一些现代循环生理学(circular p
  • 水貂见内文。鼬属(学名 Mustela),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共有17个种:美洲水鼬(Neovison vison)和已绝种的海鼬(Neovison macrodon)在1999年已从鼬属归类到美洲水鼬属(Neovison)。
  • 时钟周期时间脉冲信号(英语:Clock signal),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用语。此信号在同步电路当中,扮演计时器的角色,并组成电路的电子组件。只有当同步信号到达时,相关的触发器才按输入信号改变
  • 勃兰登堡邦勃兰登堡(德语: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州,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
  • 大陆坡大陆坡为向海一侧,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一般渐变,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在邻近海沟地带,下延至更深
  • 辛巴族辛巴族是生活在非洲纳米比亚北部为数不多的族群,人口约为2万左右,以游牧为生,至今还保持着自己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辛巴妇女每天都要往身上涂红色石粉,这种石头产于当地,磨成粉
  • 鲫鱼鲫(学名:Carassius auratus),通称鲫鱼,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为鲤科鲫属的一种,在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鲫鱼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