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生命体
✍ dations ◷ 2025-09-17 03:29:22 #人工生命体
人造生命,又称合成生命,是近期出现的生物技术术语,指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改变遗传密码从而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研究。创造人造生命是于合成生物学或探索生命的起源领域工作的科学家的一个目标。这个词语被用来描述最近把人造合成的细菌基因组转移到一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受体细胞的实验。然而,人造生命这个词语与“从零开始”,即由单独的组成部分创造一个生命系统有关。这个目标还未达到。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人工生命,即通过计算模拟研究生命,与机器人学相关的领域。人造生命是指“in vitro”(意为生物体外,在实验室中)合成生物化学产物和其组成物质得到的生命,与使用更宽泛的“人工生命”时通常强调“in silico”不同。W. Wayt Gibbs提出人造生命的三大目标:“第一,通过构建生命了解生命,而不是拆解生命。第二,让基因工程名副其实——使其成为一门通过标准化先前的成果并重新组合,以构造更新、更复杂的系统,而持续进步的学科。第三,拓展‘生命’与‘机械’的界限,直到两个领域重合并产生真正可编程的生物。”人造生命实验试图探究生命的起源,研究生命的一些性质,或者实现更远大的目标——从非生命物质中合成生命。一个人造生命实验的例子:尝试构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以模拟可能的生命起源。
参与该实验的研究人员觉得,相对而言,真正地生化合成生命更接近成功而且更廉价,也许比把人类送上月球更容易。2010年,克莱格·凡特的团队用基因合成技术得到的一套基因组替换了一个自然细胞的基因组,得到的一种新菌株,命名为Mycoplasma laboratorium。在新闻发布会上,克莱格·凡特将其描述为“人造生命”的成果。这一说法因以下理由受到批评:克莱格·凡特研究所保留了“人造细菌细胞”的说法,但他们同时说明:“……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从零开始创造生命’,更确切的说,我们能用合成的DNA,从已经存在的生命创造新生命。”
相关
- 阿米卡星阿米卡星(amikacin、amikin (amika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阿米卡星依靠于细菌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阿米卡星一天可以给
- 整合素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
- 外阴念珠菌性阴道炎(英语:Candidal vulvovaginitis),是一种常见的、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症。念珠菌还可寄生在人的口腔、皮肤、阴道等,并可自身互相传染。念珠菌阴道炎的病原体
- At4f14 5d10 6s2 6p52, 8, 18, 32, 18, 7蒸气压主条目:砹的同位素砹(Astatine,台湾译作砈,旧讹作“鈪”、“銰”)是一种具有极高放射性的化学元素,符号为At,原子序为85。地球上所有的
- 食管食道(Esophagus),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连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中空通道,在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
- 通古斯语族满-通古斯语族(又称通古斯语系或通古斯-满语族)是世界主要语系之一,其下又分满语支和通古斯语支。通古斯语支的语言有长元音,满语支的语言复元音多;辅音的组合一般不超过两个音素,
- 文氏图文氏图(英语:Venn diagram),或译Venn图、温氏图、维恩图、维恩图解、范氏图、韦恩图等,是在集合论(或者类的理论)数学分支中,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下用以表示集合(或类)的一种草图。它们用
- 札幌医科大学1950年由北海道立女子医学专门学校改制而成 1993年改组卫生短期大学部札幌医科大学(さっぽろいかだいがく、Sapporo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区南1条西1
- 爱兰爱兰是一种乳白色的冷饮,它由三分之一的优格和三分之二的盐水搅拌而成。爱兰在中东、中亚和东南欧地区非常流行。爱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王朝。土耳其是世界上生产爱兰最多
- 促激素促激素(Tropic hormones)是激素(英语:hormone)的一类,促激素会引发其他内分泌腺的反应。 人体内是脑下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大多数的促激素。 此外,下视丘也会分泌促激素影响脑下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