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生命体
✍ dations ◷ 2024-12-22 15:14:42 #人工生命体
人造生命,又称合成生命,是近期出现的生物技术术语,指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改变遗传密码从而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研究。创造人造生命是于合成生物学或探索生命的起源领域工作的科学家的一个目标。这个词语被用来描述最近把人造合成的细菌基因组转移到一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受体细胞的实验。然而,人造生命这个词语与“从零开始”,即由单独的组成部分创造一个生命系统有关。这个目标还未达到。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人工生命,即通过计算模拟研究生命,与机器人学相关的领域。人造生命是指“in vitro”(意为生物体外,在实验室中)合成生物化学产物和其组成物质得到的生命,与使用更宽泛的“人工生命”时通常强调“in silico”不同。W. Wayt Gibbs提出人造生命的三大目标:“第一,通过构建生命了解生命,而不是拆解生命。第二,让基因工程名副其实——使其成为一门通过标准化先前的成果并重新组合,以构造更新、更复杂的系统,而持续进步的学科。第三,拓展‘生命’与‘机械’的界限,直到两个领域重合并产生真正可编程的生物。”人造生命实验试图探究生命的起源,研究生命的一些性质,或者实现更远大的目标——从非生命物质中合成生命。一个人造生命实验的例子:尝试构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以模拟可能的生命起源。
参与该实验的研究人员觉得,相对而言,真正地生化合成生命更接近成功而且更廉价,也许比把人类送上月球更容易。2010年,克莱格·凡特的团队用基因合成技术得到的一套基因组替换了一个自然细胞的基因组,得到的一种新菌株,命名为Mycoplasma laboratorium。在新闻发布会上,克莱格·凡特将其描述为“人造生命”的成果。这一说法因以下理由受到批评:克莱格·凡特研究所保留了“人造细菌细胞”的说法,但他们同时说明:“……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从零开始创造生命’,更确切的说,我们能用合成的DNA,从已经存在的生命创造新生命。”
相关
- 丹贝丹贝(tempeh)是一种发源于印尼爪哇的发酵食品,又名天培、天贝等。传统丹贝是接种根霉属(Rhizopus spp.)真菌至煮过的脱皮大豆,再以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
- 酵母纲酵母菌纲(学名:Saccharomycetes)是在真菌界的子囊菌门以下的纲,是酵母亚门以下唯一的纲。酵母菌纲中只有一个目,是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酵母菌纲之下包括有近千个已知物种
- 异孢异孢耳霉(学名:Conidiobolus incongruus)是属于虫霉目新月霉科耳霉属的一种真菌,腐生在植物的腐烂组织、枯枝落叶及土壤中。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美国。
- 劳工运动劳工运动或工人运动,简称工运,泛指某个或某些劳工团体为了己方或己方团体得到雇主与政府较好的待遇(例如制定劳动法令),而组织起来的活动。这些组织通常称为工联(trade unions)。许
- 巴布亚诸语言巴布亚诸语言(英语:Papuan languages)是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地区流通,但不属于南岛语系的多种语言的集合。由于这个语系内有多达6000多种不同的语言,而语言间的差异又很大,有
- 威廉·哈维威廉·哈维(英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
- 安德鲁·泰勒·斯提耳安德鲁·泰勒·斯提耳(英语:Andrew Taylor Still,1828年8月6日-1917年12月12日),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李县,为一名外科医生,被认为是整骨疗法之父。他建立了世界第一间整骨疗法的学校,A
- 威特罗威特罗(Vitello、Vitelo),又名维特隆(Witelon)、维特罗(Witelo、Witello)、威特里欧(Vitellio)或威特里欧‧图林根波兰(Vitello Thuringopolonis),约出生于1230年,逝于1280年 - 1314年4月
- POMC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前脑啡黑细胞促素皮促素(Pro-opiomelanocortin),简称POMC,为一种由241个氨基酸组成的前驱多肽。POMC最初翻译且修饰前的型态称为原PO
- Watson, J. D.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与莫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