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

✍ dations ◷ 2025-05-17 23:36:17 #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
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俄语:Вале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Легасов,罗马化:Valery Alexeyevich Legasov,1936年9月1日-1988年4月27日),苏联无机化学家暨苏联科学院院士,其最为有名的事迹为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列加索夫生于图拉州图拉一个公务员家庭中。他毕业于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和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于1967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72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这对于一位36岁的科学家而言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列加索夫之后担任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教授,并且自1983年到逝世都担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化工组主任。1981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列加索夫担任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第一副主任。列加索夫在事故后不久成为调查事故原因和减缓灾难后果的政府委员会重要角色。他所做的最重要决定就是避免灾难再次发生,并且向政府报告灾难区状况。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其他科学家同僚,被摧毁的核能发电站的安全风险,并坚持立即撤离发电厂附近的城市普里皮亚季的所有居民。1986年8月25日至29日,他代表苏联代表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于维也纳的特别会议上进行报告。他的报告对事故进行了深度分析,并且诚实地讨论了悲剧的程度和后果。在切尔诺贝利灾难两周年时,列加索夫在自己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据了解,在列加索夫自杀以前曾经在录音带中录下当时未公开的灾难真相。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电影节目《Chernobyl Nuclear Disaster》的分析(剧中他的角色由演员阿德里安·埃德蒙森扮演),列加索夫宣称他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遭到苏联核能机密单位的政治审查压力。相关单位甚至禁止他提及发电厂操作员在事故前对反应堆的了解和当时已经知道的反应堆缺陷。该节目还暗示他的自杀至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维也纳没有提到前述的那些讯息,他随后试图这么做但被禁止,并且这些事让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伤害。期刊《原子科学家公报》也刊登了列加索夫对于有关当局面对反应堆设计缺陷的态度相当不满的讯息。列加索夫自杀在苏联核能工业界引起巨大震撼,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的控制棒缺陷被迅速确认且进行更新。1996年9月20日,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追授列加索夫俄罗斯联邦英雄以表彰他在切尔诺贝利灾难调查时的“勇气和英雄主义”。2019年英美合拍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中,列加索夫作为影集的主要角色,由杰瑞德·哈里斯饰演。

相关

  • 边缘科学边缘科学(英语:fringe science),是指在某个已经成熟的科学领域中,研究方法、理论等与该领域的主流理论均不相同,被主流认定为“存疑”的科学行为,既可以是对该领域的一项研究方法的
  • 内共生学说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Mgsub2/subSi硅化镁(Magnesium silicide),化学式为Mg2Si,是镁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化合物。硅化镁是青色或浅紫色的粉末。二氧化硅(SiO2)和镁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一起加热会形成氧
  • 中和中和,可以指:
  • 大都会《大都会》(德语:Metropolis)是德国知名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所执导的表现主义科幻默片,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于1927年1月10日于德国柏林首映。本片的制作成本达五百万帝
  • 历史主义一些人认为必须研究与解释人类历史发展,基于这些解释才能认真了解社会与政治。这样的见解被卡尔·波普尔称为历史主义。在这里,“人类历史”一词与“人类发展”或“人类发展史
  • 马斯特里赫特阶马斯特里赫特期又称馬斯垂克期、麦斯里希特期。(英语:Maastrichtian)是白垩纪,亦即中生代最后的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72.1–66百万年前。在本时期末期发生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
  • 伊乔里亚人伊乔里亚人(俄语:Ижо́ра; ижо́рцы)是居住在英格里亚地区的一个民族。1848年时,伊乔里亚人的人数有17800人。1926年时,苏俄还有26137名伊乔里亚人。不过在1959年人口
  • 鲁皮亚·班达鲁皮亚·布维扎尼·班达(Rupiah Bwezani Banda,1937年2月13日-),赞比亚第四任总统。班达于2006年被利维·姆瓦纳瓦萨任命为副总统,当姆瓦纳瓦萨在2008年6月中风后代行总统职权。同
  • 沈刚伯沈刚伯(1896年12月4日-1977年7月31日),中华民国历史学家。湖北宜昌三斗坪人。自幼受留日归国的父亲沈莘庵教诲,读毕《左传》、《国语》、《国策》、《国礼》、《礼记》后,于11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