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鞭蝎目
✍ dations ◷ 2025-07-18 17:11:25 #鞭蝎目
鞭蝎(学名:Thelyphonida),蛛形纲之无脊椎动物,有鞭目的统称。此外鞭蝎也被命名为uropygid亦指“尻尾”,是来自古希腊语的οὐροπύγιον (ouropugion)。鞭蝎为卵胎生繁殖,雌鞭蝎具有带卵行为,约有七十余种,身长通常约5公分以下。有一对特化的触肢,类似感觉的器官,前方的螯夹有助于防御、挖掘、撕裂猎物。该目下体型最大的种类是生活在美国南部以及墨西哥一带的美洲巨鞭蝎(Mastigoproctus giganteus),体长可达65毫米。除了欧洲与澳大利亚大陆外,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热带区域。有鞭目与蝎目的外型有些相似的部分,如螯夹、尾部末端,但是也和蜘蛛也有共同类似的构造。它们的体色通常为黑褐色,具有扎实的背甲外壳与分段式的腹部,头胸部和腹部有点稍微呈现扁平状,前方弯曲的螯夹贴近于口器旁。腹部末端有根细鞭,能够发射出含有乙酸与辛酸的混合物到敌人身上,达到驱敌作用,这种物质像是醋一样,具有强烈的刺激味,如果遭受到这种物质接触到皮肤或是眼睛将会引起皮肤炎和角膜炎灼伤,被命名为鞭蝎(whip scorpions)与就是这个的缘故,此外全长约25-85公分,目前能超过30公分以上只有Mastigoproctus属的鞭蝎是最大的。而鞭蝎也与裂盾目、无鞭目和避日目,一样视力非常的差,所以必须要使用特化的第一对脚在前方探测作为传达的器官。鞭蝎通常都是昼伏夜出行动,捕食各种昆虫、马陆、节肢动物等为食。
鞭蝎通常栖息于较为黑暗潮湿的地方,例如倒木下、岩石下,或它们自行挖掘的巢穴中,因为鞭蝎会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几乎都是独自居住在自己的巢穴下。当交配完成后会将卵背负于腹部加以保护,当卵的数量低于35以下,会被保护于雌鞭蝎分泌的黏膜下防止干燥,雌鞭蝎会开始禁食,保护卵直到孵化,孵出的幼体会用吸盘吸附在雌鞭蝎的背上加以保护,直到第一次蜕皮时自行离开母体,由于幼体生长缓慢,必须透过三次蜕皮成为成体,将会花费四年的时间。目前已命名种类已达100种以上(2006),分布于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本目之下的种类与近亲:另可参阅:有鞭目物种列表(英语:List_of_Thelyphonidae_species)
相关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同物异名异名(英语:synonyms)或称同物异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表示用来指称同一分类单元(taxon)的不同命名,此用词在动物学与植物学上的用法不甚相同。在动物命名上,异名是指用来表示同一个分
- 东北部美国东北部为美国人口调查局所定义的美国地区。美国东北部北临加拿大,西临中西部,南接美国南部,东向大西洋。此区域乃美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区域及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美国第一大
- 氚氚(Tritium;符号:T或3H,注音:ㄔㄨㄢ;拼音:chuān)。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两颗中子所组成,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变成氦-3,
- 定义域定义域(英语:Domain),是函数自变量所有可取值的集合。给定函数 f : A → B {\displaystyle f:A\righ
- 东向移民运动东向移民运动(德语:Ostsiedlung,另名“日耳曼东扩”),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日耳曼语族向东迁徙,进入中欧、东欧地区定居的过程。影响的区域从斯洛文尼亚至爱沙尼亚,向南进入特
- 哥特佛伊德·波姆戈特弗里德·伯姆(Gottfried Böhm;1920年1月23日-),德国建筑师,曾于1986年获颁普利兹克奖。伯姆1920年1月23日诞生于德国奥芬巴赫一个建筑世家。其父多米尼库斯·伯姆(Dominikus B
- 南投县政府坐标:23°54′09″N 120°41′26″E / 23.9025996°N 120.6904995°E / 23.9025996; 120.6904995南投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南投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
- 杰拉丁妮·詹姆斯杰拉丁妮·詹姆斯(英语:Geraldine James,1950年7月6日-),是一名获大英帝国勋章的英国女演员。她在1989年饰演百老汇剧院重启版《威尼斯商人》的波西亚而获得东尼奖最佳话剧女演员
- 杜康杜康是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相传善于造酒。有说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但是他的身份,说法纷杂。曹操《短歌行》有曰——“慨当以慷,忧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