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德华·威滕
✍ dations ◷ 2025-04-02 10:13:33 #爱德华·威滕
爱德华·威滕(英语:Edward Witten,姓氏亦译为维腾、维敦或惠滕,1951年8月26日-),美国犹太裔数学物理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毕业于布兰代斯大学历史系、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他是弦理论和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创立了M理论。爱德华·威滕被视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一些同行甚至认为他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之一。国际数学联盟于1990年授予他菲尔兹奖。爱德华·威滕也是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物理学家。威滕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父亲路易斯·威滕(Louis Witten)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学家,母亲是洛兰·沃拉克·威滕(Lorraine W. Witten)。威滕原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转学布兰代斯大学获得历史系学士学位后(辅修语言学),曾参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的总统竞选工作一段短时间,后来乔治·麦戈文败给理查德·尼克松。他于197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戴维·格娄斯。在此之后,威滕先后任职于哈佛大学初级研究员(Junior Fellow)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现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查尔斯·希莫尼数学物理学教授。威滕对理论物理学做出广泛的贡献,也促进大量重要的数学进展。他已经出版超过350部著作,主要是量子场论、弦理论、拓扑和几何形状的相关领域。威滕被他的同行们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虽然在某些方面很难将他的深刻贡献加以归类,威滕于物理方面的贡献侧重于超对称,于数学方面则是拓扑结构。威滕在物理学的早期贡献之一是所谓级列问题(hierarchy problem)的解决方案。粒子物理学的标淮模型预言一种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然而它的质量似乎比模型预测的数字还要轻得多。威滕认为,超对称破坏的机制提供了级列问题一种的自然解释。在超对称理论中,威滕指数(Witten index)用来判断超对称是否遭到破坏。威滕在超对称规范理论仍然继续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他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内森·塞伯格(Nathan Seiberg)发展出塞伯格-威滕理论。威滕显然是弦理论的代表人物,这是一个用来说明所有自然力的理论。甚至早在1984年,威滕为重力异常做出重要贡献,为第一次弦理论革命铺平了道路。1990年代中期在南加州大学弦理论会议中,威滕推测存在一个统一的理论还没有被发现,称之为M理论。M理论可能是宇宙物理理论最根本的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中,认为M理论可能是宇宙的终极理论。爱德华·威滕其他重要物理学的贡献包括规范/重力对偶。1997年,阿根廷理论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首先提出了在反德西特空间背景下某些超引力理论和边界上共形场论的对偶关系,即AdS/CFT对偶猜想。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为过去15年中占据了理论物理的主导地位,对于威滕的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国际数学联盟在1990年授予威滕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物理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他对纯数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深远,例如他使用琼斯多项式(Jones Polynomial)来解释陈-西蒙斯理论”(Chern-Simons theory)。这项研究对于低维拓扑结构有深远影响,并推导出量子不变量。威滕被认为是他的世代中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许甚至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在1995年,他在南加州大学会议中提出M理论,并用它来解释一些以前观察到的现象,在弦论中引发所谓的第二次超弦革命。威滕具有深刻的物理直觉和高超的数学能力。他专长量子场论、弦理论和拓扑与几何相关的范围。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广义相对论的正能量定理证明、超对称和莫尔斯理论、拓扑量子场论、超弦紧化、镜像对称、超对称规范场论和对M理论存在性的猜想。威滕受到许多同行的广泛赞赏,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曾说:虽然他肯定是物理学家,不过他对数学的掌握很少数学家能比得上……他一次又一次超越了数学界,以巧妙的物理直觉导出新颖深刻的数学定理……他对现代数学影响巨大……凭着他物理再次成为数学的丰富灵感和直觉源头。威滕获得很多奖项,包括麦克阿瑟基金(1982年)、菲尔兹奖(1990年)、Nemmers数学奖、毕达哥拉斯奖、庞加莱奖(2006年)、克拉福德奖(2008年)、洛伦兹奖章(2010年)、艾萨克·牛顿奖章(2010年)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2年)。他被选入《时代杂志》2004年影响最大的100位人士中。爱德华·威滕是当代的物理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Template:Winners of 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Template:ICTP狄拉克奖章获得者
Template:艾萨克·牛顿奖章获得者
Template: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获得者
Template: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章获得者
Template: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获得者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
相关
-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一小类医学病症,有600多种不同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感染、癌症、癫痫发作(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先天和发育障碍(如脊柱裂)和退行性疾病(
- 菌毛线毛(拉丁语:fimbria,复数:fimbriae)是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附属物,比鞭毛细。通常直径3~10奈米,长度可达几微米。线毛可被细菌用于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一个细菌可以有上千条线毛
- 世界洗手日世界洗手日是一项运动,目的旨在呼吁全世界人民利用肥皂洗手作为一个预防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2008年是联合国大会订立的国际环境卫生年,健康促进组织PPPHW发起第一届世界洗手
- 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一个试图整合不同层次信息以理解生物系统如何行使功能的学术领域。通过研究某生物系统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例如,与细胞信号传送
- 摩尔质量在化学中,摩尔质量(英文:molar mass)是每一摩尔化学元素或者化合物的质量,符号为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Mmol。摩尔质量是一种物质的宏观性质,而非微
- 英国议会政治主题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议会(英语: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中文简称为英国议会或联合王国议会,是英国和英国
- WSRI网络科学是从交叉学科研究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致力于研究复杂网络的性质,并且应用这些性质去研究一些具有网络特点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网络,计算机网络,生物圈网络,学
- 唐纳德·赫布唐纳德·赫布,FRS(英语:Donald Olding Hebb,1904年7月22日-1985年8月20日),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神经心理学领域有重要贡献,致力于研究神经元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他被认为是神经心理学
- 阿尔波特·班杜拉阿尔波特·班杜拉(英语:Albert Bandura,1925年12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Mundare,著名心理学家,以其社会学习论著称。班杜拉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951年获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次
- 多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