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巫觋
✍ dations ◷ 2025-10-20 00:40:48 #巫觋
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巫觋是指能运用超自然力的人,通称巫。说文解字:“能斋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男性称为.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觋(xí)(音“檄”),或称巫师。女性称为巫,或称女巫。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因此男女合称巫觋。在中华文化圈里的阴阳论来说,男属阳而女属阴,而阴性的人较容易与灵魂沟通,因此不论是巫还是灵媒多以女性担任。在汉人间,巫觋在北方愈来愈不流行,退向南方。在商代,黄河流域都信奉巫觋;在春秋战国,已退到河南一带;在唐宋时则退到长江流域;到20世纪,则只有岭南较为盛行。中国远古时曾经有过“家为巫史”的情况,人人都会巫术。然而,那时人们运用巫术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未职业化。巫职业化后更成为官职,商代、周代都有专门负责祭祀、卜筮等工作的官员。春秋战国时巫仍然很盛行,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论及楚国女巫:“至于浴兰沐芳,华衣若芙,缓节安歌,歌舞之盛也。乘风载云之词,生别新知之语,荒淫之意也。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像神,或婆娑以乐神...”汉代初期巫术仍然普遍见于于各阶层,至汉武帝独尊儒术,社会受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观念影响,巫不再具官方地位。但民间仍然有女巫。后来这种女巫被称为师婆。现在于广东则称为问觋婆,在台湾民间信仰中则演化为乩童。朝鲜的巫是巫教中圣职人员。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具有治病能力的女巫医,例如壮族的雅禁,汉语俗称“禁婆”。萨满教,负责跳大神的女祭司。台湾原住民族不少均有巫的传统。西拉雅族的女巫称为尪姨。台湾的地方北投在平埔族语里的意思就是女巫。在西方,一些为人占卜吉凶、祈福、施咒、或是能运用魔法的人(魔法师),在汉语里也称为巫。如把女性魔法师(witch)称为“女巫”,男性魔法师(wizard)称为巫师,因为具备掌握原始文字、医药等知识,在远古时代通常属于官僚阶级或者干脆由贵族等统治阶级人士担任。但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巫师的地位不断被打压甚至遭到教会迫害。到了现代,这些人不一定具有祭司或灵媒身份。巫
觋(xí)宗教又称巫教、巫觋教等等,是一类涉及到诊断、治疗与引发疾病等能力的传统信仰及实践,是原始宗教的一个子类。巫觋宗教有时因为与灵魂的特殊的关系、或对灵魂的控制而造成人们的苦难。巫师或称巫觋,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例如汉族的巫(女性巫师)与觋(男性巫师)、满族的萨满、蒙古族的博、朝鲜族的巫、藏族的苯。常见的巫术有附身、占卜、祈福、施咒等。巫的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村落共同体中就有借助神灵附体的力量,替人祈祷驱邪治病的专业人员,这种人员就是巫。巫包括灵媒、祭司、巫医、占卜师、魔法师等。巫觋宗教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萨满教的地方是伏尔加河流域、芬兰人种居住的地区、东西伯利亚与西西伯利亚。朝鲜人也是巫教的信徒,他们的东学党据说是由此而来。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曾信奉萨满教(巫教的一种),直到公元11世纪。清朝皇帝把萨满教和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运用萨满教把东北的人民纳入帝国的轨道,同时萨满教在清朝的宫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有一种与当代人对巫教(简·阿特金森称之为“萨满术”)的研究不同,代表人物为莫赛·伊利亚德,他在其195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中提出假设:巫教乃是一种单一类型的教---他称之为“典型的”巫教,其结论认为:巫教是国家产生前的社会中的文化产物。但当代专家学者抛弃了他的假设和结论,主要研究巫教在各种政治制度下的实践,远起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近至曾是殖民地的地区,如当代的朝鲜和台湾,涉及各类制度环境。萨满教(阿尔泰与西伯利亚巫教)仍然存在于20世纪的北亚。巫觋宗教建立在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生活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的前提上。与其他任何的(通常是全部社会成员笃信的)万物有灵论或称泛灵论不同,成为巫觋要求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巫觋们不会像佛教的法师或基督教的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类组织。哈萨克人中间有一种名为巴克什的人,即是巫医。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萨满,就连保加尔汗国也有这种人与俄罗斯东正教也有圣愚,证明巫教的影响无远弗至。有些巫觋是一夜之间成为,有些是要拜师。巫觋与世界其他地区巫医不同之处是他们的意识可随时进入癫狂状态。在一些社会中巫觋的力量被认为是从其他被“招魂”的巫觋那里过继过来的:西伯利亚萨满的举止可能被西方医师描绘为精神病患者,但是西伯利亚文化将其解读为灵魂附体,而在南美土著和Tapirape那里巫觋被托梦。在其他社会中巫觋找到了他们的终生职业:原始民族寻找可以跟灵魂交流的宗教团体进行“前景咨询”,南美土著舒阿尔人追寻反抗敌人保护家族的力量,从而把自己训练成极有造诣的巫觋。西伯利亚人容易患上一种名为模仿性舞蹈症的病,有人认为这是成为巫觋的其中一步骤,其中一病例是一支哥萨克模仿军官的言行,最初军官以为开玩笑,但发现不是有意的行为,很多巫觋都是患病后成为巫觋。雅库特人称为萨满病症(他们认为萨满(巫觋)是仪式不是宗教),先经过一昏迷阶段,大约三天,然后脱胎换骨,什么也要重新学习,再宰羊一只,就可找一老师学习,成为萨满(最后阶段爬一棵由刀刃构成的宇宙树)。有趣的是,大部分圣愚也经历过此阶段。巫觋们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有些社会区分能治病的巫觋和害人的巫觋(白萨满和黑萨满);其他的相信所有的巫觋都有治疗以及害人的力量;也就是说,巫觋在有些社会也被认为有能力害人。巫觋在社团里通常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但也可能被怀疑害人而招致恐惧。大多数巫觋是男人,但也有些社会里女人会成为巫觋(在旧挪威拉普人文化里,只有女人才可以,男人做巫觋被认为是不体面的)。巫觋教现今还在全世界继续流传,不只在乡下,还在城市,在市镇,在郊区以及棚户区,不论是在极地还是在丛林或者沙漠里。在汉语中,“巫觋宗教”一词被用来统称这类宗教,“萨满教”用来指一类流形于北亚的巫觋宗教。在英语中使用“Shamanism”(直译“萨满教”)一词统称所有的巫觋宗教。但是,基于这个词来自特定的地点及民族,不是所有的传统民族都赞成用“Shamanism”作为一个英语通称。它在古英语中就是以“witch doctor”(巫婆医生)的形式出现的——一个高度概括的术语体现了巫觋的两个模式化特征:魔法知识及其他学问;治疗和改变境遇的能力。
相关
- 阿瓦尔汗国阿瓦尔汗国,是由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阿瓦尔人以中欧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公元567年,伦巴底人寻求阿瓦尔人的帮助一同进攻格皮德人,胜利后阿瓦尔人又说服伦巴底人迁往
- 玛雅文明玛雅文明(Mayan),是古代分布于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惟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
- 糖皮质素糖皮质激素(英语:glucocorticoid;又称葡萄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层的束状带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体的可的松和皮质醇即属于糖
- 缺氧事件缺氧事件或大洋缺氧事件指的是海洋中氧气缺乏的一段时期,期间海水中的硫化氢(H2S)含量大幅增加。它在地质史上曾多次发生,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物集群灭绝。因此生物地层学上将缺
- 车床车床(Lathe),是一种将加工物固定在一旋转主轴上加工的机床。1797年英国人亨利·莫兹利发明了车床,通常用在圆柱型态的工件加工。一般车床配备各种专用刀具,可完成内外圆加工、钻
- 麦纳麦麦纳麦(阿拉伯语:المنامة Al Manāma)是中东国家巴林的首都,濒临波斯湾,在巴林岛的东北部。麦纳麦是巴林最大的城市,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00,都会区则有32万人以上
- 台北和平篮球馆坐标:25°01′17.2″N 121°32′43.7″E / 25.021444°N 121.545472°E / 25.021444; 121.545472台北市和平实小附属篮球馆(英语:Taipei Heping Basketball Gymnasium),简称台北
- 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科技部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简称竹科管理局),1980年成立。是设于新竹市新竹科学园区内的竹科专责行政机关,隶属于科技部。
- 地球结构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区分。地球拥有一层富含硅的地壳、一层溶融状的地幔、一层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
- 硬颚硬颚或者硬腭(医学拉丁语术语:Palatum durum)是一块薄的水平骨板,由上颌骨的颚突和颚骨的水平板组成,位于口腔顶部。硬颚横跨由保持上牙的牙槽突形成的牙槽弓(发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