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经
✍ dations ◷ 2025-10-24 18:13:40 #佛经
佛经翻译指的是将佛经从梵语或其它西域语言翻译成汉语的程序。亦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所翻译出的佛经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及贡献。佛经翻译事业开始于东汉,至前秦苻坚开始有组织的翻译佛经,由道安组织翻译事业,唐朝时,佛经翻译事业达到最高 ,其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被誉为“四大译师”。鸠摩罗什共译佛经数十部,另有竺法护共译佛经159部,支谦在222年至253年之间将36部佛经翻译成中文。道安译经时归纳出佛经翻译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观点。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曾言:“今日识外洋文字,未悉西人哲理,即可译哲人名著。而深通西哲人之学者,则不从事译书。然古昔中国译经之巨子,必须先即为佛学之大师。如罗什之于《般若》、《三论》,真谛之于《唯识》,玄奘之于性相二宗,不空之于密教,均既深通其义,乃行传译。”佛经的翻译可分为三个时期:东汉至西晋是中国佛经翻译的草创期,西汉哀帝时期伊存至中国口传佛经。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有《道品行经》等。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年),安息(即波斯)人安世高翻译《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月支人支娄迦谶(娄迦谶)翻译十多部佛经。前秦的竺佛念是著名译师之一。后来的时期则以鸠摩罗什为主。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经典的贡献巨大。罗什于逍遥园中西门阁上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有《坐禅三昧经》3卷、《阿弥陀经》1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法华经》7卷、《维摩经》3卷、《大智度论》100卷、《中论》4卷等。此一时期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在唐太宗支持下,玄奘在长安的译经院中进行大规模的翻译工作,参与的学生与人员来自亚洲东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其后则有义净、不空等。北宋时期也成立了“译经院”,共翻译了564卷。 后来就再无大规模佛经翻译事业,虽偶有译者,不过补苴而已。译场分工如下:1923年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时与妹书曰:“中国所译,又颇难解。我偶取《金刚经》对勘一过,其注解自晋唐起至俞曲园止,其间数十百家,误解不知其数。我以为除印度西域外国人外,中国人则晋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当能得正确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义,不足道也。”,他曾指出,梵文汉译常有“一词多译”,Sattra既译“众生”,玄奘又译为“有情”,陈寅恪亦言玄奘的译文多偏生硬,远不如鸠摩罗什好读,1929年,陈寅恪应邀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专门讲授“佛经翻译文学”,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透过梵汉对音可以考证隋唐中古汉语的读音。钱锺书曾考证严复的“信、达、雅”三字,在三国时支谦写的《句法经序》中,已经可以见到,问云:“仆初嫌其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以,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后来又以变文的形式广为流传,融入于中国文学,如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笔记小说都蕴含了“因果报应”的佛教观念,《西游记》一书则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早期成果,其他在绘画、建筑、音乐都广泛影响中国。
相关
-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状腺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 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而甲状
- 冰人奥茨冰人奥茨(德语:Ötzi),也称奥茨冰人、锡米拉温人(Similaun man)或厄茨人,以其发现地所在山谷而命名,是1991年于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发现的一具因冰封而保存完好的天然木乃伊,地
- 贝达贝达(阿拉伯语:البيضاء (英文:Al Bayda)是位于利比亚东北部绿山省境内的一座城市,人口250000(2010年)。
- 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的一种精神文明,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的表现,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继承了古代欧洲部落文明至早
- 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OTC) drug),又称为成药,指的是未经处方而可以从药店购买得到的药品,与处方药相对。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药效确定、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不须
- 道姑道士一词,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学道、务道之士,是学道之人的泛称,并非完全指向道教的信徒。在宋朝以后,道士逐渐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有名词。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大陆有道士
- 华彦钧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小名阿炳。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从小受到父亲严格训练,擅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乐器。约1928年双目失明,时人因称其为
- 中华百科全书《中华百科全书》是中华民国的第一部中文百科全书,全书共分十册,三十八种类别,条目约一万五千余条。自民国70年(公元1981年)三月陆续出版,至民国72年(1983年)七月全部出版完毕。此百
- 福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福利在历史上经历过各种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福利的部门。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满足
- 乙肝歧视乙肝歧视是指中国社会现存的对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下简称携带者)的一种歧视现象。在所有歧视中,最严重的是就业歧视。事实上,调查表明中国乙肝携带者受到的就业歧视是所有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