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阻效应

✍ dations ◷ 2025-11-16 01:04:23 #磁阻效应
磁阻效应(英语:Magnetoresistance,简称MR)是指材料之电阻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改变的效应,其物理量的定义,是在有无磁场下的电阻差除上原先电阻,用以代表电阻变化率。有多种可以称为磁阻的效应:一些发生在大量非磁性金属和半导体中,例如几何磁阻,Shubnikov de Haas振荡或金属中常见的正磁阻 。其他的效应发生在磁性金属中,例如铁磁体中的负磁阻或各向异性磁阻(AMR)。磁阻效应最初于1856年由威廉·汤姆森,即后来的开尔文勋爵发现,但是在一般材料中,电阻的变化通常小于5%,这样的效应后来被称为“常磁阻”(ordinary magnetoresistance, OMR)。他尝试了铁片,发现当电流与磁力方向相同时,电阻增加,当电流与磁力成90°时,电阻降低。然后他用镍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它以同样的方式受到影响,但效果更大。这种效应被称为各向异性磁阻(AMR)。在2007年,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彼得·格林贝格(Peter Grünberg)共同获得诺贝尔奖,因为发现巨磁阻效应。可以在Corbino圆盘上研究由于磁场对电流的直接作用引起的磁阻的一个例子(见图)。它由一个具有完美导电轮辋的导电环组成。当没有磁场时,电池驱动轮缘之间的径向电流。当施加平行于环形轴的磁场时,由于洛伦兹力,电流的圆形分量也流动。 Giuliani提供了圆盘的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初兴趣始于玻尔兹曼,并于1811年由Corbino独立审查。在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假设对洛伦兹力的响应与电场相同,载流子速度v由下式给出:其中μ是载流子迁移率。求解出速度,我们发现:其中由于B场(对于垂直于该场的运动)的移动性的有效降低是显而易见的。电流(与速度的径向分量成比例)随着磁场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器件的电阻将增加。 这种磁阻场景敏感地依赖于器件几何形状和电流线,并且不依赖于磁性材料。

相关

  • 金属蛋白金属蛋白(英语:Metalloprotein)是一类含有配位结合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的结合蛋白质。所有蛋白质中有大量是属于这一类。据估计,所有蛋白质中有大约一半含有金属。据另一个估计
  • 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红色毛癣菌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
  • 胸腺细胞胸腺细胞(Thymocyte)是位于胸腺皮质中的细胞。胸腺细胞主要为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成熟T细胞,其与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TSC)组成了胸腺微环境。 其主要位于皮质上皮细
  • 冶金学冶金学(英语:metallurgy)属于材料科学,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学科。冶金学也研究金属、金属互化物或其混合物(称为合金)的物理及化
  • 瓦特瓦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瓦=1000瓦特,千瓦又可合
  • 拉丁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阿克萨达姆神庙阿克萨达姆神庙(Akshardham;古吉拉特语:દિલ્હી અક્ષરધામ,天城文:दिल्ली अक्षरधाम)是印度德里的一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展示了古老的印度教文化、精神
  • 加尔各答大学加尔各答大学 ( Calcutta University 或 CU)是印度西孟加拉加尔各答的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857年1月24日。在印度它被评为一所五星级重点大学。在各邦大学里面,它的研究生教
  • 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 (Nitroso)指含有亚硝基(-NO)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上其中有NO基团连接到该有机部分。通式为RNO。 这样,各种亚硝基可以被归类为:亚硝是包含NO基团的非
  • 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省(日语:文部科学省/もんぶかがくしょう Monbu Kagaku Shō */?,英语: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文科省、MEXT,是日本中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