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河狸

✍ dations ◷ 2024-12-22 20:56:39 #巨河狸
巨河狸(学名:Castoroides),是啮齿目的巨型种,长达2.5米及估计重60-100公斤,有些估计甚至达220公斤。它们生存于更新世的北美洲,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的冰河时期末灭绝。巨河狸的灭绝可能是因更新世末的生态重组所致。人类到达美洲亦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就没有证据显示人类捕猎巨河狸。它们是丰富的更新世巨型动物群之一。巨河狸与现今河狸的最大分别不是在其体型,而是其牙齿。现今河狸有像凿子的门齿用来咬木。巨河狸的牙齿较大及阔,可以生长至约15厘米长。再者,巨河狸的尾巴较长及窄,后肢亦较短。巨河狸的巨大身体限制了它们在陆地上的活动。巨河狸的化石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近五大湖的州份,尤其是伊利诺伊州及印第安纳州,在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至科罗拉多州都有发现。从科罗拉多州发现的标本被分类为巨河狸的亚种,学名为Castoroides ohioensis dilophidus,原因是其前臼齿及臼齿的特征。首个巨河狸的化石是于1837年在俄亥俄州发现的,故其种小名名为ohioensis。巨河狸会否像现今的河狸般建造小屋则不得而知。在俄亥俄州,有指发现像巨河狸建造的小屋,高4呎及直径长8呎,以小树为材料。最近发现更明确的证据显示接近的假河狸属会建造小屋,可见巨河狸亦有可能会同样的建造小屋。巨河狸体型较大于现存的河狸,平均体长约为1.9米(6.2英尺),最长可达2.2米(7.2英尺),体重则为90至125千克(198至276磅),这使得它们成为更新世以来北美洲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啮齿目以及最大的河狸。2011年,有研究指出巨河狸的体重可能仅约 77千克(170磅),然而这个结果仍然是可议的。巨河狸的后足较现存河狸来的大,但后肢较短。尾巴也较长但也较窄,然而因为软组织没有被保存下来,因此无法得知巨河狸的尾巴是否与现存河狸类似,后足也只能猜测可能与现存河狸一样有蹼。颅骨的结构显示巨河狸可能可以长时间于水面下活动。巨河狸最独特的特征在于其大小于形状与现存河狸相异的门牙。现存河狸的门牙为凿状,适合啃咬树木,而巨河狸的牙齿则更为宽大,长度可达15 cm(6英寸)。这样大小的门牙反而不利于咬断树木,因此巨河狸可能不会构筑如现存河狸那样的水坝。另外一个较大的差异在于,巨河狸的脑部比例较现存河狸小,因此在与周遭环境的互动、行为与思考上可能不如现存河狸。目前已知有两种巨河狸:这两种巨河狸(属于巨河狸属 Castoroides)与现存的河狸(属于河狸属 Castor)并非近亲。巨河狸属属于拟河狸亚科,该亚科也包括了中新世早期的单沟河狸属(英语:Monosaulax),以及其他较晚期出现的真河狸属(英语:Eucastor)、假河狸属(英语:Dipoides)与Procastoroides(英语:Procastoroides);拟河狸亚科在巨河狸属物种绝种后即也宣告灭绝。只有加拿大土著的密克麻人及美国马萨诸塞州康乃狄克河谷的原住民有关于巨河狸的神话。

相关

  • 环境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是对比建成环
  • IL-81ICW, 1IKL, 1IKM, 1IL8, 1ILP, 1ILQ, 1QE6, 1ROD, 2IL8, 3IL8· protein binding· response to molecule of bacterial origin · cellular component movement · infl
  • 腕骨对具有四肢的动物来说,腕骨是指上肢的多块小骨,以人类而言,腕骨位于桡骨、尺骨和掌骨之间,形成手腕的部分。对马、牛等动物,形成前腿膝的部分。人类的腕骨有8块,接近前臂的四块为
  • 封建制度封建是源自于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在下,大地主或领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而在现代的汉语使用上,“封
  • 詹庆元詹庆元(1970年-),男,中国内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
  • 欧托-曼格语系欧托-曼格语系(Oto-Manguean languages、Otomanguean)是一个包含多个美洲原住民语言的大语系。现在只有墨西哥的原住民仍然在使用着。但是在过去,欧托-曼格语系的Manguean最南
  • Wiktionary维基词典(英语: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姊妹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基于所有语言的自由的词典。该项目于2002年12月12日启动,发起人是维基人Daniel Alston。维基词典旨在收录字
  • 狄奎凡氏症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正式医学名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因瑞士外科医生弗里茨·狄奎凡(英语:Fritz de Quervain)于1895年详谈此症而得名。是控制拇指运动
  • 托马斯·杨托马斯·杨(英语:Thomas Young,1773年6月13日-1829年5月10日),亦称“杨氏”,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医生、通才,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
  • ④ 北塞浦路斯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4年估计立国历史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