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肱指数

✍ dations ◷ 2025-10-28 14:49:43 #踝肱指数
踝肱指数,又称为踝肱血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PI或ABI),是小腿相对于上臂的血压比值。如果小腿血压比上臂低,提示可能有动脉阻塞(周围血管疾病)。ABI是由用脚踝动脉的收缩压除以上臂收缩压计算出来的。计算踝肱指数需要一个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和一个血压计(血压袖带型),将血压袖带绑在有问题的动脉近端(即靠近心脏侧)的部位并充气,用超声多普勒探头测量,继续充气直到动脉的搏动停止。然后血压袖带慢慢放气,当超声多普勒探头重新检测到动脉搏动时,这时候得到的血压数值则是所测动脉的收缩压。在实际评估中,通常会测量左右上臂肱动脉(英语:Brachial artery)的收缩压,并选择其中数值高的一侧。同样,测量ABI也会选择左右小腿的胫后动脉(英语:Posterior tibial artery)或足背动脉(英语:Dorsalis pedis artery)中数值较高的一侧进行计算。踝肱指数测量是一个常用的周围血管疾病的非侵入性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利用踝肱指数检测经血管造影确诊的下肢大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8%。然而,踝肱指数存在下列已知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踝肱指数测量在一般体检中很少被使用。但是,技术的革新可以生产出测量下肢和上臂血压的专门校准示波模块,从而对血压值进行同步读数, 通过示波法血压计算踝肱指数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几个厂家将类似的产品投放市场中。利用示波系统来测量踝肱指数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规范了踝肱指数的方法并使得所有医生都可以对患者的踝肱指数进行测量。正常人脚踝处的血压值应该会比肘部的血压值稍高。如果踝肱指数的数值大于0.9则认为是正常的(即没有患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然而,如果踝肱指数大于1.3也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提示可能有动脉壁钙化和血管硬化,可能是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的表现。在没有其他可以显著影响下肢动脉的条件下,下列的踝肱指数值可以用于预测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对腿部溃疡的病程和处理进行评估:在2006年的研究表明,不正常的踝肱指数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死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因为它反映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情况。

相关

  • S/TICD-10 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十九个编码分系统(从S00-T98),其中包括了损伤、中毒和某些确定外因的后果,及其分类
  • 路易斯·巴斯德路易·巴斯德(法语:Louis Pasteu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 是风险管理的一种设施。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Quarant
  • 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光敏感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爱迪生氏爱迪生氏病(英语:Addison’s disease),又称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英语: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及皮质醇过少(英语:hypocortisolism),是一种长期性内分泌疾病,因人体肾上腺无法制
  • 淋巴管炎症淋巴管发炎(英语:lymphangitis)指的是病灶处到远端的淋巴系统之间,淋巴管的发炎或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 (A组 链球菌),其次为申克氏孢子丝菌
  • 骨膜炎骨膜炎是指因骨膜发炎而引起的病症。骨膜是骨头周围的一层结缔组织。骨膜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伴有疼痛和肿胀。初次参加运动或运动量猛增的锻炼者,容易发生疲劳性骨膜炎。
  • 多株抗体多克隆抗体,亦作“多株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是一种含有多种类型抗体的抗体混合物。其名称中的“多”指抗体混合物由不同类型的浆细胞生产而来:430。要生产多克隆抗体,首
  • 自然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万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