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得里亚号列车

✍ dations ◷ 2025-04-27 04:21:37 #全欧快车,意大利命名列车

亚得里亚号(意大利语:)是曾运行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至该国南部城市巴里间一班长途列车所使用的名称,由意大利国家铁路在1973年至2005年间开行。其命名源自附属于地中海的亚得里亚海,而列车在途经的里米尼至巴里区间则沿该水域的西岸运行。自开行以来,列车曾先后被纳入全欧快车及城际列车类别,直至2005年撤出服务。

1969年,意大利国家铁路决定效仿法国国家铁路及德国铁路的成功例子,将采用柴联车运营的全欧快车(TEE)列车更换为由电力机车牵引的客车车厢编组。同时由于自1965年以来,全欧快车服务也可运用于本土班次,因此意大利大舒适型车厢(意大利语:Carrozze FS tipo Gran Confort)的产量被扩大,它们不仅要取代既有的全欧快车国际服务,也要作为国内高端列车服务升级至全欧快车后所使用的车厢。在国际服务的车厢于1972年交付使用后,另有两组分别采取8节及9节编组的同类型车厢也在1973年春天完工,并在1973年6月3日起用于开行全欧快车亚得里亚号,从而使后者成为意大利首班在本土运营的全欧快车班次。

在运营初期,亚得里亚号于米兰-巴里间的单程运行耗时约为8小时35分,从而达到101km/h的平均运行速度。随后,其运行速度逐年放缓。至1982年,米兰-巴里间的单程运行耗时达到9小时25分。在另一班全欧快车米迪奥拉姆号于1984年停运后,其原有的客车车厢被运用至亚得里亚号,自此后者得以采用全欧快车的标准涂装运行。

1987年5月31日,亚得里亚号转换为搭载两舱车厢等级(德语:Wagenklasse)的城际列车(IC)类别。自2001年6月10日起,列车北端的始发/终到站由米兰改至威尼斯;自2005年12月11日起,列车南端的始发/终到站亦由巴里向南延伸至149公里外的莱切,同时不再使用亚得里亚号的名称。

相关

  • 西咪替丁西咪替丁(INN:cimetidine),也称甲氰咪胍、西米替丁或希美得定,商品名称为泰胃美(Tagamet),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并用于治疗胃灼热和消化道溃疡。在英国,西咪
  • 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英语: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聚碳酸酯,耐酸、不耐油,不耐紫外线,不耐强碱。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
  • 泰勒斯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常被称为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Thalēs,英语:Thales,/ˈθeɪliːz/),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的自然哲学
  • 精神决定论精神决定论(Psychical determinism)认为人的行为变化除环境与生理因素外,某些心理因素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心理因素为泛指个人的知觉、意识、潜意识、习惯与信仰等,在这
  • 米夏埃尔·哈内克迈克尔·哈内克(德语:Michael Haneke,1942年3月23日-),奥地利电影导演,生于德国慕尼黑。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可分为奥地利时期跟法国时期,以社会议题而闻名于世。他的法国时期有两
  • 裸体主义天然主义或裸体主义,中文里也简称为天体,是一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倡导和维护在私人和公开场合的裸体社交活动。这个名词也可指称以个人、家庭或社交裸体主义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 cinchonine辛可宁(Cinchonine)是一种提取自正鸡纳树的生物碱。在有机化学中用于不对称合成,例如其衍生物作为不对称迈克尔加成的催化剂。辛可尼定(英语:cinchonidine)是其非对映异构体。
  • Peck查尔斯·霍顿·佩克(Charles Horton Peck, 1833年3月30日-1917年),出生于纽约州Sand Lake市,逝世于纽约州奥尔巴尼市,是一名美国真菌学家。在1867年至1915年间,他是纽约州的植物学
  • 总统委员会主席本条目介绍利比亚的历任国家元首。1951年利比亚王国成立后,国王乃最高元首,惟历史上仅有一任。至1969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改行共和制后,改以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为国家元首,由
  • 氟斑牙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是一种牙科疾病,是因牙齿发育时暴露在高浓度的氟化物中,导致牙齿珐琅质形成过程受阻所造成。从三个月至八歳之间暴露在氟化物中造成氟斑牙的风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