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得里亚号列车

✍ dations ◷ 2025-04-04 09:26:27 #全欧快车,意大利命名列车

亚得里亚号(意大利语:)是曾运行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至该国南部城市巴里间一班长途列车所使用的名称,由意大利国家铁路在1973年至2005年间开行。其命名源自附属于地中海的亚得里亚海,而列车在途经的里米尼至巴里区间则沿该水域的西岸运行。自开行以来,列车曾先后被纳入全欧快车及城际列车类别,直至2005年撤出服务。

1969年,意大利国家铁路决定效仿法国国家铁路及德国铁路的成功例子,将采用柴联车运营的全欧快车(TEE)列车更换为由电力机车牵引的客车车厢编组。同时由于自1965年以来,全欧快车服务也可运用于本土班次,因此意大利大舒适型车厢(意大利语:Carrozze FS tipo Gran Confort)的产量被扩大,它们不仅要取代既有的全欧快车国际服务,也要作为国内高端列车服务升级至全欧快车后所使用的车厢。在国际服务的车厢于1972年交付使用后,另有两组分别采取8节及9节编组的同类型车厢也在1973年春天完工,并在1973年6月3日起用于开行全欧快车亚得里亚号,从而使后者成为意大利首班在本土运营的全欧快车班次。

在运营初期,亚得里亚号于米兰-巴里间的单程运行耗时约为8小时35分,从而达到101km/h的平均运行速度。随后,其运行速度逐年放缓。至1982年,米兰-巴里间的单程运行耗时达到9小时25分。在另一班全欧快车米迪奥拉姆号于1984年停运后,其原有的客车车厢被运用至亚得里亚号,自此后者得以采用全欧快车的标准涂装运行。

1987年5月31日,亚得里亚号转换为搭载两舱车厢等级(德语:Wagenklasse)的城际列车(IC)类别。自2001年6月10日起,列车北端的始发/终到站由米兰改至威尼斯;自2005年12月11日起,列车南端的始发/终到站亦由巴里向南延伸至149公里外的莱切,同时不再使用亚得里亚号的名称。

相关

  • 库希特语族库希特语族(Cushitic)又称作古实语族,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可以细分为约四个语支:“库希特”这名字源自《圣经
  • 生物物理经济学热经济学(英语:Thermoeconomics),也被称为生物物理经济学(英语:Biophysical economics),是一种非主流经济学,它把热力学定律应用到经济理论中来。术语“热经济学”是由美国工程师梅伦
  • CCa有机钙化学是研究碳-钙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金属钙和卤代烃反应,可以得到RCaX,在反应中通常会先加入碘、镁或将钙制成汞齐来活化。用氯代烃和溴代烃反应的产率都较低。用二
  • 卓尔金历玛雅历是一套以不同历法与年鉴所组成的系统,为前哥伦布时期中部美洲的玛雅文明所使用。现仍使用于墨西哥的瓦哈卡州、恰帕斯州、韦拉克鲁斯州以及危地马拉高地的玛雅社群中。
  • 电解池电解池(英语:electrolytic cell)是用于电解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某些平常情况下无法自发的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电解池一般由电解液和两个电极组成,电解液可以是盐类的
  • 曲江区曲江区是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韶关市区以南14公里,2004年成立的一个市辖区。在区政府驻地马坝镇东南4公里的南华寺是中国著名的寺院之一,被誉为禅宗祖庭;马坝
  • 萨拉多河萨拉多河(西班牙语:Río Salado)是南美洲阿根廷的河流,河道全长1,500公里,从发源地萨尔塔省流经数个省份,最后在圣大非省内流入巴拉那河。河道上游被称为茹拉门图河(Juramento Rive
  • 三色柱三色柱(Barber's pole)是理发店的标志。三色柱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理发店同时经营拔牙术和其他外科手术。中世纪时期,人们认为一些疾病可以通过放血进行治疗,一种水
  • 经验主义美学18世纪启蒙运动影响美学发展,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相对立,否认任何天赋观念,只有感性经验才是认识的唯一泉源 ;英国是唯物主义的诞生地,以经验为出发点, 既能达到唯物主
  • 反常凝析反常凝析(Retrograde Condensation)是在压力降低(或者温度升高)的时候,气体凝析为液体的现象。这现象与凝析(凝结)是相反的,因此得名。若二种气体在固定温度及压力下,且其状况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