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卫
✍ dations ◷ 2025-02-23 16:26:08 #土卫
土星拥有82颗已确定轨道的天然卫星,其中52颗已命名,大部分体积都很小。另外还有几百颗已知的“小卫星”(Moonlets),位于土星环内。有7颗卫星的质量足够大,其重力使其坍缩成近球体形状(因此若它们是直接环绕太阳公转,则会归为矮行星)。土星不但拥有复杂的环系统,其卫星系统也是太阳系中最多种多样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土卫六,它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而且有着类似于地球的大气层、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湖泊、河流和降雨;另有土卫二,其南极地区底下很可能有液态水。土星卫星之中有23颗为“规则卫星”,其顺行的轨道和土星赤道平面的倾斜度并不高。当中有7颗大卫星、4颗与较大卫星共有轨道的特洛依卫星和一对共轨卫星。最后,两颗卫星的轨道是在土星环缝中。这些规则卫星都以泰坦巨人族或其他与农神萨图尔努斯相关的神祇之名来命名。其余的38颗较小卫星均为“不规则卫星”,其轨道距离土星更远,轨道倾角更高,包括顺行及逆行卫星。它们很可能是引力捕捉来的微型行星,或是微型行星分裂后的残余物,形成各个撞击卫星群。这些不规则卫星根据轨道特性分为:因纽特卫星群、诺尔斯卫星群、高卢卫星群,其名称选自相关神话。土星环由冰体组成,体积从显微镜程度到几百米不等,各自有着自己围绕土星的轨道。土星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卫星数目,因为在组成环系统的小物体和被标志为卫星的大物体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标准。根据量度对邻近物质的干扰,至少有150颗位于环以内的“小卫星”被发现,但人们相信这只是总数的一小部分。确认的卫星会由国际天文联会赋予永久命名,包括名称和罗马数字。1900年之前发现的9颗卫星(土卫九是唯一一颗不规则卫星)以其距离土星的距离编号,而其余的以其得到永久命名的顺序编号。土星的卫星系统有一边倒的情况:土卫六占绕土星物质总质量的百分之96。6颗近球体卫星占百分之4,其余54颗加土星环只占百分之0.01。许多土星卫星,如土卫十八及土卫三十五,轨道位于土星环系统内,公转周期仅比土星自转周期略长一点。然而一些最远的不规则卫星,特别是诺尔斯卫星群,轨道半径数百万英里,公转周期长达几年。诺尔斯群卫星的轨道甚至几乎垂直于土星的赤道。高卢卫星群和因纽特卫星群的轨道倾角为30至50度不等。最靠近土星的卫星和多数规则卫星的轨道倾角则只有不到一度至约1.5度。土卫八例外,其轨道倾角为7.57度。天文摄影术出现之前,8颗土星卫星纯粹由直接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发现。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和土卫八(路易之星)在1671年至1684年间由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发现。威廉·赫歇尔于1789年发现了土卫一和土卫二。土卫七于1848年由威廉·邦德、乔治·邦德和威廉·拉塞尔发现。长时间曝光底片的使用使更多的卫星被发现。土卫九于1966年由威廉·亨利·皮克林首次用这种方法发现。同年,土卫十和土卫十一被观测到,但未被确认,也没人发现其实是一对共轨卫星。自从使用了无人太空探测器,人们对外行星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变化。航海家号于1980年到达土星,发现了7颗新卫星,使总数达到17颗。土卫十一被肯定和土卫十是两颗不同的卫星。1990年,土卫十八在航海家号的存档照片中被发现。卡西尼-惠更斯号于2004年夏到达土星,发现了在土星系内圈的3颗小卫星(土卫三十三、土卫三十四、土卫三十五)和位于F环内的3颗未确认的卫星。2004年11月16日,卡西尼号科学家公布了土星环的结构,表示环内存在更多的卫星,但只有土卫三十五被证实观测到(2005年5月6日确认)。2007年7月18日,土卫四十九的发现被公布。2008年3月6日,相关人员公布卡西尼号观测到土卫五旁土星磁圈中高能电子的削减,可能是土卫五拥有一个稀疏环系统的证据。2009年3月3日,G环内的一颗小卫星Aegaeon被公布。对土星卫星的研究也随着望远镜的进步而越来越方便。整个20世纪,土卫九是唯一一颗已知的不规则卫星。2000年起,人们使用地面天文望远镜发现了30多颗卫星。2000年末开始的一项全面研究发现了13颗新卫星(—包括2003年发现的土卫三十一),它们绕土星的轨道十分遥远,显示它们是土星引力捕获的较大物体的碎片。2005年5月3日,毛纳基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们公布了12颗小型外圈卫星。2006年6月30日,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使用昴星团望远镜发现的9颗小型外圈卫星。2007年4月13日,土卫五十二被公布。2007年5月1日,S/2007 S 2和S/2007 S 3被公布。有些小行星和土星的卫星有着相同的名称:小行星55(Pandora)、小行星106(Dione)、小行星577(Rhea)、小行星1809(Prometheus)、小行星1810(Epimetheus)和小行星4450(Pan)。界限可能很含糊,土星的卫星被分作10群。2006年,4颗“小卫星”在卡西尼号拍摄的照片中被找到。两颗较大的卫星在之前已被发现,位于A环内:土卫十三和土卫三十五。它们足够大,能清除土星环的物质,形成环缝。对比之下,“小卫星”只能够清除极为接近的部分物质,形成不完全的环缝。这条尾随小卫星的痕迹形似飞机螺旋桨,横跨约只有10公里。这些小卫星体积很小,直径40至500米不等,以致不能被直接观测得到。2007年,150颗小卫星被发现,显示小卫星的轨道是受限于3条细带上(各宽1000米,不到土星环宽度的百分之一),全位于A环内,距离土星中心约130,000公里,免受强密度波的干扰,除了两颗在恩克环缝外的小卫星之外。(然而,其他不受密度波干扰的A环区域却明显不存在小卫星。)这显示它们是大物体碎裂后的碎片。经估计,A环拥有几千个类似的碎片。相信F环有类似的小卫星。有可能邻近卫星土卫十六造成了这些小卫星和F环核心的撞击,并因此形成“喷射”出的物质。F环小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可能是待确认的S/2004 S 6。 F 环还包含瞬态的扇形,被认为是直径大约1 公里,轨道接近 F 环核心,更小的小卫星所导致的。牧羊人卫星是行星环以外或以内公转的卫星。它们有为环塑形的作用:修齐边缘,并制造出环缝。土星的牧羊人卫星有:土卫十八、土卫三十五、土卫十五、土卫十六、土卫十七、土卫五十三和未确认的S/2004 S 4、S/2004 S 6和S/2004 S 3。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一对共轨卫星。它们体积相当,轨道直径相差只有几公里。若两者企图掠过对方,其接近程度足以使两者相撞。然而,它们并没有相撞,而是因引力而每四年一次交换轨道。土星系大卫星未能彻底清除轨道区域,这是太阳系各个卫星系中唯一的:E环弥散在大卫星区域内, 阿尔库俄尼得斯卫星群和土卫七穿行其间,两对特洛依卫星与大卫星共轨,等等。其它卫星系总是大卫星独占中段轨道,规则小卫星和光环在内圈,不规则小卫星在外围,彻底分开。最靠近土星的大卫星的轨道位于E环以内。它们包括:以下卫星运行于E环以外:不规则卫星是经行星引力捕获的小卫星,拥有大半径、高倾角的轨道,有些逆行公转。它们常被归于撞击群内。目前土星最大的不规则卫星是土卫九,它的数据也是当中最详尽的。因纽特卫星群包括5颗顺行外圈卫星,有着接近的轨道半径和倾角,能被归为一群。成员为:土卫二十二、土卫二十四、土卫二十、土卫二十九和土卫五十二。诺尔斯卫星群包括29颗逆行外圈卫星,与土星距离相当,可被归为一群。成员为:土卫三十六、土卫三十八、土卫三十九、土卫四十、土卫四十一、土卫四十二、土卫五十一、土卫四十三、土卫四十四、土卫五十、土卫四十五、土卫四十六、土卫二十五、土卫三十一、土卫九、土卫二十七、土卫四十七、土卫四十八、土卫二十三、土卫三十、土卫十九、S/2004 S 7、S/2004 S 12、S/2004 S 13, S/2004 S 17、S/2006 S 1、S/2006 S 3、S/2007 S 2和S/2007 S 3。高卢卫星群包括4颗顺行外圈卫星,轨道半径和倾角接近,能被归为一群。成员为:土卫二十六、土卫三十七、土卫二十八和土卫二十一。右图显示土星已发现的不规则卫星的轨道。轨道离心率由线段表示,左端为近心点,右端为远心点,轨道倾角为纵轴。横轴之上的为顺行卫星,之下的为逆行卫星。横轴数字单位为亿米(百万公里),表示希尔球(引力影响范围)半径(土星约为65亿米)。顺行:因纽特卫星群和高卢卫星群;逆行:诺尔斯卫星群,两群清晰可见(从上至下)。备注:已命名卫星标以黄色,未命名卫星S/2004 Sxx(2005和2006年公布)标以白色S/2006 Sxx标以灰色。以下为土星卫星列表,默认以轨道顺序排列。质量足够大而能坍缩成近球体的卫星以粗体列出。捕捉来的不规则卫星(于土卫八以外),顺行的底色为浅灰,逆行的则为深灰。以下天体(由卡西尼号观测到)仍未被正式确认。人们还不清楚它们究竟是真的卫星还是F环中的大块聚集成堆的物质。以下两颗卫星由两位天文学家分别声称发现,但之后从未被观测到。两者都被称运行于土卫六和土卫七之间,因此有可能它们是同一个物体,而更可能的是,两者根本事实并不存在。米玛斯 · 恩塞拉都斯 · 泰塞斯 · 戴奥妮 · 丽亚 · 泰坦 · 哈珮利恩 · 伊亚佩特斯先锋11号 · 航海家计划 · 卡西尼-惠更斯号地球的 · 火星的 · 木星的 · 土星的 · 天王星的 · 海王星的冥王星 · 阋神星 · 妊神星 · 鸟神星 · 小行星木卫三 · 土卫六 · 木卫四 · 木卫一 · 月球 · 木卫二 · 海卫一 天卫三 · 土卫五 · 天卫四 · 土卫八 · 冥卫一 · 天卫二 · 天卫一 · 土卫四 · 土卫三 · 土卫二 · 天卫五 · 海卫八 · 土卫一内卫星 · 特洛依 · 规则的 · 不规则的 · 列表 · 依直径列表 · 发现的时间 · 命名
相关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物(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简称SERMs) 为作用于动情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分为动情素受体激动剂以及受体拮
- 款待款待(Hospitality),是一个专有统称。源自5世纪前,英语的“Hospital”,意指尊重对方与自己的差异,为对方提供住宿、饮食与保护等,平等地对待病人。现在大多被人认为是尊重别人与自己
- 馬马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七个(十划的则为第一个)。就繁体中文中,马部归于十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三划。马部通常从左方、下方为部字。且
- 被囊动物亚门见内文被囊动物亚门(学名:Tunicata),旧称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本纲动物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尾部,成体退化消失。身体表面披有一层棕褐色植物性
- 布莱恩·德鲁克尔布莱恩·J·德鲁克尔(英语:Brian J. Druker,1955年4月30日-),美国医学家,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教授。他是奈特癌症研究所主管、JELD-WEN血癌研究所主席。2009年他因开发治疗慢性粒
- 赵政国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靖县,原籍湖南邵东,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核潜艇核动力潜艇,简称核子潜艇、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采用这种动力来源的潜艇几乎都是军事用途,仅有少数核
- 麦可·霍顿迈克尔·霍顿(英语:Michael Houghton,),英国生物化学家,参与开发丙型肝炎测试。霍顿1972年获东英吉利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7年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在白金汉郡
-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SqCC),有时也被称之为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或鳞状细胞上皮瘤(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产生
- 趋势科技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语:Trend Micro Inc.;简称:趋势科技,Trend Micro)为跨国软件公司,属电脑防毒及网络安全厂商。由台湾出身的创办人张明正兼任首席执行官,1988年于美国加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