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战 (日本围棋)

✍ dations ◷ 2025-04-29 19:39:42 #日本围棋比赛,日本围棋名人战,朝日新闻社

名人战(日语:名人戦),为日本七大围棋赛之一,1961年开始由读卖新闻社举办,1976年起改由朝日新闻社主办;后来为了区别,将过去由读卖新闻社主办时期的比赛称为“旧名人战”。

1988年起,日本棋院亦开始举办女流名人战。

在每年名人战,最终之获胜者可获得“名人”头衔。连续五年获得名人头衔者,或是生涯累计获得十次以上名人头衔者,可在退休后或年满六十岁之后使用“名誉名人”头衔;目前获得此头衔者有小林光一和赵治勋。

1578年本因坊算砂和织田信长对弈后,织田信长感叹“真是名人呀”;“名人”一词也从形容词变成特定意义的名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棋力象征。从安土桃山时代到昭和初期,三百多年中,名人一直是唯一的九段。直到日本棋院成立、大手合(即升段赛)举办、最后一位终身制名人本因坊秀哉引退之后,“名人”与“九段”这两个称号的含义才开始有所区别。

1936年,本因坊秀哉将“本因坊”头衔交由本因坊战继承;1938年,秀哉名人引退,此后象征日本围棋界第一人之“名人”头衔如何传承就成了问题。日本将棋界从1935年起开始举办同名的名人战(日语:名人戦 (将棋))为将棋界带来了高人气,因此日本围棋界亦开始想要举办名人战。日本棋院在1949年制定了“日本棋院围棋规约”的“名人规定”,但因为当时被认为是围棋界第一人的吴清源无法出赛,因而未能举办名人战。

之后经历十年的争议,名人战一直未能顺利开办。这段期间,日本棋院举办了各项比赛来产生象征日本围棋界第一人的比赛,包括:

1960年朝日新闻社再次提案举办比赛,但因为读卖新闻社提出更高的赞助费用,最终决定由读卖新闻社举办名人战,因此自1961年起,将原本的“日本最强决定战”改为名人战。而由朝日新闻社主办的“最高位决定战”同年改为“职业十杰战(日语:プロ十傑戦)”。

第一期(旧)名人战的过程颇富戏剧性。因为是第一期,所以靠13人下单循环来决出冠军,从第二期开始再改为挑战制。这与作为名人战前身的最强战的双循环不同。双循环可以用不贴目的规则,单循环就要用贴目规则。此回棋战是规定黑先贴5目,和棋白胜,但和棋胜与有目胜或中盘胜相比要减值。结果下完11轮之后,积分领先的三人中,藤泽秀行9胜2败,吴清源、坂田荣男皆为8胜3败。最后一轮对阵形势为吴对坂田,藤泽对桥本昌二。两盘棋在两个赛场同时进行。此轮藤泽若胜,那么当然就会成为冠军,但藤泽却脆败。输了棋的藤泽一想到还要跟吴和坂田这两位强手中的胜者进行同分决战,心里不免烦乱,就喝酒去了。吴对坂田这一局,一直是坂田的黑棋占压倒优势。这局比赛的裁判长,吴的师傅濑越宪作看看白棋取胜无望,叹道:“吴清源到底没能成为名人。”然而进入官子阶段,坂田却如鬼使神差般频频失误,最后不多不少,弈成和棋。当时在场的人并不知道另一边的藤泽输了棋,但藤泽的输赢此时已不重要,因为吴虽然也是9胜3败,但其中一盘是和棋胜,成绩不能与藤泽并列。于是记者去寻藤泽,准备向新加冕的名人道贺,可是谁也不晓得藤泽去了哪里。直至深夜众人才在酒馆里找到已经烂醉的藤泽,费了很久才解释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其醉眼朦胧的照片发表在翌日的报纸上。全部78局当中唯一一局和棋出现在最后,对于藤泽秀行来说,这是一出完美无缺的名人诞生剧。

在名人战举办之初,最被看好的自然是吴清源。但吴在名人战期间遭遇了车祸,头部受伤,导致接下来的对局受到影响,以最小差距未能登顶。第二期名人战循环赛期间吴更曾一度因车祸后遗症发作导致精神失常。1965年,吴在第四期名人战循环圈中名落孙山,此后慢慢淡出棋坛。但吴清源门下的林海峰却在第四期循环圈中位列第一,取得了向在位名人坂田荣男挑战的资格。当年坂田45岁,林海峰23岁,日本棋界素有“四十岁得天下”的谚语,坂田在赛前放出话来“二十岁的名人绝不会有”。然而结果是坂田以2:4输给了林。这次挑战赛是划时代的一战,此后日本棋坛进入长达三十多年的超一流棋手时代。

1975年,读卖新闻社与日本棋院对于赞助费用等问题双方发生纠纷。当时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天元战的创办(其前身是日本棋院选手权战),冠军奖金高达500万日圆,而名人战的冠军奖金为300万。朝日新闻趁机取得了日本棋院名人战的赞助权开始主办名人战,1976年起将原本的“职业十杰战”改为新的“名人战”。读卖新闻社为此与日本棋院交涉,最后达成妥协,读卖新闻同意由朝日新闻举办名人战,但届数从头开始计数(在位名人大竹英雄的地位则不动,接受第一期新名人战决出的挑战者的挑战);读卖新闻则在同年另行推出了奖金更高的棋圣战。至此,日本围棋“大三冠”——棋圣、名人、本因坊——全部出台,之后一直是日本规模最大、奖金最高的三大棋战。

就头衔名称上,现在的“名人战”是接续过去读卖新闻社主办的“旧名人战”;但以赛事历史来看,现今的“名人战”其实接续的是1964年至1975年期间的“职业十杰战”,而“棋圣战”才是接续“旧名人战”的比赛。

名誉名人为名人战五连霸或通算获得十次者可在退休后或年满六十岁永久获得的称号。

相关

  • 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拉丁语:E pluribus unum,英语:Out of Many, One)是美国国徽上的格言之一,出现在国徽的正面。该格言由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Pierre Eugene du Simitiere)提议,于1776
  • 维克托·安巴楚勉维克托·安巴楚勉(亚美尼亚语:Վիկտոր Համբարձումյան,ISO 9985:Viktor Hambardzumyan,俄化名:Виктор Амазаспович Амбарцумян,俄语
  • 米高·亚瑟米高·亚瑟(Michael Arth,1953年4月27日-),是一位美国作家、艺术家、未来主义者、室内/环境/城市设计师。他妻子叫Maya。米高·亚瑟涉及的领域很广;从1970年代摇滚音乐会招贴,到传统
  • 高浪浦第1师第1师第6师高浪浦战役,是朝鲜战争开始后,朝鲜人民军越过38线全面南侵而发起的战役,结果是韩国高浪浦里(朝鲜语:장남면)落入朝军手中。
  • 印度尼西亚交通印度尼西亚的运输系统受到该国数千个岛屿形成的经济资源基础所影响,单在爪哇已有超过2亿人聚居。所有运输工具互相补足,而非竞争关系。当中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在2008年总长度
  • 火花塞火花塞(英语:Spark Plug),又称为火星塞或火嘴,通常是指汽油引擎内一个用于点燃油气产生动力的零件。1858年,法国工程师洛纳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火
  • 长刀之夜 (1962年)长刀之夜(Night of the Long Knives),是指在1962年7月13日,英国首相哈罗德·麦美伦辞退下列内阁阁员的事件:这个空前的换阁行动,被报章冠称为“长刀之夜”(取自纳粹德国在1934年发
  • 赵秀三赵秀三(1762年-1849年),字芝园,子翼,号秋斋、经畹等,朝鲜王朝委巷文学领军人物。:1110赵秀三出生于今韩国全罗道全州市沙川津的一个庶吏阶层家庭。他自幼聪明“四岁始学书,五岁能属
  • 小查与寇弟的顶级生活剧集列表此列表列出迪士尼频道所制作的影集小查与寇弟的顶级生活中各集的剧情,正体标题为暂译,粗体标题为正译。9查克与寇弟认识了麦丝与虫虫,并邀请他们到他们在顶上饭店的家。但是当
  • 李共李共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浙江。武举人出身的李共于1797年(嘉庆2年)奉旨接替董金凤,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