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疏水效应
✍ dations ◷ 2025-05-16 16:40:31 #疏水效应
疏水效应(英语:Hydrophobic effect)又称疏水性效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一种性质,会使这些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自我聚集(self-associate)的特性。例如油在水中会呈现与水分离的现象。此外这种现象对于蛋白质的型态、不同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核酸结构等生化分子也有所影响。例如某些拥有疏水核心(hydrophobic core)的蛋白质,会以疏水轴为中心形成卷曲螺旋(coiled-coil)结构。在水中蛋白质折叠时总是倾向于将疏水基团埋藏在分子内部,将亲水基团暴露在外部的现象。蛋白质溶液系统熵值的增加是疏水作用的主要动力,因此,疏水作用又被称作熵效应。
相关
- 慢性梗阻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蔡裴琳蔡裴琳(1983年9月22日-),艺名裴琳,台湾女演员,华冈艺校戏剧科、崇右技术学院时尚造型设计系毕业。1999年6月与张硕芬、王婷萱以滚石唱片少女团体“Kiss”出道。2001年由于唱片业不
- 性的力学人类性行为的力学(mechanics of human sexuality)或性的力学(mechanics of sex),更正式的名称为人类性行为的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of human sexuality),是研究人类性行为有关的力
- 波焦·布拉乔利尼波焦‧布拉乔利尼(Gian Francesco Poggio Bracciolini 或 Poggio Bracciolini,1380年2月11日-1459年10月30日),意大利知名的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政治家,于
- 午餐午餐(又名午饭、中餐、中饭等等),是指大约在中午或者之后一段时间所用的一餐。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午餐的用餐时间通常在十一点至十四点间;在传统农村社会,中饭多在正午12进食,以
- 中国数学史中国数学史是指中国的数学发展史。中国传统数学称为算学,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有五千余年历史,在周公时代,数乃是六艺之一。在春秋时代十进位制的筹算已经普及。著名日本数学史家
- 圆周率N ⊆ Z ⊆ Q ⊆ R ⊆
- 第一财政大臣政治主题第一财政大臣(英语: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或首席财政大臣,是行使英国过去财务大臣(Lord High Treasurer)职位的长官,19世纪末以来,皆为首相兼任。目前,此职位现由鲍里
- 冥福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冥福,在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意指亡灵在阴间的幸福,汉传佛教也吸收了这个概念,作为功德的一部分。保证死者冥福有两种形式,一是精神上的,二是物质上的。
- 静脉肾盂造影术静脉肾盂造影(英文IVP(intravenous pyelography)或IVU (intravenous urogram))是一种特殊的X光检查,用来检查泌尿系统(如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有无异常,包括结石、肿瘤、阻塞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