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区

✍ dations ◷ 2025-09-02 09:49:11 #石门区
坐标:25°17′25″N 121°34′07″E / 25.290412°N 121.568491°E / 25.290412; 121.568491石门区是台湾新北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为一个滨海的小渔里,也是台湾最北端的行政区,区内除渔获外另有出产桶柑、花生、茶叶等农产品,“石门粽”也相当有名。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在区内有个被称为“石门洞”的海蚀门,本区的富贵角灯塔亦是台湾本岛最北的点。值得留意的是,负责供应新北市与桃园市民生用水的石门水库虽然名字中也有“石门”两字,但却与石门区无关,该水库实际位置是位于桃园市大溪区、龙潭区、复兴区与新竹县关西镇的交界处。石门区地名最早出现于1694年(康熙33年), 郑开极所编修之《福建通志》,“石门山,旗干石西,一石中空如圆门,故名”。道光年间台湾采访册记载“石门汛(离艋舺十二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属艋舺沪尾水师管辖。” 1871年(同治10年),杨浚《淡水厅志》记载“海岸石门”为淡北外八景之一。日治时期1920年(大正9年),日本政府因《臺灣街庄制》改设石门庄。1930年台湾总督府颁布《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并于1933年(昭和8年)第一回台湾总督府“国指定之史迹名胜及天然纪念物”,公告《海蚀石门》(台北州淡水郡石門庄下角字石门)为天然纪念物。1945年光复后因袭改设石门乡,2010年(民国99年)12月25日因应新北市升格改制为石门区。麟山鼻上的安山岩熔岩长年受风沙的长年磨刮,变成布满擦痕的岩面与尖锐棱线,即所谓之风棱石(英语:Ventifact)。沙丘中之风棱石有时具有三个面,两面光滑,另一面较粗糙的向下与地面接触,光滑面乃因风力搬运之细沙打磨成光面,面与面之间的棱很尖锐,故又称三棱石或三面石。藻礁是由藻类分泌制造钙质或硅质,经长年堆积而成的礁体,与珊瑚礁都属于生物礁(biotic reef, bioherm)。石门区的藻礁以麟山鼻岬角、富贵角西侧、及富贵角东侧至石门洞间的海岸最多,藻礁以辉石安山岩块为基盘,生长至高潮线位置,每年四、五月,石莼为主的藻类生长茂盛,而呈翠绿。麟山鼻岬角为70-80万年前,竹子火山喷发造成大量的安山岩质熔岩流向北流动, 于末端所形成的岬角。火成岩的熔岩,地壳变动产生折皱、断层节理、海蚀地形及风积沙丘及风蚀(风棱石)地形,形成丰富的地质景观。麟山鼻岬角东侧海湾沙滩,常夹杂着由安山岩风化后,残留的磁铁矿砂,于波浪淘洗过后在沙滩上呈黑黑的一层,在强烈东北季风吹拂下,积成沙丘地形。富贵角岬角位台湾本岛的最北端,与麟山鼻的形成原因相同。另一特色,乃富贵角是与麟山鼻之间的海岸有藻礁,沙中由许多藻礁及贝壳碎屑所构成,颜色较白,称为白沙湾。

相关

  • 物质物质具有科学上和哲学上的双重含义,详见下面。物质是一个科学上没有明确定义的词,一般是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东西。物质也常用来泛称所有组成可观测物体的成分 。所有可以用肉
  • 肠胃道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新闻部(英语: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Global Communications)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一个部门。它的任务是通过战略宣传运动、媒体和与民间社会团体的关系,提高公众对联合
  • 4-羟二乙基色胺4-羟二乙基色胺(英语:4-hydroxy-diethyl-tryptamine,也被称为CZ-74、ethocin或4-HO-DET)是一种需时适中的致幻剂和迷药。 4-HO-DET是色胺的取代物,与脱磷酸裸盖菇素和4-羟二异丙
  • 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意大利文: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1625年6月8日-1712年9月14日),法文名让-多米尼克·卡西尼(Gian Domenico Cassini或Jean-Dominique Cassini),是一位在
  • 南方州立理工大学南方州立理工大学(Southern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玛丽埃塔的一所公立大学,设立于1948年。2013年11月1日传出该校将与附近的肯尼索州立大学合并的消
  • 北隆达省北隆达省位于安哥拉东北端,与南伦达省及马兰哲省等省份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相邻。
  • 瘘(拉丁语:Fistula,或称瘘管)是体表上皮细胞与内脏或深层组织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管道,有内口与外口。瘘管的外口,又称为漏,是流脓水,淋漓不断,不能收口的溃疡疮口。而有时,为了达到对某
  • 徽章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国徽上通常有来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
  • 格奥尔格·巴泽利茨格奥尔格·巴泽利茨(德语:Georg Baselitz,1938年1月23日-),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画家,曾就读于东德,后迁居西德。北美人认为他是个新表现主义者,而欧洲评论界一般认为他是现代主义者。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