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原虫

✍ dations ◷ 2025-11-19 08:47:00 #阿米巴原虫
泥生变形虫(Amoeba limicola),又称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属下的一个种。变形虫因为是由水流缓慢流到藻类较多的浅水中,池塘干枯后,变形虫留在土中。泥生变型虫为寄生虫。有些阿米巴原虫可感染人类甚至致人死亡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属于原生动物,因其可行变形运动而得名。其中致病种类以痢疾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E. histolytica)为主,而类痢疾阿米巴E. dispar则为肠道共生株。痢疾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史分为两阶段交替进行:于宿主肠道代谢与繁殖的营养体(又名活动体trophozoite),以及能够抵御恶劣环境、准备转移到下个宿主的囊体(cyst)。此疾病集中于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公卫条件较差(没有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缺乏密闭式抽水马桶等)的地区,于全球造成每年4-11万人死亡,占全球寄生虫感染死亡总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疟疾),因此前往可能疫区旅游时需格外小心。经粪口传染,受感染宿主肠道中含有此原虫的营养体及囊体,若食物饮水遭到含有痢疾阿米巴原虫(囊体)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例如经尿布、苍蝇、蟑螂虫媒附着等),则下一个宿主便会经口摄入这些受虫体污染的食物饮水而传染;当囊体进到肠道时,便转型成营养体开始寄生及营养代谢活动。另外在特殊性行为如口肛性交时,若未做好适当卫生防护而经口摄入虫体(囊体),也可能因此感染痢疾阿米巴。感染后潜伏至发病通常约隔2至4周,但可能短则数日、长则数年不一。此寄生原虫主要感染肠道并造成相关症状,轻微腹部不适、间歇性下痢、或腹泻便秘交替,较严重者会发烧寒颤、拉血便或黏液便,若感染较严重或免疫力低下可能让病原体从肠道入侵血中、跑到肝脏/脑部等形成肝/脑脓疡等较为严重的肠道外痢疾阿米巴感染,此时症状则以发烧畏寒、右上腹痛(肝脓疡)等肠道外症状为主。

相关

  • 膜蛋白膜蛋白(英语:membrane protein)是指能够结合或整合到细胞或细胞器的膜上的蛋白质的总称。而细胞中一半以上的蛋白质可以与膜以不同形式结合。根据与膜结合强度的不同,膜蛋白可以
  • 联合国系统联合国系统是对联合国及其关联机构的总称,其中部分机构在联合国成立前就已存在。包括:联合国主要基于6个主要组成部分:除了独立的组织外,联合国的各机构还经常下设机构负责专门
  • 三世纪危机三世纪危机,又名军事无政府状态或帝国危机(英语: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是指罗马帝国在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至284年(皇帝戴克里先即位)间受到三项同时发生的危机
  • 李奥纳度·布伦尼列奥那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人称 Leonardo Aretino,1370年于阿雷佐-1444年3月9日于佛罗伦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历史学家,曾任佛罗伦斯执政官、教皇秘书。列奥那
  • 白斑白癜风(Vitiligo)也称为白斑、白蚀,是慢性的皮肤症状,特征是皮肤部分部位因为色素脱失而出现斑痕 。斑痕多半是白色的,而且有不规则的边缘 。该部位的皮肤也会变成白色 ,口鼻的内
  • 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缩写为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英语:Wegener's granulomatosis,缩写为 WG),又译为华格纳氏肉芽肿,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发生原因不
  • 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于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态、
  • 花萼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位于花的最外层,一般是绿色,样子类似小叶,但也有少数花的花萼样子类似花瓣,有颜色。花萼在花还是芽时包围着花,有保护花瓣作用,花开放后花萼托在最外
  • 弗拉基米尔·阿诺尔德弗拉基米尔·伊戈列维奇·阿诺尔德(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горевич Арно́льд,1937年6月12日-2010年6月3日),俄国数学家,生于苏联敖德萨(今乌克兰境内)。1957年
  • 钾长石正长石(英语:Orthoclase),是钾长石(KAlSi3O8)的亚稳相变体,是不可溶性钾盐矿物。其理论成分为:SiO2(64.7%)、Al2O3(18.4%)、K2O(16.9%)。钾长石结构态为低正长石,其次为中正长石,少数为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