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赫莫特

✍ dations ◷ 2025-07-21 22:52:06 #貝赫莫特

貝赫莫特(Behemoth,也译作巨兽或比蒙)是圣经记载的神话生物。在希伯莱文中称בהמות(Behemot/B'hemot),意为“群兽”,暗指它形体十分庞大,群兽相合才能与其并论。貝赫莫特也指贪婪的恶魔。

和利维坦类似,《希伯来圣经》中对貝赫莫特的记载最为详尽:

除了尾巴如香柏树,这一描绘与河马都较符合,因而和合本的译者就直接以“河马”指称貝赫莫特。在威廉·布莱克所绘的《约伯记》插图中,貝赫莫特形状类似河马,嘴生獠牙,人耳狮尾。

貝赫莫特是陆上最大的生物,每天能吞食一千座山峰。因为它饕餮无厌,上帝仅造了一只(一说原有一对,后上帝将雌兽杀死)。照《次经》记载,貝赫莫特与利维坦(Leviathan)都在创世第五天诞生:

伪经《以诺一书》中给出了更具体的栖息地:

弥尔顿《失乐园》第七章中也有提及貝赫莫特,创造的时间改到了第六天。旧约解经书《米大示》称貝赫莫特为无敌无类的生物,只有耶和华的剑才能杀死它。那时候巨兽(貝赫莫特)和海魔(利维坦)将会大战,最后同归于尽,与巨鸟(席兹)一起成为圣洁者的食物。另有一种说法它们都将被投入深渊。

在犹太历四月夏至的时候,貝赫莫特的精神气力都达到一年的高峰。那时它会后足着地,怒吼嘶鸣,声震寰宇。虎豹豺狼受其威慑,全年都不敢肆意捕猎,许多弱小生物得以逃过一劫。

后世逐渐给貝赫莫特加上了恶魔的特性。法国恶魔学家亨利·布戈和俄国神秘学家海伦娜·布拉瓦茨基夫人都将它看作黑暗与邪恶的象征,撒旦的爪牙。巨兽的外形也逐渐变化。最常见的版本为腹滚肚圆,双足站立的大象,变体为鲸鱼、狗、狐狸、狼等等。它当了地狱的看守,也常主持盛大的宴会,在幽冥地府还以歌喉闻名。

美国策略游戏魔法门之英雄无敌III里,比蒙是Stronghold种族的最高级兵种。

伊斯兰传统中,比蒙即巴哈姆特,阿拉伯文为بهيموث(Bahīmūth)或بهموت(Bahamut),是承托陆地的怪物。在波斯,它则与赫哈由许等同。

相关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虫霉目虫霉目(学名:Entomophthorales)亦作虫霉菌目,是真菌界的一个目,原本属于接合菌门,近期分类地位多次改动,许多研究者将其独立成一个门。虫霉菌目中大部分的种对昆虫有致病力,其中一些
  • 意 (分子生物学)链(英语:Sense,也称股)在分子生物学中指一段核酸分子(如RNA与DNA)及其互补序列在指定氨基酸序列中的作用性质。例如,若RNA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则该段RNA为正链;反之,若RNA需要先进行转
  • 铁血锄奸团铁血锄奸团(又称锄奸队)是中日战争期间由中国民间自组的抗日组织,有数个组织皆以铁血锄奸团为名,同时出现在上海、扬州及山东,内部也有国民党的特工人员。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也
  • 库尔达巴德库尔达巴德(Khuldabad),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Auranga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7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794人,其中男性6637人,女性6157人;0—6岁人口2009人,其中男1070人,女9
  • 儒化儒化,即儒家化或儒教化,指受到儒家或儒教的意识型态影响,而产生的文化转变,在这个文化转变的过程中,培养出对于儒家意识型态的文化认同。自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层
  • 永乐环礁永乐环礁位于西沙群岛西侧,拥有14个露出水面的岛屿或沙洲,其中陆地面积较大的有5个:甘泉岛、珊瑚岛、金银岛、琛航岛、晋卿岛,较小的还有广金岛、羚羊礁、全富岛、鸭公岛、银屿
  • 朱汝华朱汝华(英语:Ju-hwa Chu, 1908年-)是一位美籍华人化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太仓,193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后赴美国,曾任芝加哥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被推为美国化学家协会
  • 女魔脸形饰在古希腊,女魔脸形饰(希腊语:Γοργόνειον)最初是展示戈耳工之首来制造恐惧的驱邪垂饰。它与希腊之神宙斯和雅典娜有关,据说他们都佩戴它作为垂饰。它也因作为王室的庇
  • Little DJ~小小的爱情故事《Little DJ~小小的爱情故事》(Little DJ〜小さな恋の物語)是一本POPLAR社于2007年出版的日本小说(由鬼冢忠所著,中文译名《小DJ的恋爱物语》),以及一套改编自此小说的电影。电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