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族

✍ dations ◷ 2025-11-22 03:04:12 #藏缅语族
藏缅语族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缅甸、泰国、越南等地的一组语言。根据民族语网站2009年的资料,藏缅语族共包含有435种语言,其中主要的语言有缅甸语、藏语、彝语、曼尼普尔语等。藏缅语族被归类在汉藏语系之下,与长期被归入汉藏语系的另两个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藏缅语族语言的总使用人口约有6000万,而缅甸语是藏缅语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大概有3200万人使用。此外,有700万左右的藏人使用藏语。藏缅语族不但分布广,而且语种多、差别大,这意味着藏缅语族源远流长,其历史纵深可能足与印欧语系等量齐观。藏缅语族之下到底有多少分支,由于现行分类体系不完整,对现代语言的调查又不够全面,目前尚无定论。如果采取比较保守的分类,加上系属不明之“孤立语言”,如土家语、苏龙语、格曼语、贡都语、达迈语、舍尔都克奔语等,未来承认之独立语支可能将超过二十余个。藏缅语族的语言多半都没有文字,有较长期文献资料者仅有藏语、缅甸语、西夏语、戎(雷普查)语以及彝语五种。其中藏语从7世纪起就有以印度系统字母书写的藏文,为整个汉藏语系中最古老、最精确的标音文献记录,对了解汉藏语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大概在1850年左右,相关学者从“藏文”(起源于7世纪)和“缅文”(起源于12世纪)的相关资料中,发现到这两种语言似乎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在这之后,有一些英国学者以及英国派驻在印度和缅甸的殖民地官员,也开始采用比较有系统的方式,试着对该地区比较不为人知的一些“部落语言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和纪录,而发现到这些语言和藏语以及缅语这两个具有文字传统的语言,似乎也有某种程度的亲和关系。在这些相关研究中,George Abraham Grierson的《印度语言调查(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1903-1928,其中有三卷和藏缅语系的语言有关),是这个阶段对于藏缅语言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TEDT)。接下来,虽然有人试着要在藏语和汉语之间找寻其中的亲缘关系,但是,由于相关实证资料的不足,学者并无法对原始藏缅语进行拟构的工作,也因此无法产生什么明确的结论。1930年左右,美国语言学者Robert Shafer在白保罗的协助下,以在该地区工作的殖民地官员和传教士所编写的一些字典和语言研究为基础,首次对后来被归类为藏缅语族的这些语言进行比较有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初步将这些语言的系谱关系作了一定程度的厘清。这次研究的成果,是被称之为《汉藏语言学(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39-1941)的三卷未出版手稿(STEDT)。1966年,Shafer第一次正式将他的研究心得加以出版,这就是《汉藏语言介绍(Introduction to Sino-Tibetan)》(见Shafer 1966)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不但将泰语列入汉藏语系当中,同时也对藏缅语族的各种语言,作了相当详尽的分类。虽然这个分类系统乍看之下十分地合理,但是,由于某些语言的原始资料并不齐备,他的某些分类其实是很有问题的(STEDT)。同样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白保罗却获得了和Shafer不太相同的结论。在其1972年所出版的《汉藏语概论(Sino-Tibetan: A Conspectus)》中(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于1941年左右),白保罗一方面将泰语排除在汉藏语系之外,另一方面,他则将缅甸北部的克钦语视为是其他藏缅语族语言的“辐射中心”,而将克伦语排除在这个中心之外。虽然白保罗的这本书还留下不少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目前多数的语言学者都认为,《汉藏语概论》的出版代表了汉藏语系研究的一个新纪元,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藏缅语族的分类,提供了比较可信的假设(STEDT)。流传最广的可能是马蒂索夫的分类:杜冠明(Thurgood 2003)的分类如下:杜冠明认为白语也可能属于汉语族。完整列表见汉藏语列表#藏缅语族。参见中国语言列表#藏缅语族。

相关

  • 咽后脓肿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 (RPA))是位于喉咙后部之咽后壁(咽后间隙(英语:Retropharyngeal space))组织中的脓肿。由于咽后脓肿通常发生在深部组织中,因此仅通过身体检查是难
  • 太古宙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抗糖尿病药抗糖尿病药用于降低血中的葡萄糖浓度来治疗糖尿病。除了胰岛素、艾塞那肽(英语:Exenatide)、利拉鲁肽和普兰林肽(英语:Pramlintide)外,其他的都是经由经由口服,所以又称为口服降血糖
  • 修格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谷氨酰胺合成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谷氨酰胺合成酶(英语:glutamine synthetase,GS)是一种控制氮代谢的酶。谷氨酰胺这种氨基酸,不仅被细胞用来合成蛋白质,也是用来运输氮的。自由的铵离子对生
  • 庚糖庚糖 (Heptose),又称为七碳糖,是含有七个碳原子的单糖,化学式为 C7H14O7。在1号碳上有醛基的称为七碳醛糖(庚醛糖);2号碳上有酮基的称为七碳酮糖(庚酮糖)。庚酮糖有四个手性碳原子,庚醛
  • 勿加泗勿加泗是印度尼西亚的城市,由西爪哇省负责管辖,位于该国东南部爪哇岛西部,面积210.4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378,2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298人。泗水万隆
  • 轮班工作制轮班工作制(英文:Shift work),是一些行业须在假日、晚上、周末和朝九晚五以外等非主流上班时间运作及提供服务时实施的工作制度,例如服务业、公共事业、医药业(英语:Health prof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