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

✍ dations ◷ 2025-11-23 23:16:43 #多重人格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名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长久以来,很多人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工以为多重人格是非常之罕见的疾病,其实不然,只是由于太多临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确认知,以致不少误诊情况,再加上一般人的讳疾忌医和迷信等等,所以很多病例都漏报、少报。正如玛莲娜·史坦伯格(英语:Marlene Steinberg)的《镜子里的陌生人——解离症:一种隐藏的流行病(英语: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 Dissociation - The Hidden Epidemic)》所言,解离性障碍其实是一种隐藏了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个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会议,或进行外部会议(如果人格间进行外部沟通/会议时,在旁人看来会像是个自言自语的疯子);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到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 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身体的人格。虽然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于儿童时期,身体则交由会长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况。 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事实上,很多所谓的“鬼上身”现象,其实很可能都是解离症。另外,多重人格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或人格强硬地想出现时有可能伴随强烈的头痛。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迈耐利(英语:Richard McNally)(Richard J. McNally)的实验,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在各人格之间存在记忆障碍,那些声称自己被记忆障碍所困扰的患者,可能更多是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正的心理现实。不过,近年顶尖的医学发现,则有另一个观点,根据不少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体和大脑),不同人格的脑部摄影结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对大脑的研究和实验,有力地显示多重人格既不是“伪装”出来,也不是因为社会文化期望或治疗师的暗示(suggestion)所产生出来的。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的形成阶段。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ed Attachment)。多重人格的根治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治疗人员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内在人格,通常为“内在自助者”(Inner Self Helper,ISH),让其成为核心人格,且让各种内在人格互相对谈而认识其他人格,然后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从而逐步削减内在人格后整合为一,但即使治疗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压力,造成人格再次解离。另外,由于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常利用催眠来召唤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疗。不过,根据临床经验,催眠治疗多半是辅助式的,或只作为一种技术,并非治本之法。ICD-10-CM:F44.81

相关

  • 依哌唑胺依哌唑胺(英语:Eperezolid)是一种恶唑烷酮(英语:oxazolidinone)类抗生素。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血压计血压计是用于测量血压的医疗仪器。现在常见的血压计设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表型气压式血压计)三种。电子血压计除了能显示血压读数外,亦有提供脉搏
  • 旅游旅游业是美国的一大产业。每年都有为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观光美国,到访美国的自然奇观、城市街景、历史名胜和娱乐场所。美国的旅游业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飞速成长。
  • 世界世界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世界”在现代是人
  • 行刑方式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指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钾溶液)使被注射对象立即死亡的一个方法与过程。主要用于死刑的执行,也可能在
  • 联邦紧急救援署联邦紧急救援署(英语: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ERA)的前身是由胡佛总统在1932年创建的紧急救援署(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ERA)。1933年5月,国会通
  • 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英语:GISAID Initiative,简称 GISAID),建立于2008年5月,是由全世界一些较权威的医学科学家组建,致力于改善流感数据的共享。共有包括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
  • 扩散/转移远端转移(英语:Metastasis)也称作恶性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始发生的部位借由侵入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良性肿瘤不会产生远端转移,而发生转移的病患预
  • 小肠癌在肿瘤学里,小肠癌是指发生在小肠的恶性肿瘤。和其他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例如胃癌和大肠癌比较,小肠癌相对罕见。小肠全长约600cm,占胃肠道全长的70%~80%,但由于消化物暂留时间短,因
  •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plastic anaemia)也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指骨髓未能生产足够或新的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的情况。一般来说,贫血是指低的红血球统计,但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