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

✍ dations ◷ 2025-09-17 16:56:05 #排泄
排泄作用是指生物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作用,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必要过程。单细胞生物透过细胞表面排出废物。高级植物以叶面上的气孔排气。多细胞生物则有特别的排泄器官。其中有参与排泄作用的器官(其他系统的一部分),也可归类到排泄系统(英语:Excretory system)(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在于大多哺乳类来说,它们经两种主要的途径进行排泄作用。其之一为肾脏产生尿液(见泌尿系统),经排尿作用排出体外;另外一种为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肺部呼出体外。排尿作用在体内渗透压高时,可受激素抗利尿激素所控制,此激素能增加远曲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并透过改变其自身浓度来控制排尿量,它是由脑小丘制造,并于脑下垂体储存及分泌。排汗是另一种排泄作用,它可以排走水分及盐,但其实这个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降温。狗只并没有皮肤排汗机制。人类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以及辅助的泌尿器官-用以排出尿液。皮肤及肺部皆有排泄的功能:皮肤以流汗的方式排走水分及盐,肺部则排出二氧化碳。至于大肠排出固体的废物的过程,称为排遗,因其主要目的并非排除代谢后的产物,而是食物的残渣。至于昆虫,它们的排泄系统包含了马氏管。马氏管是位于中肠和后肠交界处的细长盲管,代谢废物会经扩散作用或者主动运输进入马氏管,马氏管就会将代谢废物运送到肠,并在直肠进行"重吸收"。之后这些废物会经由粪便排出体外。

相关

  • 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
  • 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目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目,大部分已知的物种都只是以其他细胞的内共生体的形式存在。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名的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它引起许多人类的疾病。另一方面,对立克次体
  • 融合抑制剂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
  •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英语:adaptive immunity)也称为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专一性防御,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和后天
  • 人工心脏人工器官(英语:Artificial organs)是用人工材料制成,能部分或全部代替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部件。目前,除人工大脑外,几乎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进行人工模拟研制中。不少人工制造的器官
  • 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化障碍(英语: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又称为神经退化性疾病,是一种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逐渐退化 (死亡) 的所直接导致的疾病。大脑和脊髓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有不同
  • 作品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PreЄ前寒武纪(英语:Precambrian)是地质年代中,对于显生宙之前数个宙(eon)的非正式涵盖统称,原本正式的名称是隐生宙或隐生元(Cryptozoic eon),但后来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与元古宙三个时代
  • 猪肉绦虫猪带绦虫(学名:Taenia solium;pork tapeworm),也称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 俄克拉何马州坐标:35°30′N 98°00′W / 35.5°N 98°W / 35.5; -98俄克拉荷马州(切罗基语:ᎠᏍᎦᏯ ᎩᎦᎨᏱ,转写: Asgaya gigageyi,或者ᎣᎦᎳᎰᎹ(音译自英语);波泥语:Uukuhuúwa;卡育加语: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