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

✍ dations ◷ 2025-07-16 14:29:12 #阳极
阳极(英语:Anode)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相对的,阴极(英语: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英文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anode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极),相当于中文的“阳极”或“氧化极”。相反的,cathode则表示“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或者得到电子的电极),相当于中文的“阴极”或“还原极”。字典中anode译成“阳极”或者“正极”,cathode译成“阴极”或者“负极”。但是在化学和电学领域,阳极和正极,阴极和负极的概念和原理是有区别的。在电学和化学领域(电池、电路、阴极射线管等等)中,正极表示电势高的电极,负极表示电势低的电极,分别与英语的positive electrode和negative electrode对应。但是对于阳极和阴极而言,阳极永远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永远发生还原反应。根据这一规律,进行示意图解分析如下:根据电池放电的示意图,图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在图示的情况下,1端为电子流入的方向,2端为电子流出的方向,相应地,1端为电流流出的方向,2端为电流流入的方向。根据失电子价态升高被氧化、得电子价态下降被还原的原则,以及流出电流则电势高为正极及流入电流则电势低为负极的原则,可以判断1端为正极(电势高)和阴极(被还原),而2端为负极(电势低)和阳极(被氧化)。根据充电的图示情况,2端为负极,1端为正极。另一方面,由于1端得电子被还原,为阴极,2端失电子被氧化,为阳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放电时,阳极相当于负极,阴极相当于正极,而在充电时,阳极相当于正极,阴极相当于负极。也就是说,阳极、阴极与电极的正或负没有必然的关系。

相关

  • 腺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质粒质体(英语:Plasmid)是指在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DNA分子(字源:plasm为生殖质,-id表示粒)。质体与染色体最主要的区分是,质体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染色体则是细胞生
  •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脑细胞脑细胞(英语:Brain Cell)是构成脑的多种细胞的通称,目前最新科学期刊表示,脑细胞约有860亿个。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
  • 四环素四环霉素(英语:Tetracycline,/ˌtɛtrəˈsaɪkliːn/,INN),又称四环素,一种聚酮类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泛称,这类药物由链霉菌属放线菌门细菌所产生,基本化学结构均由四个环接合而成,可用
  • 胸骨胸骨(Sternum)是胸腔中前方一块扁平,剑状的骨,接有肋 。因为其外形如此,故其拉丁文中被名为剑,其三部分为胸骨柄上部的颈静脉切迹(Incisura jugularis)可在体表触及,此乃颈部的下界。
  •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
  • 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
  • 空间空间为一种抽象观念,乃是物质与事件存在并有彼此相对关系的客观形式。与“时间”相对,通常指四方上下。古典物理的解释: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近代物理的解释:宇宙
  • 脊椎炎脊椎炎(英语:Spondylitis)是一种发炎引起的椎骨疾病。它算是脊椎病变的一类。在许多情况,脊椎炎同时会同时影响一个或数个脊椎关节,也被称为脊椎关节病变。博特氏病是一种结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