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

✍ dations ◷ 2025-08-06 10:17:00 #水力压裂
(油层)水力压裂(英语:Hydraulic fracturing,又称为水力劈裂、水力裂解技术)是开采页岩气时所用的方法,用水压将岩石层压裂,从而释放出其中的天然气或石油。1947年人类第一次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现代水力压裂技术,在德克萨斯州的巴涅特首次被使用,此技术称为水平减阻水力压裂技术,使提取页岩气更加经济。水力压裂的原理是将高能量加压压裂液注入一个储层中。此技术可以提高碳氢化合物的萃取率和最终采收率。水力压裂是一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油气井增产措施,水力压裂法是目前开采天然气的主要形式,使用掺入化学物质的水(压裂液)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以释放天然气。这项技术在10年中在美国被大范围推广,但美国人正在担忧这项技术将污染水源,从而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并认为这种技术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包括使自来水自燃,引发小幅地震等。反对者指出潜在的环境影响,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淡水耗损,空气质量的风险,气体和水力压裂化学品迁移到地表面,泄漏和回流的表面污染,以及这些问题对健康的影响。水力压裂就是利用地面高压泵,通过井筒向油层挤注具有较高粘度的压裂液。当注入压裂液的速度超过油层的吸收能力时,在井底油层上形成很高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井底附近油层岩石的破裂压力时,油层将被压开并产生裂缝。这时,继续不停地向油层挤注压裂液,裂缝就会继续向油层内部扩张。为了保持压开的裂缝处于张开状态,接着向油层挤入带有支撑剂(通常石英砂)的携砂液,携砂液进入裂缝之后,一方面可以使裂缝继续向前延伸,另一方面可以支撑已经压开的裂缝,使其不致于闭合。再接着注入顶替液,将井筒的携砂液全部顶替进入裂缝,用石英砂将裂缝支撑起来。最后,注入的高粘度压裂液会自动降解排出井筒之外,在油层中留下一条或多条长、宽、高不等的裂缝,使油层与井筒之间建立起一条新的流体通道。压裂之后,油气井的产量一般会大幅度增长。压裂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并混合三至十二种低浓度化学物质以达到比纯水更好的效果。一般压裂液含98%至99.5%水,而其他物质则占0.5%至2%。压裂液配方可根据钻井的地质特征及需求而调整。每次压裂都只会使用数种化学物质,如部分物质特性不符合要求,可从压裂液中完全剔除。

相关

  • 桑黄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又称桑耳、桑臣,为锈革菌科桑黄属的物种,也是桑黄孔菌属的模式种。本种生长于桑属植物的树干上。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提升免疫力、抗癌、护肝、
  • 皮亚诺朱塞佩·皮亚诺 Giuseppe Peano(1858年8月27日-1932年4月20日)是意大利数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朱塞佩·皮亚诺于1858年8月27日生于意大利的库内奥(Cuneo)附近的斯宾尼塔(Spi
  • 粘度黏度(英语:Viscosity),是黏性的程度,是材料的首要功能,也称动力粘度、粘(滞)性系数、内摩擦系数。不同物质的黏度不同,例如在室温(25℃)及常压(1巴)下,空气的黏度为18.5μPa·s,大约比在相
  • 台湾人在越台湾人为在越南工作之台湾商业人士(简称:台商)及其家属所组成的团体。根据驻胡志明市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2002年的统计资料,在越南的台湾人有20,000人。
  • 隔离体图隔离体图,也称为自由体图或示力图,是一种用箭头表示物体受力大小及方向的图像表示法,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常以此来分析物体的受力。隔离体图可以方便了解物体所受的力或力矩之间的
  • 扎黑丹扎黑丹(波斯语:زاهدان‎;俾路支语:زاهدان)位于伊朗东部邻近巴基斯坦边境处,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省会,2016年人口约为58.7万。该市名称”Zahedan“是阿拉伯语词汇”
  •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或文学运动,是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相同审美观点的作家群,在类似的风格下所形成的文学派别、思潮。例如唐代诗歌流派中有边塞诗派。宋朝有豪放词派和江西诗
  • 白垩刺甲鲨白垩刺甲鲨(学名:Cretoxyrhina)是生存于白垩纪的一属大型鲨鱼。白垩刺甲鲨是由路易士·阿格西(Louis Agassiz)于1843年命名。后来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于1890年
  • 概念艺术概念艺术(英语:Concept art)是以插画形式表达想法的一种设计方式,常用但不限于电影、电子游戏、动画和漫画等。最早由谁发明或使用该词的并无资料查阅,有纪绿的是1930年华特·迪
  • 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塞尔维亚语:Радио-телевизија Србије / РТС)是塞尔维亚的国家广播电视台。制作并播出新闻、电视剧和体育节目,并通过广播、电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