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熊

✍ dations ◷ 2025-11-09 06:52:29 #蜜熊
蜜熊(Potos flavus)是生活在雨林中的一种浣熊科,蜜熊属下的唯一种。它们原住于中美洲及南美洲,非常罕有。蜜熊重2-3公斤,体长43-56厘米,尾巴长40-56厘米。它们的外毛皮呈金色,底毛呈灰色。蜜熊是杂食性的,有锋利的牙齿,主要吃果实,有时也会吃鸟蛋、昆虫及鸟类。蜜熊的舌头长达13厘米,可以用来摘果实或从花朵中吃花蜜。圈养下的蜜熊曾吃蜂蜜,但在野外却未有纪录。蜜熊像浣熊,其操作的能力远胜于灵长目。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可以帮助攀树。它们不会用尾巴来抓食物。在口附近、喉咙及腹部的嗅腺可以用来划定领地及行走路线。蜜熊以群族聚居。它们很多时都会独自觅食,有时也会成群或与犬浣熊一同觅食。蜜熊是夜间活动的,最活跃于晚上七时至午夜及破晓前的一小时。它们于日间睡在树孔或树荫下。蜜熊以不同的声音沟通。它们的叫声像尖锐,仿佛女人的尖叫声。它们的触觉及嗅觉很灵敏,但视觉很差,未能分辨颜色。蜜熊全年也会繁殖,每胎会产一子,妊娠期为112-118日。蜜熊与犬浣熊在形态及习性上很接近,但基因上显示蜜熊是来自较原始的分支,与现今的浣熊科并非近亲。蜜熊与犬浣熊相似的地方可能是平行演化的例子。犬浣熊的近亲其实是长鼻浣熊。蜜熊与犬浣熊最大的不同是其可抓住东西的尾巴、较短的吻、可伸长的舌头及没有肛嗅腺。蜜熊有时会被驯养为宠物。它们很喜欢玩耍,寂静及温驯,并没有显著的气味。若在日间被吵醒、或是嘈音及突然的行动,它们也会变得带有攻击性。被骚扰的蜜熊会尖叫及爪人或咬人。驯养的蜜熊寿命约到23岁,最高纪录可达55岁。

相关

  • 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为普遍由3-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寡糖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并有着辨别其他细胞的功能。根据营养专家及许多医学研究,寡糖有类似水溶性膳食
  • 东西教会大分裂东西教会大分裂(英语:East–West Schism)是指11世纪基督教会大分裂,分出了希腊正教(东方正教会)以及罗马天主教(罗马普世公教会)两大宗。自2世纪以后,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
  • 植物志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罗马神话里的花之女神)又译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个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植物相的原字
  • 茄参茄参(学名:Mandragora caulescens),为茄科茄参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组氨酸标签组氨酸标签(英语:Polyhistidine-tag,或 hexa histidine-tag, 6xHis-tag, His6 tag)是由连续六个以上的组氨酸所组合而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最初为Roche公司发明,带有组氨酸标签的
  • 污染现场棕土、棕地,指被弃置的工业或商业用地而可以被重复使用的土地。此类土地可能在过往的土地利用中被少量的有害垃圾或其他污染物污染,土地的再次利用变得困难,需要得到适当的清理
  • 让-巴蒂斯特·毕奥让-巴蒂斯特·毕奥(法语:Jean-Baptiste Biot,1774年4月21日-1862年2月3日),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电磁学研究中曾提出知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毕业于著名的法国
  • 生活周刊《生活周刊》,是上海市一份已经停刊的周报,自称为1925年创刊的《生活》周刊的后继者。该报1985年由青年报社复办,逢周日出版。2018年12月25日,青年报社发行最后一期《生活周刊》
  • span class=nowrapAmClsub3/sub/span氯化镅(III)三氯化镅或氯化镅(II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有强放射性。化学式为AmCl3。由于其α放射,它在暗处发出蓝绿色的光。三氯化镅可以由二氧化镅在四氯化碳蒸汽饱和的氩气(1:1)
  • 咸水湖咸水湖,或盐湖、盐水湖,是指以咸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一般湖水盐度大于3.5 %(海水)。由于水少有流出,蒸发量大,因而含盐量高,故名。多数位于内流河的末端。中国境内的咸水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