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sub2/subSsub2/sub
✍ dations ◷ 2025-11-12 12:01:31 #H<sub>2</sub>S<sub>2</sub>
二硫化氢(英语:Hydrogen disulfide),又称过硫化氢,是一种无机硫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2,亦可计为(SH)2,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H2O2)与硫氧化氢(H2SO),外观为油状液体,且具有恶臭,常温下容易分解为硫化氢(H2S)和硫元素。二硫化氢与过氧化氢非常相似,中心有两个硫原子和外围两个氢原子,即将过氧化氢的氧原子全部换成硫,但拥有不同的键角,像二硫化氢的H-S-S键拥有比过氧化氢更小、更接近直角的键角,并呈现顺式(syn)的分子构型。二硫化氢的分子歪斜角为90.6°,与过氧化氢的113.7°对比。在这两种分子的键长O-O、 O-H、S-S、S-H依序为:1.490、0.970、2.055、1.352埃,可见二硫化氢分子大小略大于过氧化氢,而硫氧化氢则介于两者之间。二硫化氢可以利用将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多硫化物溶于水而制得。当该溶液在-15℃下与浓盐酸混合得到一个由混合物多硫化氢(H2Sn)组成的黄色油状液体,并且与水分层,可以透过分馏从其他多硫化物(主要是三硫化物)分离出来二硫化氢在室温条件下容易分解硫化氢和硫。在有机硫化学中,硫化氢加烯烃可以产生二硫化物和硫醇。二硫化氢具有挥发性,其蒸气具有恶臭和刺激性,被描述为“有严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类似樟脑或二氯化硫,能刺激眼睛与鼻腔,并造成流泪与鼻腔刺痛等症状。若吸入高浓度的二硫化氢蒸气则可能导致头晕目眩、迷失方向等症状,重者会昏迷甚至失去意识。
相关
- 盖亚假说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
- 豇豆镶嵌病毒科豇豆花叶病毒属 Comovirus 豆科病毒属 Fabavirus 线形多面体病毒属 Nepo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 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英语:erythropoiesis)是指红细胞的生成过程。缺氧时,会促进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激素可以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最终在造血组织中发育成为成熟的红
- 资源县资源县(邮政式拼音:Tzeyüan)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越城岭西麓,是桂林市的市辖县,位于桂林北部,邻接湖南省。是资水的发源地。资源县是广西的林业重点县,面积1961.14平方公
- 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化学学会(英语: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为ACS)是一个化学领域的专业组织。1876年于美国纽约大学成立,现有157,000位来自化学与化工界各个分支的会员,总部位于华盛顿哥
- 运动伤害运动损伤又称运动创伤或运动伤害(英语:Sports injuries),指在体育运动或体能锻炼过程中发生的创伤。例如在美国,据估计有三千万青少年参与过某种形式的有组织运动,其中每年又有三
- 药用鼠尾草药用鼠尾草(学名:Salvia officinalis),《中国植物志》作“撒尔维亚”,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原产于欧洲南部与
- 雷尼镍雷尼镍(英语:Raney Nickel)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Murray Raney)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
- 间苯三酚羧酸间苯三酚羧酸(Phloroglucinol carboxylic acid)属于酚酸,为酚酸类衍生物,是三羟基苯甲酸的一种,和没食子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别名又称 2,4,6 - 三羟基苯甲酸 CAS号:它可以由荧光假
- 黄体制剂黄体制剂(英语:Progestin)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与孕酮有类似效果。Progestin的两种最重要用途为激素避孕(英语:Hormonal contraception)(独立或与雌激素一同使用)以及作为激素替代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