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 dations ◷ 2024-07-01 03:54:01 #苏丹
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ād as-Sūdā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为非洲面积第三大国、世界面积第16大国。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败国家指数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于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于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宣布独立。苏丹古称努比亚,这一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国家。埃及的入侵给当地造成极大的破坏。公元前8世纪,苏丹人爆发规模宏大的反抗运动,赶跑埃及人,建立库施王国。公元前751年,库斯王国征服埃及,建立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持续88年。公元前530年左右,库斯王国迁都麦罗埃(今喀土穆北),从此,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4世纪,麦罗埃的统治者们发生内讧,削弱了国家的防卫力量,曾一度被强大起来的阿克苏姆帝国所征服。6世纪中叶,从埃及大规模传入基督教,并成为麦罗埃国家的正式宗教。不久以后,麦罗埃分裂为两个基督教国家:穆库拉和阿尔瓦。前者以东古拉为都,故又称东古拉王国;后者建都索巴,故又称索巴王国。 639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并从阿拉伯半岛带入伊斯兰教。651年,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埃及开始侵入努比亚。之后,阿拉伯穆斯林从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大规模移民至苏丹,并不断向土著黑人施压,伊斯兰教便逐渐在大部分地区占据优势。13世纪,埃及以武力袭击南方(即苏丹北部)。1276年东古拉王国灭亡,阿尔瓦王国亦渐趋衰落。15世纪末,丰吉人在吉齐拉地区游牧。后其领袖奥玛尔·冬卡与北部阿拉伯人首领阿卜杜拉·詹马结盟。1504年,阿尔瓦王国灭亡,丰吉人建立丰吉苏丹国,首都森纳尔。1762年,科尔多凡总督、哈马杰人阿布·利凯立克起兵反叛,废除国王,立国王之子为傀儡。丰吉苏丹国王权落入哈马杰人大臣手中。1821年,埃及人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1873年,埃及赫迪夫邀请戈登出任苏丹赤道省的总督。1876年,戈登任整个苏丹的总督。他在苏丹的六年间,致力于打击奴隶贸易。1880年,戈登递交辞呈,离开苏丹。在他的继任拉乌夫治下,苏丹的奴隶贸易又恢复过去的规模。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1883年11月,反抗军集中4万多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英军1万多人。英国重新起用戈登,戈登再次回到苏丹。1884年2月18日,戈登抵达喀土穆。一个月后,马赫迪军队完成对喀土穆的包围。1885年1月26日,反抗军攻陷首都喀土穆,杀死戈登。1885年6月,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约1846—1899)继位,称哈里发(伊斯兰教国家元首),他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封建国家──马赫迪王国,首都恩图曼。1896年6月,英国殖民军队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1898年4月,首都喀土穆陷落,英国重新占领苏丹。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直至战死。9月英军在恩图曼战役中获胜。1899年1月,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关于共管苏丹的协定》,英埃共管苏丹,苏丹总督由英国人担任,只在名义上由埃及任命。1945年底,苏丹民族党成立,主张通过与英国协商获得独立。1948年,苏丹人民抵制殖民当局所组织的立法会议选举。工人不断展开大规模罢工。1950年11月苏丹工会联合会宣告成立。1951年10月埃及宣布废除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苏丹人民示威游行,要求英国撤军和苏丹独立。1954年1月民族联盟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苏丹民族政府。1955年12月苏丹议会上下院通过宣布独立的决议。12月31日议会通过临时宪法。结果导致南、北苏丹发生冲突,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1956年1月1日,苏丹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苏丹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加法尔·尼迈里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72年,第一次苏丹内战结束。1983年,南、北苏丹再度冲突,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尼迈里政权,成立苏丹过渡军事委员会。1985年12月15日,苏丹过渡政权将国名改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奥马尔·巴希尔领导了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理艾哈迈德·米尔加尼。巴希尔立即宣布取缔一切政党,控制媒体,解散议会。他本人担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一个新成立的拥有立法权和执行权的权力机构)的主席,并同时担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长。 1993年10月,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废除总理职务,实行总统制。1996年3月,巴希尔连任总统。2000年12月,奥马尔·巴希尔连任总统。2003年7月,达尔富尔冲突爆发。2005年7月,巴希尔再次连任总统。第二次苏丹内战结束。2010年4月11日,举办24年来的第一次全国大选,虽然选举公正性备受质疑,但被视为转型为民主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南苏丹独立的一进程。2010年4月26日,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在11日至15日举行的苏丹大选中获胜,再次连任总统。2011年1月9日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投,98.83%有效票赞成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的苏丹,在南苏丹独立后,苏丹共和国面积已缩减至188万余平方公里。2015年4月16日,巴希尔再次连任总统。2018年12月19日,苏丹爆发持续大规模示威,要求巴希尔下台。2019年4月11日,苏丹发生政变,副总统兼国防部长艾哈迈德·阿瓦德·伊本·奥夫逮捕总统巴希尔,巴希尔随后请辞,艾哈迈德·阿瓦德·伊本·奥夫同时宣布解散政府、暂停宪法,由过渡军事委员会掌权进行两年过渡期,艾哈迈德·阿瓦德·伊本·奥夫同时出任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由于示威活动仍未止,艾哈迈德·阿瓦德·伊本·奥夫于翌日辞职,由督察长阿卜杜勒·法塔赫·阿卜杜勒拉赫曼·布尔汉中将继仼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3日,过渡军事委员会镇压要求军政府让出权力的示威群众,导致至少120人死亡。2019年7月之后,阿卜杜勒·法塔赫·阿卜杜勒拉赫曼·布尔汉中将继仼联合主权委员会主席。 在2019年苏丹军事政变接管之后,全国大会党于2019年4月11日解散。苏丹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苏丹的政治体制为总统制、联邦制的共和国,从1989年6月30日到2019年4月11日,由奥马尔·巴希尔长期担任苏丹总统。巴希尔与他所属的全国大会党在1989年6月30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原有政府,并担任苏丹总统直至2019年4月11日军事政变为止。除了总统之外,苏丹还有两位副总统,称为第一副总统及第二副总统。2016年12月开始,苏丹政府重新设立了自1989年取消的总理职务,政治体制开始转变为半总统制。2017年3月,巴克里·哈桑·萨利赫出任总理。苏丹采取三权分立的政体原则,苏丹共和国的最高法院称之为特别革命法庭,特别革命法庭庭长为司法首长。苏丹行政区划分为18个省。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是北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一个政治实体。根据2006年达尔富尔和平协议,2007年4月成立了达尔富尔地区过渡时期权力机构。当前的权力机构是根据2011年7月14日签署的新的达尔富尔和平协议(包括权力机构将同时拥有行政职能和立法职能的规定)改组的。改组进程开始于2011年9月20日铁贾尼·塞塞被任命为新的权力机构主席时,完成于2012年2月8日权力机构拥有完备的组织架构时。权力机构的总部位于北达尔富尔州的法希尔。2019年至今年因政变和反政府示威被暂停会籍。苏丹是非洲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第三大国,邻国有南苏丹、埃及、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中部是苏丹盆地,尼罗河河谷贯穿,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汇合处一带土质最为肥沃,西部和东部是高原,苏丹终年炎热,主要属热带莽原和沙漠气候,年降水量自北向南由20多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北半部多沙漠,南半部多草原、森林和沼泽;矿藏有铁、锰、铜、金、石油、云母等。另外,苏丹与埃及在东部沿红海部分的国界上有划分争议。自1898年到1956年,苏丹系由英国治理,名义上则为英埃苏丹。阿拉伯语苏丹一词的含义为黑人的土地,西由大西洋岸,东到埃塞俄比亚高原,泛称为苏丹区。苏丹区为阿拉伯人,约占其全国人口的90%,苏丹拥有18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为非洲第三大国,境内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地理区。本区约占苏丹共和国面积的二分之一,年雨量只有50~100毫米,绝大部分均是沙漠,尼罗河以西为利比亚沙漠的延长,地表多为沙砾平原,间有奴比安砂岩构成的山岭,亦饱受切割风蚀;尼罗河以东称努比亚沙漠(Nubian desert),绿洲稀少,只有临近红海的山地,才稍多水草,仅可供阿拉伯人游牧为生,而不能在一地定居。只有沿尼罗河岸才有定居的农村及农业,这条绿带较下游的埃及更为窄狭,其宽度由数米至三、四公里不等,且常呈中断,不相连续。绿带宽处可有村庄,如仙迪(Shendi)、柏伯(Berber)、栋古拉(Dongola)及瓦迪哈勒法(Wadi Halfa)等,于阿斯旺高坝完工积水时,哈尔法将被淹没,永沉水底,埃及己赔款三千四百万美元,以补偿苏丹的损失。本区在南苏丹独立之前,原称为中部苏丹。本区介在北纬10度至16度之间,气候条件较好,雨量较多,有中南部多雨地(Central Rainland)之称。本区极西为达尔富尔高原,海拔约700至1000米,岩层古老。其上又有火山熔岩堆积,以玄武岩为主,火山主峰为马拉山,海拔3350米。由于地势崇高,雨量极多,可有750毫米。高地上林木及灌木丛均多,并有短促的间歇性河发育;因之达尔富尔高原区有若干村庄,并种有小米、花生、玉米、芝麻等,亦可生产少量的芒果、柑橘及香蕉。达尔富尔地区或译作达尔富尔(阿拉伯语:دار فور,意即“富尔人的家”),位于非洲国家苏丹的西部区域,与中非共和国、利比亚、查德和南苏丹边境接壤。地理上,又被称为西部苏丹。在行政区划上,该区被分为5个省,分别为南达尔富尔、东达尔富尔、中达尔富尔、西达尔富尔、北达尔富尔,综复杂的民族和种族矛盾导致这一地区的暴力冲突持续不断。 达尔富尔高原东北及喀土穆正西地区,唯一个半干燥草原,年雨量只有100-200毫米,主降于夏季,人民以定区放牧为主,亦采集阿拉伯胶,作为副业。 达尔富尔高原东南,尼罗河岸以西之区,为一波状起伏沙地,南部雨多故林木亦多,北部则多灌木及草类,苏丹人称此区为科兹(Qoz),本区冬季平均有六个月的干季,完全无雨,当地为克服此种困难,特利用地形,多建水塘,于雨季时贮水,干季时利用,故现已可种植棉花。 白尼罗河以东地区称为粘土平原(Clay plain),本区两侧有白、蓝尼罗河两条河谷,形类一个长半岛,水源较充足,绿地稍多,故农田农庄分布亦密,埃及品种的长纤维棉花在本区栽种,为量颇多,次为芝麻、玉米及小米等。苏丹政府有计划的在本区推行三年轮灌轮种制,以15非丹(约15.5亩)为单位,第一年五非丹种棉花,5非丹休耕,另5非丹种小米及饲料豆类,三年为一循环。苏丹的经济以农牧为基础,国内最重要的农业区为白、蓝尼罗河相夹之“半岛”(Gezira)区以迄喀土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及80%的耕地,均在本区。牧业以南部的牛群为重。苏丹人自阿拉伯胶灌木上收集阿拉伯胶。每年经由苏丹港出口货物,占全球阿拉伯树胶产量的四分之三。红海沿岸有小量的金矿、锰砂及铁砂生产,西部马拉山区的铜矿。苏丹的现代工业有棉纺织、面粉、制糖、烟草、鞣革、屠宰、榨油以及其他日用品工厂,主要是本国农牧产品的加工业,及人民日用品工业,重工业的建设较少。苏丹的铁路网始于19世纪末,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建于1870年代,由瓦迪哈勒法逆尼罗河而上,后来在1905年被废弃;为了平定马赫迪起事,在1890年代英国人又在瓦迪哈勒法修建了另一条铁路,击败马赫迪后,该铁路延伸至喀土穆;1904年至1906年间,英国人阿特巴拉与红海边的苏丹港之间修建了一条铁路,同时,一条由喀土穆至森纳尔的铁路建成,1911年,铁路由森纳尔延伸至欧拜伊德;自1960年代初苏丹独立后建成延伸至瓦乌的铁路后,苏丹再也没有修建新的铁路。 苏丹铁路的南北向干线,北起瓦迪哈勒法经阿特巴拉(Atbara)、喀土木,现延筑至埃塞俄比亚、苏丹边境的洛塞里(El Roseires),中部以塞奈尔 (Seanar)水坝为中心,向西伸至达尔福高原及苏丹西南的羚羊山区(Bahr el Ghazal)向东北展筑至苏丹港。 苏丹的铁路准点很低,最多只有2%的货运列车能够准点,而且铁路货运量不断下降,由1970年代初的300万吨,降至1970年代初末的200万吨,至1980年代,更降至140万吨。境内有座苏丹港,是为天然良港。且苏丹东部濒临红海与亚丁湾,故海运较便利。大多皆为天候道路,仅首都喀土穆为柏油路。喀土穆国际机场为该国唯一的机场,联系邻国与欧洲国家。畜力为该国主要交通,以骆驼、马与驴子为主。1988年6月,苏丹共和国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各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发展较快。全国人口的64%为文盲,25%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2003年全国有中、小学校13559所,综合大学5所,专科院校11所,在校学生约497万人,其中大学生约24万人,教师约13万人。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恩图曼伊斯兰大学建于1912年。盛行纹面,男性在4、5岁,女性在10岁左右就要纹面,作为区别教派和部族的标志,有的在面上划出三条平行的竖道(栋古拉人),有的划出三条平行的横道,也有三竖一横的,有的部落则纹在前额上。有手抓饭吃食的习惯,妇女不戴面纱。青尼罗州 · 杰济拉州 · 卡萨拉州 · 喀土穆州 · 北达尔富尔州 · 北科尔多凡州 · 北方州 · 加达里夫州 · 红海州 · 尼罗州 · 森纳尔州 · 南达尔富尔州 · 南科尔多凡州 · 西达尔富尔州 · 白尼罗州 · 中达尔富尔州 · 东达尔富尔州 · 西科尔多凡州

相关

  • 分体词分体关系(英语:Meronymy)是一种语义关联。如果 A 是 B 的一部分,或 A 是 B 集合的成员,则称 A 是 B 的分体词,B 是 A 的整体词。例如,“手指”是“手”的分体词,“轮胎”是“汽车”
  •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人体解剖学(英语:anthropotomy或human a
  • 美洲原住民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头孢乙腈头孢乙腈(INN:Cefacetrile)是一种广谱抗菌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是第一代的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效,属于制菌剂(英语:Bacteriostatic)。药品的注册
  • 母体死亡由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联合国人口司(英语: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世界银行
  • 尸斑尸斑(Livor mortis)是指动物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停留在尸体的低处,红血球从血清中进一步分离沉积,在表皮下形成可见的紫红色淤斑现象。人类的尸斑一般在死亡后0.5-2小时开始
  •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或称退化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英语:articular cartilage)或关节下骨头损伤的关节炎,常见症状是关节疼痛或僵硬,初次发病常仅见于运动之后但发病
  • 壶菌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抽动障碍抽动障碍(英文:Tics、Tic Disorder),为一种精神疾病。其被DSM定义为一类机动的或发声的行为障碍,包括各类抽动(突然的、急促的、不规律的、刻板的、无意识的运动)。其定义与ICD-10
  • 避孕药避孕药,全称口服避孕药,通常是指一类给女性服用用于生育控制的药物。男用口服避孕药正在研究中,尚未商品化。有两种广泛使用的女用口服避孕药:另外还有事后使用的紧急避孕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