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里夫理工大学(SUT,波斯语:دانشگاه صنعتی شریف)是伊朗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在伊朗名列前茅的工程和物理科学学院,被称为“伊朗的麻省理工学院”。其主校区位于首都德黑兰,另有国际校区位于波斯湾中的基什岛。
该校于1966年由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建立,当时名为阿里梅尔理工大学(波斯语:دانشگاه صنعتی آریامهر),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期间曾短暂改名为德黑兰科技大学,后为纪念被刺杀的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领导人马吉德·谢里夫-瓦盖菲,改为谢里夫理工大学。
如今,该学校拥有15个学院,在校本科生约6000人,研究生约4700人。资金由政府和部分私人捐赠者提供。其本科入学录取相当严苛,每年由伊朗科学研究与技术部组织全国入学考试,仅录取约500000考生中的前800名。
在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谢里夫理工大学综合排名位列全伊朗第三位,其中化学工程位于世界前100位,机械工程、自动化与控制、电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位于世界前200位。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伊朗第7,亚洲第83,在全球年轻大学中位列第100。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伊朗第一,全球第432,其能源工程与化学专业位列全球前5000名。
谢里夫理工大学成立于1966年,由穆罕默德·阿里·莫杰塔赫迪博士命名为阿里梅尔理工大学,意为“雅利安之光”。当时仅有电气、冶金、机械与化学工程四个专业,通过严格的考核,遴选了54名教师和412名学生入校。 1972年,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任命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为校长,其目标是建成麻省理工学院水平,为伊朗人和波斯文化服务的高校,为国家培养和提供世界级的专家人才。1974年,谢里夫理工大学在伊斯法罕建立新校区,但不久后独立成为伊斯法罕理工大学(IUT),如今伊斯法罕科技大学的校徽还与谢里夫理工大学拥有极其相似的外观。
如今,谢里夫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拥有15个学院的精英综合性大学。在校生约9000人,其中博士生约700人,教授500余人。
主校区位于塔拉什特社区,临近阿扎迪广场与德黑兰地标阿扎迪塔,该区域也是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谢里夫大学还在波斯湾的基什岛设有国际校区。国际校区成立于2005年。如今国际校区有两个学院:工程与科学学院和管理学院,颁发工程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以及管理硕士学位。
目前,谢里夫大学有15个学院:
谢里夫理工大学积极建立各类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由大学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研究资金,但在成立的头几个月会接受社会企业的研发项目。其中多数研究人员都是谢里夫理工大学的学生,也有少量的毕业校友和其他大学的学生。
以下是谢里夫理工大学附属研究中心名单:
谢里夫理工大学培养了大批知名学者。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的已故数学教授玛丽安·米尔札哈尼,是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女数学家。另外还有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Salman A. Avestimehr、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教授 Azita Emami、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Zahra Fakhraai等。
许多谢里夫理工大学校友在工商界活跃,如帕尔斯石油公司董事阿克巴·托尔坎、霍德罗董事总经理曼诺切赫尔·曼特吉、赛帕前董事总经理艾哈迈德·加莱巴尼、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常务董事梅赫迪·米尔·莫埃齐等。
许多谢里夫理工大学校友在政界颇有成就,如前高等教育部长、前德黑兰市议会议员穆罕默德-阿里·纳杰菲,前工业和矿业部长艾沙格·贾汉基里,前伊朗海军司令阿巴斯·莫赫塔杰等。
此外,伊朗境外的某些反对派领导人也有谢里夫理工大学校友。如伊朗库尔德斯坦科马拉党前领导人莫斯塔法·索尔塔尼,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领袖玛丽亚姆·拉贾维等。
进军体育界的知名校友有伊朗国家男子足球队前队员,前主教练阿里·代伊,国际象棋手埃勒尚·莫尔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