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 (伊斯兰教)

✍ dations ◷ 2025-05-18 01:45:57 #伊斯兰教末世论,天堂

伊斯兰教的天堂(阿拉伯语:جنّة‎;罗马化:Jannah)在中文里又称为天园或乐园,在阿拉伯语原文字面上意思是“花园”。根据伊斯兰教的末世论,人在死后会在坟墓里停留至复活日。穆斯林相信死者生前的行为将决定他在坟墓里的待遇。根据穆斯林的信仰,人们今生渴望的事物在天堂里应有尽有。

《古兰经》对天堂有详尽的描述。天堂有七层,最高层的天堂即称作“天堂”(فردوس‎),是先知、殉教者与最诚实的虔敬者的归宿。与天堂相对的是地狱,中文一般称为“火狱”。

《古兰经》、《圣训》以及传统的古兰经经注学(英语:tafsir)对天堂都有详尽的描述。天堂有八个大门,每层天堂又细分成一百个等级。最高层的天堂即称作“天堂”(firdaus,有时又称为伊甸园)。这一层的天堂由穆罕默德优先进入,然后才轮到穷人与最虔敬的人。天使们会以“平安”或“祝你们平安”的问候语向进入天堂的人问好。

伊斯兰教经典这样描述永生天堂居民的生活情状:快乐-没有受伤、悲伤、恐惧或耻辱-在那里凡事有求必应。传统上认为天堂居民的年龄都是同岁的(33岁),而且不分阶级地位。他们的福利有:穿着贵重的长袍、穿戴贵重的手镯、享用精致筵席时擦上贵重的香水。居民们靠在镶著黄金或宝石的垫褥上,不老的年轻侍从端著无价的容器服待着他们。至于饮食方面则有肉类、不醉人且不令人起勃谿的香醇的美酒与纯净的饮料。他们与生前的双亲、配偶与孩子们一同欢乐(如果他们也被允许进入天堂的话)-话家常回忆著前生的往事。

天堂居民的住所宜人,有高耸的花园、林荫的山谷、有樟脑或生姜味的甘泉;有水河、乳河、蜜河与酒河;四季的美味水果一应俱全,而且不带扎人的刺。天堂的一日等于地上的一千日。天堂有金银、珍珠以及其他名贵建材打造的宫殿。传统上还认为天堂有体色“雪白眩目”的马与骆驼等生物,另外还有其他生物生活其中。天堂中有巨大的树木、麝香造成的山峦,其中有河水流过以珍珠与红宝石砌成的谷地。

天堂中的四条河流分别是锡尔河、阿姆河、幼发拉底河及尼罗河。清快泉(英语:Salsabil)(Salsabil)是仁慈河(Rahma)与富足河(Al-Kawthar)的水源。极界树是一棵巨大的枣莲(英语:Ziziphus lotus),标记着七层天(英语:seven heavens)的边界,没有任何受造物能跨过那个边界。

尽管天堂的居民拥有美好的恩赐,能够获得真主的宽恕并亲近真主才是更幸福的。根据《古兰经》的说法,真主会让祂喜悦的人们接近祂的宝座(阿尔史),到那时“有些人的脸将发出耀眼的光芒,默想着他们的主。”看见真主是超越一切恩惠的,是超越一切欢乐的。

根据《古兰经》,获得拯救与美满的来生必须先信仰独一的真主(认主独一)、末日审判、历代使者以及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除了信仰外还必须有善行。

尽管善行与信仰真主是获得救赎的必要条件,只有经过主的审判通过后方可获得拯救。

《古兰经》指出进入天堂的必要条件如下:

如同人在世时必须面对许多试炼,进入天堂也是要先通过考验的:

《古兰经》表明,谁自恃聪明拒绝使者,谁在来生必受诅咒;谁当着使者的面拒绝之,谁在今后两世都将面对惨痛的命运(参见明证之大成(英语:Itmam al-hujjah))。相反地,在使者来临前自行发现一神论真理的人则称为哈尼夫。

一些《圣训》(例如由萨赫勒·伊本·萨德〔Sahl bin Sad〕、伊本·阿巴斯〔Ibn 'Abbas〕、阿布·胡莱拉〔Abu Huraira〕等人传述的)指出,一些出生于前伊斯兰教时期(蒙昧时代)的人如果在伊斯兰教来临后归信了真主,那么他们将不受完全的清算而进入天堂。

天堂有八个大门,名称如下:

相关

  • 细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英语:Edge effects),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在两个或更多栖息地交界或边缘的变化。在生态学中,群落交错区或群落边缘带的生物种类较多,除了包含邻近群落的种类外,往往还有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或称《核不扩散条约》(英语: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
  • 常理常理(英语:Common sense 或 Essential sense),一般人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知识。
  • 番荔枝科番荔枝科(学名:Annona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木兰目下的一科。约有129属,2120种,是木兰目中最大的科。有的果实可食,有的可材用,有些为观赏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少数分
  • 孟怀萦孟怀萦(英语:Teresa H. Meng,1961年1月17日-),籍贯台湾,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IEEE Fellow,史丹佛大学电机系终身讲座教授,国立台湾大学讲座教授,创锐讯(Athero
  • 总罢工总罢工,又称大罢工,是一种罢工行动,其中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的全部劳动力大部分参与其中。 总罢工的特点是工人涉及众多工作场所,而且往往涉及整个工人群体。总罢工首先出现在1
  • 原驼原驼()是原住于南美洲的骆驼科。它们肩高1.07-1.22米,重90公斤。毛色变化很少,由浅褐色至深肉桂色,腹部渐变成白色。它们的面部呈灰色,耳朵细小而直立。它们的眼睛很大,呈褐色,体型
  • 共晶系统共晶系统或共熔系统(英语:eutectic system),冶金学名词,是指两个不同化学物质或元素,在以某一特定比例混合后,能够在比各自熔点还要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熔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mixture
  • 整数数列 N ⊆ Z ⊆ Q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