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派

✍ dations ◷ 2025-10-12 11:06:03 #佛教历史

提婆达多派,是早在释迦牟尼住世时就从佛教分裂出的一个沙门教派,起源于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所另立的僧团。特征是崇尚苦行,严格实践素食主义终身不吃肉不吃鱼,与佛教僧团的关系密切。

直到西元七世纪,这个教派仍然存在,晋朝的法显在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看到过,唐朝的玄奘和义净也见过别有三伽蓝,不食乳酪,遵提婆达多遗训也。。

法显所见,提婆达多派供养提婆达多及过去三佛,但不供养释迦牟尼佛。玄奘所见,他们不食乳酪,遵提婆达多遗训。

提婆达多提倡“五法”,主张“尽形寿乞食,尽形寿著粪扫衣,尽形寿露坐,尽形寿不食酥盐,尽形寿不食鱼及肉”,毕生严守苦行,以其头陀行“少欲知足、乐出离者”,与印度当时的苦行风气相应。

以绝对苦行为依归,重视压制物欲,追求不受五欲,厌恶五欲。认为“瞿昙沙门亦有此五法,但不尽形寿,我今尽形寿受持此法”“八圣道趋向泥洹,反更迟难。修行五法以求解脱,其道甚速。”乃以离欲为解脱之道。

提婆达多是第一个在佛教中推行素食主义的人,《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记载佛和佛弟子吃肉,提婆达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杀生并因此禁止弟子吃肉。《十诵律》记载提婆达多在破和合僧时在佛教僧团推行不吃肉,佛言:“痴人。我听啖三种净肉。”佛拒绝提婆达多禁止吃肉的戒律,之后提婆达多召开破和合僧布萨有504比丘追随提婆达多捉筹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团,过没多久舍利弗和目犍连说服其中的500比丘了解佛法离开提婆达多重回佛教僧团。

提婆达多教派与佛教僧团相同,都供奉过去佛,但是他们不供奉释迦牟尼。他们的仪轨与佛教僧团大致相同;他们有自己的三藏,但是其中许多经典与佛教僧团相同;住处也多与佛教僧团混居;但是他们的戒律不同。

关于女身是否能成佛,《佛说海龙王经‧第3卷》中佛授记提龙王女未来成佛,说性别不影响成佛。《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中佛授记提婆达多无量劫后成佛,龙王女当场变成男子身成佛。由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这一部分是后来加入的,而且提婆达多与龙王女成佛并无关联,此一说法可能是同一来源,即鄙视女性的提婆达多派影响。

相关

  • 冥卫一冥卫一(Charon /ˈʃærən/,  /ˈkɛərən/ ), 中国大陆译作卡戎,台湾译作凯伦,名称源于罗马神话中冥王普路托的役卒卡戎,向亡魂索取金钱为他们划船渡过冥河。天文学家于1978
  • 装备以下是美国空军装备列表。F-16 Fighting Falcon F-22 RaptorUH-1 Iroquois
  • 梅肯 (佐治亚州)梅肯(英语:Macon /ˈmeɪkən/),正式名称梅肯-比伯县(Macon–Bibb County),位于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东南约81英里(约130公里)处,人口约15万,是该州第五大城市、工业重镇,其传统产
  • 王金瑞王金瑞 ,马来西亚足球领队、前足球员,现为马来西亚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英语:Malaysia national under-23 football team)与马来西亚22岁以下国家足球队(英语:Malaysia national und
  • 餐前酒和餐后酒餐前酒(法语:Apéritif,英语:Aperitif 发音: /əˈpɛrᵻtiːf/)和餐后酒(英语:Digestif /diːʒɛˈstiːf/)是在正餐前后饮用的饮料,一般而言会含酒精。餐前酒,又称食前酒,通常作为餐
  • 德乌尔加奥恩拉贾德乌尔加奥恩拉贾(Deulgaon Raja),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Buldan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37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4372人,其中男性12634人,女性11738人;0—6岁人口3469人,其中男
  • 薄树人薄树人(1934年11月10日-1997年9月22日),江苏苏州人,中国天文学家。薄树人生于上海市。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同年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至1983年至1987年
  • 北京地铁SFM12型电动车组北京地铁SFM12\42型电动车组是北京地铁在8号线运营的列车车型。SFM12型由南车四方和北京地铁车辆厂制造,共40组240辆,每节车厢共4对车门,为电动内藏门,在2011年12月31日开始在北
  • 安娜·塔鲁西娜安娜·塔鲁西娜(俄语:Анна Сергеевна Тарусина,2003年1月24日-)是一位俄罗斯的女子花式滑冰运动员。
  •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宋朝的“和剂局方”。而四君子汤就是使用人参、白术、茯苓及甘草这四种中药材。一般来说,它具有滋胃健脾、补阳益气的效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