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根鲍姆常数

✍ dations ◷ 2025-11-17 16:04:39 #数学常数

费根鲍姆常数是分岔理论中重要两个的数学常数,这两个常数因数学家费根鲍姆而得名。

第一费根鲍姆常数是倍周期分叉(英语: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中相邻分叉点间隔的极限比率,用δ表示:

δ = 4.6692016091029906718532038.. {\displaystyle \delta =4.6692016091029906718532038..} 。(OEIS中的数列A006890)

第二费根鲍姆常数,又叫费根鲍姆减少系数(Feigenbaum reduction parameter),用α表示:

α = 2.502907875095892822283902873.. {\displaystyle \alpha =2.502907875095892822283902873..} 。(OEIS中的数列A006891)

1975年,费根鲍姆用HP-65计算器计算后得出,这种周期倍增分岔(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s)发生时的参数之间的差率是一个常数,他为此提供了数学证明。他进一步揭示了同样的现象、同样的常数适用于广泛的数学函数领域,这个普适的结论使数学家们能够在对表像不可捉摸的混沌系统的解密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极限率”(ratio of convergence)现在通称为费根鲍姆常数。1978年他发表了关于映射的研究的重要论文Quantitative Universality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 《一个非线性变换类型的定量普适性》,其中特别谈到了对于混沌理论有直接意义的Logistic映射。

这两个常数所属的数集至今仍不明确,可以猜测这两个都是超越数,但实际上现在连这两个数是否为无理数的证明都没有。

乌克兰数学家米哈伊尔·柳比奇(英语:Mikhail Lyubich)于90年代给出了费根鲍姆常数的普适性证明。

相关

  • 颞骨颞骨(英语:temporal bone),构成人体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颅骨两侧。上有称为内耳门的开口。颞骨的位置(显示为绿色)。动画。颞骨的形状(左)。颅骨。蝶骨
  • 沙利窦迈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酞咪脉啶酮、沙利窦迈、赛得(Thado),是研制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曾经作为抗妊娠呕吐反应药物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
  • 薛定谔埃尔温·鲁道夫·约瑟夫·亚历山大·薛定谔(德语: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奥地利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
  • 塞尔克纳姆人塞尔克南人,又名奥纳人,是分布于智利和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火地群岛的印地安人。在19世纪后期欧洲人因采金和牛羊养殖业的扩张而来到当地,成为最迟与西方人接触的印地安人。他
  • 杰西卡·坦迪杰西卡·坦迪(Jessica Tandy)(1909年6月7日- 1994年9月11日),英国女演员,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成为了奥斯卡女主角史上最年长的女性得奖者。1990年,她确诊患上卵巢癌,同时受苦于
  •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结构式H2C=C(CH3)COOH。甲基丙烯酸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热水、乙醇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易聚合。其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中等毒性,对皮肤和粘
  • 弗兰茨·约瑟夫·尼登楚弗兰茨·约瑟夫·尼登楚(德语:Franz Josef Niedenzu)(1857年11月29日-1937年9月30日)是德国植物学家。尼登楚是布劳恩斯堡的荷西安教会学校()的数学和自然历史教授,他曾经在布劳恩斯
  •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一个学院,位于主校区,创立于1928年。1928年成立物理系。可追溯至自强学堂的格致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韩说 (东汉)韩说(?-?),字叔儒,会稽郡山阴县人(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博通《五经》,善长图纬之学。韩说被举荐为孝廉。韩说与议郎蔡邕是好友。由于韩说经常陈报祸患灾难,奏赋、颂、连珠。不久升任为侍中
  • 佐仓薰佐仓薰(1990年9月29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山口县出身。remax所属。血型A型。在玩过《恐怖惊魂夜》后开始对声优产生兴趣。国中时加入广播社,高中则加入射箭社。2011年被魔法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