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根鲍姆常数

✍ dations ◷ 2025-11-18 21:46:01 #数学常数

费根鲍姆常数是分岔理论中重要两个的数学常数,这两个常数因数学家费根鲍姆而得名。

第一费根鲍姆常数是倍周期分叉(英语: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中相邻分叉点间隔的极限比率,用δ表示:

δ = 4.6692016091029906718532038.. {\displaystyle \delta =4.6692016091029906718532038..} 。(OEIS中的数列A006890)

第二费根鲍姆常数,又叫费根鲍姆减少系数(Feigenbaum reduction parameter),用α表示:

α = 2.502907875095892822283902873.. {\displaystyle \alpha =2.502907875095892822283902873..} 。(OEIS中的数列A006891)

1975年,费根鲍姆用HP-65计算器计算后得出,这种周期倍增分岔(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s)发生时的参数之间的差率是一个常数,他为此提供了数学证明。他进一步揭示了同样的现象、同样的常数适用于广泛的数学函数领域,这个普适的结论使数学家们能够在对表像不可捉摸的混沌系统的解密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极限率”(ratio of convergence)现在通称为费根鲍姆常数。1978年他发表了关于映射的研究的重要论文Quantitative Universality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 《一个非线性变换类型的定量普适性》,其中特别谈到了对于混沌理论有直接意义的Logistic映射。

这两个常数所属的数集至今仍不明确,可以猜测这两个都是超越数,但实际上现在连这两个数是否为无理数的证明都没有。

乌克兰数学家米哈伊尔·柳比奇(英语:Mikhail Lyubich)于90年代给出了费根鲍姆常数的普适性证明。

相关

  • 多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多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大数定理在数学与统计学中,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大数律,是描述相当多次数重复实验的结果的定律。根据这个定律知道,样本数量越多,则其算术平均值就有越高的概率接近期望值。大数定律很
  • 凯文·林奇凯文·林奇(英语:Kevin Andrew Lynch,1918年1月7日-1984年4月25日)是一位美国城市规划师和作家,以其在城市环境的感知形式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并且是心理地图(英语:Mental mapping)的早
  • 孟买海滨大道孟买海滨大道(马拉地语:मरीन ड्राईव,英语:Marine Drive)是孟买南区一条3千米长的林荫大道。海滨大道最精彩之处是沿路散步。许多市民在此呼吸新鲜空气,观看每天的日出
  • 东映动画东映动画株式会社(日语:東映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英语:TOEI ANIMATION CO., LTD.)成立于1948年,是隶属日本东映集团的老牌动画制作公司,亦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动画制作公司。第一
  • 天定刘守分,明朝末年清朝初年抗清领袖。刘守分在河北巨鹿聚众反清,自称总兵,改元天定。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被清军镇守真顺广大署总兵王景启和道员丘茂华镇压。刘守分的年号天定(1644
  • 双输双输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指参与博弈的各方无论怎样都必然有所损失而且都不会得益。双输的情况多数都是不能避免或不可预防的。强制被动及囚徒困境都可能引起双输。
  • 染色体互换染色体互换(英语:Chromosomal crossover)也称互换,又译染色体交换。是指两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一前期进行配对时,部分的DNA发生交换。互换通常是某一染色体的一部分断裂,并接到另
  • 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一家出版社,位于上海市绍兴路74号。1954年4月,在广益书局、北新书局等建立的四联出版社的基础上筹建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8月,上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