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礼

✍ dations ◷ 2025-07-11 15:45:43 #割礼
割礼(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种宗教仪式,通常是指对男孩施行的割礼,方法是把阴茎上的包皮割去。早期的山洞壁画和古埃及坟穴已有关于割礼的描述,中东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礼。犹太教则视割礼为上帝吩咐的命令、是必须遵行的宗教行为,男孩在出生后第八天要进行割礼,至今大部分的犹太人都遵从这规则。在其他地方,一般是建议在出生7天后,有的禁止超过10岁才施行,有的则允许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没有规定男孩要进行割礼,但是中东不少的伊斯兰国家都有此习俗,乃因纪录穆罕默德言行的《赫谛斯经典》中曾提及之故。男性割礼由于犹太教传统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仍普遍存在。至于替女性进行割礼,则以非洲居多。当地人对于割礼非常重视,他们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较重要和值得庆祝的事情。女性割礼由于其造成的危险,受到联合国及国际人权组织的强烈反对。有些地区的习俗是男童出生不久就割除包皮,有时是在青春期行割礼,以象征其成年。穆斯林、犹太人、美国人是几个割除包皮比率较高的族群。韩国自韩战以后,受到美军的影响,割包皮的情况也相常普遍。包皮环切术可能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外科手术。在世界各地,大约有5分1的男性做包皮环切手术。医学上的包皮环切术主要用于男性生殖器畸形的纠正,如包皮过长、包皮箝顿、包茎,属于整形手术。包皮箝顿、包茎会影响正常的勃起,引起性交疼痛和射精困难。对于婴儿来说,这一类的手术是值得商榷的,由于发育过程中,包皮会生长后退,成年后许多人并不会呈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因而对于婴儿期的这一类人称之为假性包茎。但对于包皮箝顿、真性包茎,及时的手术有利于生殖器的正常发育。包皮过长,主要影响到公共卫生,许多卫生条件和卫生意识落后的地区,人们对于个人卫生比较忽视,特别是男性,几乎很少清洗包皮垢。长期积累的包皮垢的刺激和污染,为尿路感染和尿道疾病留下了隐患,这一点上并没有性别差异。有研究显示,包皮垢对于女性的子宫颈癌患病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医学表明了一些包皮手术的好处,如减少藏污细菌和病毒,减少艾滋病和性病。包皮环切术可视为一种生殖器官的损毁行为,借着改变生殖器的外观以期符合特定的审美观。在一个众人均认为婴儿或儿童割包皮天经地义的社会中,未经切除包皮的生殖器可能被视作具有某些性功能、外观或其他方面的缺陷。反之,若社会的主流观念不认为包皮环切术是一种必须,则这种手术就被视为一种损毁。某些地区的文化会对阴茎做各种加工,如阴茎纵剖术、阴茎下剖术,而包皮环切术也列为这种加工术之一。现今世界各国,仅美国、菲律宾和韩国等地的大多数年轻男性割除包皮,且不是为了宗教上的因素。在韩国,常规性的割包皮手术主要是在韩战后,受到美军和美国文化影响所致。而在菲律宾,割包皮的起源已不可考。然而,在Antonio de Morga于1907年著作的《菲律宾诸岛史》("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中,把割包皮的风俗归因于伊斯兰教。希罗多德记载道“埃及人是世界上仅有的割除包皮的民族——至少他们是,当然还要加上那些效仿他们的民族。……他们行割礼是为了洁净,认为洁净比体面更为重要。”在埃及科普特教会与埃塞俄比亚正教的教区,包皮环切术也是一项传统。一般都在出生第八天施行。伊斯兰的教规强调自然洁净。虽然《古兰经》里没有提到割礼,却出现在一些圣训(先知穆罕默德的训示)之中。教法学的学者们对于伊斯兰教法中有关割礼的见解不一,要看依循哪一部圣训,以及如何解读其经文。阿布·哈尼法、马利克·阿本·阿纳斯和许多学者认为割礼是一项圣行(建议采取的行动),但其他学者如穆罕默德·本·伊德里斯·沙斐仪则认为是必须的。 有关穆斯林施行割礼的时间,有的和犹太教一样在出生第八天,有的则晚些。在巴尔干半岛、埃及农村、中亚细亚大多在男孩6岁到11岁之间,在一个公开、欢乐的场合举行割礼,并佐以甜点和盛宴。相反地,伊朗的穆斯林往往刚出生就在医院割包皮,省得麻烦。住在都市的埃及人比较类似在美国等工业化的国家,大多在医院割包皮。Kamyar等学者将割礼称为“义务性的传统”,但割除包皮的人并不一定要成为穆斯林。至于女性割礼,是存在非洲和部分中东地区的古老习俗, 这种习俗早在伊斯兰之前就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穆斯林学者认为女性割礼是伊斯兰禁止的非法习俗﹐应当采用明确的法律措施严加制止 。割礼为犹太人盛行的传统宗教仪式,希伯来文称此仪式为“盟约”(brit)或“割礼的盟约”(brit milah)。穆汉(mohel)为割礼执行人。男婴如没有生病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等延期理由,穆汉就会为出生后第八天的男婴举行割礼。割礼进行期间,穆汉会致祝词并宣告男婴已实践律法,接着男婴的父母会致祝词以表明自己的儿子已被纳入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正式给男婴起名。根据《圣经·创世记》17章9-14节的记载,上帝吩咐亚伯兰为自己、男性子孙和仆人都要行割礼为永久之契约。按中世纪犹太教口传律法哈拉卡,没有跟从割礼者会被视为有意犯(karet),会招致在上帝剪除的惩罚。对犹太人来说,为出生后第八天的男婴举行割礼是著神圣的特殊意义。割礼在许多非洲和澳洲原住民部落的传统中,被视为成年礼的一部分。有一些非洲西部的民族如多贡族、多瓦悠族(在喀麦隆北部)相信万物皆有灵,并且认为割包皮有如自男性身上去除“女性”的面向,使男孩变成真正的男子汉。尼罗河流域的民族,如南迪人(居住在肯亚高原西部)是经过一群年龄相近的男孩一起观察,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的割礼则是通过考验的仪式,同一批接受割礼的男孩们则被视为同一辈分。原住民的割礼象征一个人生的里程碑,有些部族还将尿道下壁也切开,此一历程所伴随的痛苦众人皆知。在非洲某些部落,女孩子到了七岁便要施行割礼,把阴蒂除去。此类割礼常在自家由年长女性执行,过程中不仅未有任何麻醉措施,且所使用的器具可能是铁片、菜刀等,遑论清洁消毒作业,因此很多女孩在行割礼途中便因失血过多或事后遭感染致死。有些部落给女孩行割礼,是要让男性在性爱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但因为伤口很可能一世都不会康复,进行性行为对行过割礼的女孩来说是痛不欲生的。对女性的割礼多与宗教信仰及父权对于女性的身体控制有关,许多有施行女性割礼仪式的族群相信,割去女性的阴蒂、小阴唇甚至整个性器官,将使女性因为无法感受到性快感而会守贞。此外,许多地方施行的割礼会将女性的伤口缝起,仅留下极小的洞口以排出尿液或经血,因其深信洞口愈小的女性将来在婚姻市场中价值愈高;反之,未施行割礼的女性常被另眼看待。此间信念往往透露出家父长对女性贞操与身体的宰制。直至今日,即使埃及、肯亚等国家已立法禁止对女童进行割礼,此一陋习仍难以撼动。埃及预计有超过90%的女性曾实行割礼,是全世界比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早在2008年实行女性割礼就已经被判定违法,伊斯兰教逊尼派高层也宣告这个陋习“既危险又没有宗教意义”。联合国表示这项习俗的受害女性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在非洲与中东的许多国家,仍然相当常见。当地居民表示曾经听说未进行割礼的女性会变得性欲旺盛,没办法控制欲望;这是普遍实施割礼的正当意义之一,更广泛的说法是能够“净化”女性。而人权倡导者严正谴责这样的想法,无论对女孩的身体或是心灵,都将留下极大的伤疤。(一)性原因:为了控制、减少女性性行为,保持其纯洁或是对丈夫的忠贞。(二)社会原因:认为割礼是一种成为女人的象征,得以进入社会、保持社会凝聚力。(三)卫生与审美原因:认为女性生殖器是肮脏的。(四)健康原因:认为这样的做法能提高生育率及孩子的生存率。(五)宗教原因:错误的迷信,认为宗教要求女性实行割礼。可能造成的结果:割礼事实上是对女性的严重侵犯,且通常是带有歧视性的做法,违反他们能获得健康、远离暴力、伤害、残酷且非人道的性别对待。这样的做法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由于环境关系,在手术过程中经常没有干净的器具、正确的医疗知识,可能因大量出血致死,未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疼痛可能导致休克,即使手术完成后,伤口还可能引发感染或败血症,诸多的负面影响难以计算,但对女性造成的巨大伤害是无法挽救的。基督教在新约中免除了信徒割礼的义务,并不要求犹太人之外的外邦人信徒实行割礼。但仍有很多人坚持割礼,视割礼为与上帝契约的证明。同时,认为割礼在医学上有种种好处的说法也在北美国家的民众广为传播。基督徒不用受割礼,主要来自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及《加拉太书》的主张。保罗有限度的承认割礼对犹太人是有益的,他也曾经宣传过要受割礼,但他更重视内心的信仰。随着他对于外邦人的传教工作展开,他的态度逐渐转向反对受割礼以及遵守摩西律法。保罗及巴拿巴,与雅各及彼得在耶路撒冷会谈之后,雅各及彼得同意让保罗向外邦人传教。但在来自雅各教会的宣教师到达安提安教会后,他们宣扬要受割礼,遵守犹太律法,引起保罗的反弹。这些宣教师也到达加拉太教会,宣扬同样的主张,保罗致信加拉太教会,希望他们不要受到影响,反对割礼及遵守摩西律法 。正统派(哈达尔派 · 哈雷迪 · 哈西迪 · 现代正统派) · 慕沙运动 · 保守派(保守正统派) · 改革派 · 重建派 · 重生派 · 拉比派 · 卡拉派 · 撒马利亚派 · 人文派 · 宗派分立 · 各宗派关系 · 无神论基本信仰 · 选民观念 · 末世论 · 伦理 · 哈拉卡 · 大屠杀理论 · 卡巴拉 · 洁食 · 弥赛亚 · 神的称法 · 挪亚七律 · 慈善观 · 着装条例塔纳赫(妥拉/摩西五经 · 先知书 · 智慧书) · 塔木德(米书拿 · 革马拉 · 米德拉什) · 陀瑟他 · 拉比文学 · 密西拿托拉 · 阿巴图里姆 · 犹太法典 · 密西拿贝鲁拉 · 佐哈尔 · 哈加达 · 诗歌 · 祈祷书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 撒拉 · 利百加 · 拉结 · 利亚 · 摩西 · 底波拉 · 路得 · 大卫王 · 所罗门 · 以利亚老希列 · 煞买 · 犹大·哈-纳西 · 萨蒂亚·高安 · 杰顺·本犹大 · 以撒·奥法西 · 拉什 · 犹大·哈列维 ·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 · 中世纪犹太教士 · 迈蒙尼德 · 纳曼尼德 · 阿舍·本·杰希勒 · 盖森尼德 · 约瑟夫·埃尔伯 · 以撒·亚伯拉班内尔 · 以撒•卢里亚 · 巴尔·闪·托夫 · 维尔纳·高安 · 摩西·门德尔松 · 利奥波德·聪茨 · 桑松·拉斐尔·赫希 · 亚伯拉罕·盖革 · 所罗门·谢克特谁是犹太人? · 祈祷最低人数 · 犹太成人礼 · 丧礼 · 割礼 · 犹太人词源 · 婚姻 · 婚礼 · 犹太洁净观念 · 长子赎银 · 犹太人饮食 · 犹太世俗文化 · 希罗尼 · 犹太媒妁 · 犹太女婴命名仪式 · 皈依犹太教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 采法特 · 希伯仑 · 提比里亚) · 宗教法庭 · 会堂管理人 · 领唱 · 祭司 · 传教士 · 犹太洁食监督人 · 犹太洁净礼 · 穆汉 · 拉比 · 列比 · 神学院 · 犹太会堂 · 圣殿 · 棚屋 · 西墙阿类奴 · 犹太教祷文 · 四样植物 · 加特尔 · 哈雷尔 · 安息日结束礼 · 卡迪什 · 基特尔 · 赎罪日祈祷 · 玛托福 · 犹太教灯台(再献圣殿节灯台) · 门柱圣卷 · 祈祷礼 · 经卷 · 祈祷文 · 听!以色列 · 羊角号 · 披巾 · 经文匣 · 流苏 · 读经之手 · 基巴犹太教对宗教多元化的观点 · 亚伯拉罕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 基督教犹太和解 · 犹太基督教徒 · 摩尔门教 · 弥赛亚犹太教(英语:Messianic Judaism)) · 伊斯兰教 · 犹太佛教徒 · 新异教主义 · 非洲裔希伯来以色列人 · 卡巴拉中心 · 其他

相关

  • 生态系统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态系统(英语:Ecosystem)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例如
  • 抗原呈递交叉呈递是特定抗原呈现细胞吞噬并利用MHC I呈现外来抗原给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交叉致敏,是交叉呈递后的结果,其描述的是透过交成呈递而使初始T细胞(英语:Naive T cell)变成活
  • 罗萨林·耶洛罗莎琳·萨斯曼·耶洛(英语:Rosalyn Sussman Yalow,1921年7月19日-2011年5月30日),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因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而与罗歇·吉耶曼和安德鲁·沙利共同获得197
  •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重积状态(拉丁语:Status epilepticus (SE))的定义是一次癫痫发作超过五分钟、或是五分钟内癫痫发作超过一次且每次发作之间没有回复到正常状态。这种癫痫发作的状态可能是
  • 食道癌食管癌指的是发生在食道的癌症。常见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与体重减轻,其他症状还有吞咽疼痛、沙哑(英语:Hoarseness)、锁骨周边淋巴结肿大、干咳、以及咳血或吐血。有两大类食管癌
  • 共价化合物共价键(英语: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砷化镓为例外),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
  • 氢气氢气是氢元素标准状况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又称分子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于热气球中,但后来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氢气被逐渐替换为危险性较小的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硝基硝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硝基官能团(-NO2)的有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通常易爆,尤其是当分子内含有超过一个硝基且不纯时。芳香硝基化合物通常通过硝化反应合成,即混合硝酸
  • 商品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英语: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时提供效用,例如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