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

✍ dations ◷ 2025-06-29 07:04:42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双江自治县,在普洱、临沧地区及西双版纳等地也有分布,人口约为45.3万(2000年)。拉祜族在缅甸掸邦有约25万人,并有其政党组织。泰国有8万6千人,老挝亦有1万6千人。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拉祜族(越南语:Người La Hủ)实际是苦聪人,人口6874(1999年普查)。佤族对拉祜族的称呼为“Mian”。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2个方言。有拉祜纳(黑拉祜,泰国、老挝称目舍(Muser/Musur))、拉祜西(黄拉祜,老挝、缅甸掸邦称圭族)、拉祜普(白拉祜)、拉祜尼(红拉祜)等支系。以拉祜纳人数最多。拉祜西在缅甸和老挝被认定成独立的民族。所以缅甸135个民族里同时有拉祜族(缅甸语:လားဟူ,缅甸语委转写:la: hu)和圭族(缅甸语:ကွီ,缅甸语委转写:kwi),都分在掸族群下。苦聪人在中国和越南被认定成拉祜族。拉祜族以拉祜族寨的形式聚居。寨内大多建有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等。有的还在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建有葫芦广场,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延于葫芦中,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女服饰的主色调都是黑色。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剁橄榄”是拉祜族的一道名菜,是居住在西双版纳的拉祜族群众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风味菜肴。

相关

  • 口服糖耐量试验糖耐力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测试血糖在人体内代谢水平的医学实验。具体步骤是,要求被测试对象在空腹情况下喝下75克无水葡萄糖或82.5克含一分子水的
  • 克吕尼修道院克吕尼修道院(法语:abbaye de Cluny),公元910年由阿基坦公爵虔诚者威廉在法国勃艮第索恩-卢瓦尔省克吕尼(英语:cluny)建立的天主教修道院。克吕尼修道院发起了天主教改革运动克吕尼
  • 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和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大约1500万死亡,2000万受伤。整个死亡人数包括10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同盟国大约有600万士兵死亡,协约国大约有400万士兵
  • 阿缑厅阿缑厅为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之一,设立于1901年至1920年间。其设立当初称为阿猴厅,于1903年改为“阿缑厅”。阿猴厅位于台湾南部,范围东至潮州断层,西至高屏溪邻凤山厅,北至荖浓
  • 约法《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5月1日由大总统袁世凯颁布的宪法,取代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当时又称作《民国三年约法》,简称《民三约法》。中国国民
  • span class=nowrapCuSeOsub4/sub/span硒酸铜的五水物是一种浅蓝色晶体,易溶于水。硒酸铜可由氧化铜溶于硒酸得到:硒酸铜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
  • 太平天国之乱清朝胜利后期:  法兰西第二帝国 英国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江宁之战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
  • 伞形科伞形科(学名:Apiaceae)是伞形目下的一科,是一类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花小型,具有五片花瓣。这些排列成伞状的花序,称为伞形花序。此科下包含有孜然、香芹、香菜、胡萝卜、莳萝、葛
  • 王世杰王世杰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