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沙特战争

✍ dations ◷ 2025-08-13 20:06:59 #奥斯曼帝国战争,埃及战争,沙特阿拉伯战争,19世纪战争

Ottoman flag.svg 奥斯曼帝国

Flag of the Third Saudi State-01.svg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英语:Saud Ibn Abdul Aziz Ibn Mohammed Ibn Saud)†

Ottoman flag.svg 马哈茂德二世
Flag of the Ottoman Empire (also used in Egypt).svg 穆罕默德·阿里

奥斯曼-沙特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عثمانية السعودية‎,英语:Ottoman–Saudi War),又称为奥斯曼-瓦哈比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عثمانية الوهابية‎,英语:Ottoman–Wahhabi War),是1811年至1818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埃及省和第一沙特王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埃及帕夏(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在多场战役中获胜,并消灭第一沙特王国。

瓦哈比派是一个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比创立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教派,曾经与穆罕默德·本·沙特合作展开一场以传播瓦哈比派学说为手段,以改革伊斯兰教为目的的运动,并建立德拉伊耶酋长国(第一沙特王国)。在穆罕默德·本·沙特和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英语:Abdul-Aziz bin Muhammad)的领导下,第一沙特王国不到60年就成功把势力范围从本身的权力基地逐步扩大到几乎整个阿拉伯半岛。

瓦哈比派在1802年进攻(英语:Wahhabi sack of Karbala)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在当地杀害5000人,并在伊玛目侯赛因圣陵掠夺了很多财产;他们又在1805年占领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此外,瓦哈比派还袭击奥斯曼帝国的商队,令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状况受到影响:66。第一沙特王国谴责奥斯曼帝国苏丹,并质疑苏丹身为哈里发和汉志圣地监护人的正当性。当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斯塔法四世一方面对第一沙特王国感到苦恼,另一方面又不信任雄心勃勃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于是便唆使穆罕默德·阿里攻打第一沙特王国,因为无论哪一方落败,得益的都是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阿里早在1807年12月便已经接到穆斯塔法四世要求击溃第一沙特王国的命令,却因为埃及的政争而无法专心处理战务。由他率领的埃及军队要到1811年才重新夺回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控制权。

不过战争并没有因为埃及军队重夺圣城而结束,而是持续到1818年9月第一沙特王国投降为止。穆罕默德·阿里的儿子易卜拉欣帕夏在1817年从父亲手上接过了指挥大权,他在和不稳定的阿拉伯部落交往的时候善用外交手腕,向他们赠送奢侈的礼物,并由此获得他们的支持,在此期间他也深入阿拉伯半岛中部,重夺欧奈宰和布赖代这些内陆城镇。之后大部分主要的阿拉伯部落都已经表示支持易卜拉欣,而易卜拉欣也开始向第一沙特王国的首都德拉伊耶进军。虽然瓦哈比派的攻击为他们的行军带来困扰,不过他们仍然在1818年4月抵达德拉伊耶。由于埃及军队训练不足的关系,所以战事一直到当年9月才因为瓦哈比派投降而结束。埃及军队更在翌年6月摧毁此前已由其所围困的德拉伊耶,并在当地各主要城镇驻军。第一沙特王国的君主阿卜杜拉·本·沙特后来遣送君士坦丁堡处决。

第一沙特王国的政治领袖在投降之后大都获得赦免,不过宗教领袖却遭受到极为残酷的对待——大部分瓦哈比派教士都拒绝在信仰上让步,而且奥斯曼帝国认为他们会带来威胁,所以奥斯曼帝国便处决了这些教士。这是奥斯曼帝国打压瓦哈比派的政策之一。

相关

  • 空窗期空窗期(英语:window period)在医学检验的领域中,指的是:“从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 那一刻开始直到医学检验可有效侦测到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那一刻为止”中间的时期。例如:一个生物体
  • 提比里亚提比里亚或太巴列(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基因敲落基因敲落(英语:gene knockdown)是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经知道、但是功能未知道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到特定的基因功能下降,从而使到部分功能丧失或者减低,并且
  • Gsub2/sub期G2期是间期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细胞在S期完成了DNA复制后进入G2期,G2期结束后,前期随即开始,染色质凝聚为染色体,核膜也开始解体。G2期中细胞快速生长并大量合成有丝分裂
  • 斑背噪鹛斑背噪鹛(学名:Garrulax lunulatus),是画眉科噪鹛属的一种,为中国大陆的特有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斑背噪鹛的栖息地包括温带森林和温带疏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
  • 五氯化铌五氯化铌(化学式:NbCl5)是制备其他铌化合物的常用原料。室温下它为白色结晶,加热到183°C时转变为黄色,熔融时变为橙红色。易水解为NbOCl3,在潮湿空气中冒烟。五氯化铌由金属铌与
  • 富成功富成功(法语:Joseph-Sylvain-Marius Fabrègues, C.M.,1872年11月26日-1928年11月24日),法国遣使会士,天主教直隶中境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1872年11月26日,富成功出生于法国Montpell
  • 克萨塔 (阿拉巴马州)克萨塔(英文:Coosada),是美国阿拉巴马州下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7.08平方英里(约合 18.33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224人,人口密度为172.95/平方英里(约合66.
  • 凯伊纳乡坐标:58°49′32″N 22°47′22″E / 58.82556°N 22.78944°E / 58.82556; 22.78944凯伊纳乡(爱沙尼亚语:Käina vald),是爱沙尼亚的一个乡,位于该国西北部,由希尤县负责管辖,首府
  • 苏布图苏布图(?-1648年),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贤悫贝子尚建长子。苏布图最初被封为辅国公。顺治二年(1645年),跟从勒克德浑驻守江宁,其后移师征讨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