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带杯伞

✍ dations ◷ 2025-10-21 10:31:54 #环带杯伞
环带杯伞(学名:Clitocybe rivulosa),俗称假香蕈(false champignon)、傻瓜的漏斗(fool's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是一种有毒的杯伞属真菌品种。与部分同类真菌相近,环带杯伞是一种细小的白色漏斗状真菌,并且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草坪、草地和其他长满草的地区。环带杯伞含有极具毒性的毒蕈碱,且吃掉这种菌后中毒的症状为大量出汗,所以得到“出汗蘑菇”的别号。环带杯伞是一种体形细小的白色或浅黄色的蘑菇。其菌盖直径为3–4厘米,呈漏斗状。这种菌拥有大量菌褶,其菌褶呈白色,并且点缀著粉红色斑点。其菌柄呈纤维状,长4厘米,并且没有任何菌环。其孢子印为白色。这种菌并没有独特的味道或气味。环带杯伞与不少有毒的真菌物种相近,其中包括白霜杯伞。这类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硬柄小皮伞和]斜盖菇等食用菌。起初,于1801年,环带杯伞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环带姬松茸”(Agaricus rivulosus)。但是,于1871年,德国博物学家保罗·库默尔(英语:Paul Kummer)将之重新归类为杯伞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随着年龄的增加,环带杯伞的菌盖表面会出现环状裂缝,因此它获命名为“环带”(rivulosus)。与环带杯伞极相似的白霜杯伞有时候会被视为环带杯伞的复合种。环带杯伞主要于夏季和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草地上出现,并不时会在仙环中出现在。依偎在草丛中生长的环带杯伞通常会变得更大。不幸的是,这种菌经常在草地出现,致使看到它们的儿童或幼儿可能会误吃它们。环带杯伞的主要毒性来自毒蕈碱。人类吸收毒蕈碱后中毒的病症为大量流涎、大量流汗、以及大量流泪。这些病症都会在人们吃下环带杯伞后15-30分钟内出现。若大量进食,中毒者则会出现腹痛、严重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的病症。中毒症状一般会在两小时内消退。环带杯伞导致的死亡个案极少,但严重能导致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毒蕈碱的解毒剂为阿托品。

相关

  • 惊恐发作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的意义为患者在强烈恐惧下,表现出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常见换气过度或气喘)当恐慌发作,患者会感受到强烈不适,因此常求助于急诊室。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出现极
  • 失乐失乐(英语:Anhedonia)是指对原本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爱好、社交、交媾等)失去兴趣的现象。虽然早期对于失乐的定义强调“快感”,近年来人们更多地强调需要考虑这些快感行为的其他
  • 物理性压迫在医学中,占位效应(Mass effect)指的是(病变组织)挤压或侵蚀周围组织的继发病理性效应。在肿瘤学中,通常指的就是肿瘤。例如,甲状腺癌可能由于头部和颈部某些结构的挤压而引起症状;
  • 新字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全球帝国全球帝国(英文:Global empire)或世界帝国(德文:Weltreich,荷兰文:Wereldrijk) 是帝国的一种形式,即全球性或世界性的帝国,属于超级帝国范畴,通常表现为幅员辽阔、在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阿拉伯语:السلطة الوطن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成立于1996年1月20日。根据巴以关于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的安排,巴勒斯坦举
  • 地方性呆小症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殉职殉职是为工作而付出生命,它使人们对该种原因去世的人存有尊敬之意。在具有明显职务阶级区分的职业,如军人、警务人员、消防人员列表等等,被认定为殉职者会被追晋阶级、举行隆重
  • 五五宪草五五宪草是在正式的《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前所拟定的宪法草案之一,草案由国民党组织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制定,基本上反映了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是五权宪法的正式草稿。此草案在随
  •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乃指光射到一个界面时,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相同角度。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而反射时会出现以下情况: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由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