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带杯伞

✍ dations ◷ 2025-01-25 08:46:56 #环带杯伞
环带杯伞(学名:Clitocybe rivulosa),俗称假香蕈(false champignon)、傻瓜的漏斗(fool's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是一种有毒的杯伞属真菌品种。与部分同类真菌相近,环带杯伞是一种细小的白色漏斗状真菌,并且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草坪、草地和其他长满草的地区。环带杯伞含有极具毒性的毒蕈碱,且吃掉这种菌后中毒的症状为大量出汗,所以得到“出汗蘑菇”的别号。环带杯伞是一种体形细小的白色或浅黄色的蘑菇。其菌盖直径为3–4厘米,呈漏斗状。这种菌拥有大量菌褶,其菌褶呈白色,并且点缀著粉红色斑点。其菌柄呈纤维状,长4厘米,并且没有任何菌环。其孢子印为白色。这种菌并没有独特的味道或气味。环带杯伞与不少有毒的真菌物种相近,其中包括白霜杯伞。这类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硬柄小皮伞和]斜盖菇等食用菌。起初,于1801年,环带杯伞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环带姬松茸”(Agaricus rivulosus)。但是,于1871年,德国博物学家保罗·库默尔(英语:Paul Kummer)将之重新归类为杯伞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随着年龄的增加,环带杯伞的菌盖表面会出现环状裂缝,因此它获命名为“环带”(rivulosus)。与环带杯伞极相似的白霜杯伞有时候会被视为环带杯伞的复合种。环带杯伞主要于夏季和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草地上出现,并不时会在仙环中出现在。依偎在草丛中生长的环带杯伞通常会变得更大。不幸的是,这种菌经常在草地出现,致使看到它们的儿童或幼儿可能会误吃它们。环带杯伞的主要毒性来自毒蕈碱。人类吸收毒蕈碱后中毒的病症为大量流涎、大量流汗、以及大量流泪。这些病症都会在人们吃下环带杯伞后15-30分钟内出现。若大量进食,中毒者则会出现腹痛、严重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的病症。中毒症状一般会在两小时内消退。环带杯伞导致的死亡个案极少,但严重能导致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毒蕈碱的解毒剂为阿托品。

相关

  • 埃克塞特坐标:50°43′18″N 3°31′59″W / 50.72154°N 3.53311°W / 50.72154; -3.53311埃克塞特或爱思德(英语:Exeter,读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
  • 联邦选举委员会联邦选举委员会(英语: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FEC)是一个旨在监管美国联邦选举时各竞选资金使用的独立机构。1974年修改联邦选举法后该委员会成立。联邦选举委员会由六位委
  • 明尼苏达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英语: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区(即明尼阿波利斯及圣保罗)的一所公立大学,为明尼苏达大学系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
  • 石野良纯石野良纯(日语:石野 良純/いしの よしずみ Ishino Yoshizumi ?,),日本分子化学家,药学博士,专长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 、极限环境微生物学。现任九州大学大学
  • 淡香水淡香水(Eau de toilette)是一类气味较为轻微的香水。也常被称作“芳香水”并含有一定量的酒精。通常会直接在沐浴后涂抹于皮肤上。淡香水命名时常会加上其中的主要成分,例如天
  • 在台协会高雄分处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英语: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Kaohsiung Branch Office,简称 AIT/K)是美国国务院根据《台湾关系法》所设置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美国在台协会外驻高
  • 二聚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简称DCPD),又称二聚环戊二烯,是环戊二烯经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而生成的二聚体,有内型与外型两种异构体。无色晶体,有类似樟脑气味。溶于醇、醚和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因分子
  • dmsup3/sup立方分米,容量计量单位,符号为dm³。1立方分米的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分米的立方体的体积,与1升的容积相同。1 立方分米 = 1 升立方尧米、立方佑米(Ym3) 立方泽米、
  • 周密周密(1232年-1298年),宋末元初人,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著有《齐东野语》等书。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后来曾祖周秘南渡吴兴。早年以门荫监建康府都钱库。景
  • “第二期”寒武纪第二期(Cambrian "Stage 2")是寒武纪纽芬兰世(英语:Terreneuvian)的第二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29–521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