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节律

✍ dations ◷ 2025-04-04 11:45:08 #生理节律
生理节律是一种描述人类的身体、情感及智力的假想周期的理论。该概念与生物节律无关。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这个词都是会被小心避免的,因为它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伪科学或是前科学。该理论认为,人体受生理节律曲线影响,因此可以对这些曲线进行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来安排任务和计划。这些固定的周期性节律被认为可以控制或引起各种生理进程。有三种经典的周期节律被认为可以控制人类行为并可以表现出自然生理改变的先天周期,它们分别是:经典三节律属于固有的超昼夜节律(Endogenous Infradian Rhythm),其理论基于生理周期和情感周期。通常它们被表示为对称性的曲线图,而最常用的形式是正弦波曲线。每个周期按正弦曲线在正位置(0%..100%)和负位置(0%..-100%)之间振荡。在大多数理论中,该曲线始于基线位置(0%),表示个体出生时的状态。每当该曲线越过基线位置时,当日即被称为临界日,即认为在该日进行的工作状况会比非临界日的情况不稳定得多。通常,构造这样的曲线是为了进行临界日的计算,以便进行或是避免某些活动。其正弦曲线的计算方法为:经典三节律理论仅适用于人类。按照经典理论,每个人的各个周期值都可以在任意时间计算得出,现在也有很多网站提供这样的服务。该理论发端于19世纪初1897年-1902年之间,主要基于观察研究。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Hermann Swoboda在研究发烧病人的周期性病情改变时,猜测心情和健康可能存在节律性的改变。他收集了关于病痛反应、发烧、哮喘、心脏病等发作的数据,认为存在一个23天的身体周期以及一个28天的情感周期。Wilhelm Fliess,柏林的鼻喉专家,也独立研究了他的病人的发烧、疾病、死亡的发作情况,同样得出了存在23天周期及28天周期的结论。他的理论对于后来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形成及发展精神分析学理论有重要影响。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工程学教授Alfred Teltscher,观察了他的学生的“吉日”和“凶日”,发现其中存在一个33天的周期。Teltscher发现大脑的理解能力、精神活动、警觉性都遵循着这个33天的周期。192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专家Rexford Hersey博士也声称参与了发现经典理论的研究。这三种节律构成了经典的生理节律理论。然而,针对该理论在德国、日本、美国所开展的研究却得不到一致的结果。经典理论在现代存在多种派生理论。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生理节律是一门跨学科的新科学,虽然有很多“未能解释的疑点”。但反对者认为这是一本地道的命理学,再加上一些基本数学建立起来的伪科学。生理节律的可信性受到数学家,生物学家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即使假定存在这样的生理节律,也不清楚为何要开始于人们出生的时刻。生理节律和生物钟学有相似的命题,比如近昼夜节律和其他节律的研究。通过一些医学研究,医学工作者发现人的寿命健康的确有其周期节律现象,但只有少部分医生相信这是所谓的“生理节律”。生物钟学的研究表明了诸如近昼夜节律的存在。这些发现说明的是人会受到生理,情感和智力的节律影响(但并不能说明生理节律的正确)。在这一门前科学的“研究中”,视生理节律在有些人身上起主要作用。批评者列举下面的理由:除了对三种节律的疑问外,人们对这些节律是否有时间相关性都提出了疑问。女性的月经若没有荷尔蒙的调节会出现不稳定,这不可能提前几个月去预测。由于生理周期的概念与生物钟学被揉集,导致后者也被一些人怀疑。前面提到,生理节律学不是伪科学,就是前科学。目前生理节律学没有得到实验的证明,它的理论没有精确的科学表述。 生理节律学在某些方面与天气预报相似(气象学)。生物钟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生物体内生理过程的节律性。与生理节律不一样,生物钟学有其实验基础(请参看生物钟学《实验》一节),有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特别是“时钟基因”(BMal, Clock, MPer1, Mper2, Mper3, Cry1, Cry2)的发现。生物钟学毫无疑问是一门科学。在铁路和航空等工作中会遇到生理节律的应用例子。一位飞行员说到自己对生理节律的态度。他知道,在自己的判断力的大凶日,他会犯大错,但他认为,只要知道了这一点,并且倍加留神,灾难可以被避免。一位前联合航空飞行员,Biorhythms for Windows程序的使用者承认,联合航空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还在奉行生理节律理论。而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仍在使用生理节律。

相关

  • 退伍军人杆菌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英语:Financial economics)(有人误译为财务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跨越时间与空间,配置经济资源。它主要集中在研究货币资产的交易活动,
  • 530–579Template:Developmental tooth disease Template:Acquired tooth disease Template:Dentofacial anomalies and jaw disease Template:Oral pathology
  • 闽南借音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侵蚀控制侵蚀控制是防止或控制农业、土地开发、沿海地区、河岸的建设。有效侵蚀控制处理地表径流,是防止水污染、土壤流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和人类财产损失的重要技术。侵蚀控制用
  • 水杉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又名曙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已
  • 尿道下裂尿道下裂是一种发生在男性生殖器的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患者的尿道会在会阴附近裂出皮肤,使尿不能顺着尿道从尿道口排走。有研究显示,自20世纪后期开始,尿道下裂的发病率在
  • 北德意志邦联北德意志邦联(Norddeutscher Bund),又称北日耳曼邦联(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北德意志联盟、北日耳曼联盟,名义虽称邦联,实际上是联邦制组织,于日耳曼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
  • 维吾尔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开始于19世纪后半。根据官方在2009年数据,维吾尔人占人口0.9%约48,543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可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后半的同治陕甘回
  • 南极幅合带南极幅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是环绕南极一周的曲线,是寒冷的南极海和北侧较为温暖的亚南极海海水汇集的水团(oceanic front),在气象学上则和南极锋(Antarctic Polar Fro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