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

✍ dations ◷ 2025-09-19 02:18:19 #沙皇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采用的头衔,此字源于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称号“凯撒”,在中世纪时被视为与“皇帝”一词拥有类同的地位,即与罗马皇帝一样,受他国皇帝或宗教领袖(如罗马教宗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认许。此头衔最先为保加利亚君主采用,后来在拜占庭帝国灭亡后由莫斯科公国承袭。在彼得大帝改以为“凯旋将军与独裁者”(俄语: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为主要称号后,“沙皇”一词在官方定义下改与“国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国君主称为沙皇。沙皇一词来自于古拉丁语caesar,或者古希腊语καῖσαρ的俄语转写цезарь,简化后为царь,源自东罗马皇帝的名号“凯撒”。在清朝早期的汉文文书中,俄国君主被称作“察罕汗”(或作“察汉汗”),转译自蒙古语,意为“白人的可汗”。尽管保加利亚人最早接受“沙皇”这个称号,始于查士丁尼二世册封当时的保加利亚可汗捷尔维尔(英语:Tervel_of_Bulgaria)为“凯撒”,但以后的保加利亚可汗都放弃了这个称号,直到西美昂一世于913年取得对拜占庭帝国决定性的胜利后,效仿拜占庭帝国成例,自称为“保加利亚人与罗马人的皇帝与独裁者”,并将斯拉夫语化的“凯撒”,亦即“沙皇”,视作希腊语“皇帝”(Basileus)的斯拉夫语翻译。以后的所有保加利亚继承者皆沿用此一称谓,直至1396年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87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统治,首位君主亚历山大一世采用亲王称谓,但当保加利亚于1908年完全独立后,他的继承者斐迪南一世恢复沙皇称谓,且一直至1946年帝制结束。瓦西里二世夺得王位后,成为一位扩展莫斯科势力的人----伊凡三世,人称伊凡大帝。首先,他宣称俄罗斯独立于钦察汗国,并停止进贡给大汗。当然,这发生在大汗命名他为大亲王以后。再来,伊凡征服了许多封地,进一步的扩展莫斯科的势力。伊凡后来宣称自己为所有俄罗斯人的领导,并娶了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侄女,为自己博取更多的正统性。他把自己的头衔改为“沙皇”,也就是俄文的凯撒。基本上,他创造出第一次的中央集权俄罗斯国家,基于这成就他或许确实应得“大帝”的头衔。塞尔维亚历史上有两位君主正式使用“沙皇”(Car)的头衔,而之前的君主头衔是国王(Krali)。1345年,斯特凡·杜尚(英语:Stefan Dušan)仿效拜占庭帝国成例,自称“塞尔维亚人与罗马人的皇帝与独裁者”,成为塞尔维亚的第一位沙皇,并于1346年复活节(4月16日),在斯科普里接受新当选的塞尔维亚牧首的加冕,同场主持加冕仪式的还有保加利亚牧首与奥赫里德大主教。同时,他的妻子保加利亚的伊琳娜也被加冕为皇后,而他的儿子则被声明具有国王的权力。杜尚于1355年死后,其子斯特凡·乌罗什五世(英语:Stefan Uroš V)继位为沙皇,而新沙皇的叔叔西美昂·乌罗什也在色萨利宣称皇位。在1370年西美昂死后,西美昂之子约翰·乌罗什继承了皇位宣称,直到他于1373年剃发出家。在塞尔维亚尼曼雅王朝于1371年绝嗣后,沙皇头衔被废除(尽管斯特凡·乌罗什四世·杜尚的遗孀保加利亚的伊琳娜仍保有“皇太后”的称号直到其死于1377年)。斯特凡·乌罗什五世帝国的主要继承者,马其顿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统治者 Vukašin Mrnjavčević仅使用国王头衔,但与此同时,仍有数个塞尔维亚人统治者被称为“沙皇”,尽管一般并不认为他们是“塞尔维亚沙皇”。这些“沙皇”包括:沙皇拉扎尔(他实际使用autocrator,即“独裁者”头衔);沙皇约翰·内纳德(英语:Jovan Nenad)(自称但不被认可);沙皇小斯德潘(英语:Šćepan Mali)(在黑山自称“俄罗斯沙皇”)。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塞尔维亚的5个世纪里,苏丹们也经常被塞尔维亚人称为塞尔维亚沙皇,如在《塞尔维亚史诗(英语:Serbian epic poetry)》中。在中世纪的俄国,沙皇这个称号指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指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后则指金帐汗国大汗。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其后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嫁给了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她的影响下,同为东正教国家的莫斯科大公国为“第三罗马”的主张在俄罗斯地区渐渐散播,莫斯科大公亦自认为是罗马皇帝法统的继承人,而自伊凡三世起,莫斯科大公以象征拜占庭帝国荣耀的双头鹰标志为徽章,对外则开始自称“全俄罗斯的沙皇与独裁者”。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17年退位。在俄罗斯沙皇国时期,“沙皇”一词在俄语,与之前在保加利亚语以及塞尔维亚语一样,被视为希腊语“Basileus”或拉丁语“Imperator”的俄语翻译,其证据可见于瓦西里三世致教宗克雷芒七世的国书中:俄语文本中的“全俄罗斯的沙皇与独裁者”,在拉丁语文本中被翻译为“Imperator et Dominator totius Russiae”(全俄罗斯的皇帝与统治者)。但自1721年起,彼得大帝改以皇帝(俄语:Император)为主要称号后,“沙皇”一词在官方定义下改与“国王”同等。根据1906年《俄罗斯帝国基本法》,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头衔全称为:“蒙上帝恩典,全俄罗斯、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的皇帝和独裁者,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兰沙皇,西伯利亚沙皇,陶立克克森尼索沙皇,格鲁吉亚沙皇,普斯科夫的领主,兼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沃里尼亚、波多里亚和芬兰大公;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萨莫吉希亚、比亚韦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维尔、尤格拉、彼尔姆、维亚特卡、保加尔以及其他区域的王公;下诺夫哥罗德的领主和大公,切尔尼戈夫、梁赞、波洛茨克、罗斯托夫、雅罗斯拉夫尔、别洛焦尔、乌多利亚、奥勃多利亚、孔迪亚、维捷布斯克、姆斯齐斯拉夫国君和所有北部区域的君主;伊比利亚、卡塔林尼亚、卡巴尔德尼亚土地和亚美尼亚区域的君主;切尔卡斯亚和山地王公及其他的世袭领主和统治者;突厥斯坦的君主;挪威王位继承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施托尔曼、迪特马尔申和奥尔登堡公爵......。”«Божіею поспѣшествующею милостію, Мы, NN, Императоръ и Самодержецъ Всероссійскій, Московскій, Кіевскій, Владимірскій, Новгородскій; Царь Казанскій, Царь Астраханскій, Царь Польскій, Царь Сибирскій, Царь Херсониса Таврическаго, Царь Грузинскій; Государь Псковскій и Великій Князь Смоленскій, Литовскій, Волынскій, Подольскій и Финляндскій; Князь Эстляндскій, Лифляндскій, Курляндскій и Семигальскій, Самогитскій, Бѣлостокскій, Корельскій, Тверскій, Югорскій, Пермскій, Вятскій, Болгарскій и иныхъ; Государь и Великій Князь Новагорода низовскія земли, Черниговскій, Рязанскій, Полотскій, Ростовскій, Ярославскій, Бѣлозерскій, Удорскій, Обдорскій, Кондійскій, Витебскій, Мстиславскій и всея сѣверныя страны Повелитель и Государь Иверскія, Карталинскія и Кабардинскія земли и области Арменскія; Черкасскихъ и Горскихъ князей и иныхъ наслѣдный Государь и Обладатель; Государь Туркестанскій, Наслѣдникъ Норвежскій, Герцогъ Шлезвигъ-Голстинскій, Стормарнскій, Дитмарсенскій и Ольденбургскій, и прочая, и прочая, и прочая».首位采用此称号的君主为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西美昂一世,而至今最后一位沙皇则是保加利亚王国的西美昂二世。

相关

  •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英语:Hodgkin's lymphoma)又称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为淋巴瘤的一型,是一种淋巴细胞的癌变,症状包含发烧、夜间盗汗(英语:Night sweats),以及体重减
  • 亲和性在化学、生物化学及药理学中,解离常数(英语:dissociation constant, K d {\d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22iR-羟基胆固醇22R-羟基胆固醇(英语:22R-Hydroxycholesterol)是一种内源性的胆固醇代谢中间产物,参与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胆固醇被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11A1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羟基化
  • 多汗症多汗症,是一种症状,系指身体在必要性的调节体温的范围时,产生异常增加发汗的症状。好发于手、足、腋窝(即腋下),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有过度发汗的疾病患者。。
  • 尤那尼尤那尼医学(乌尔都语:طب یونانی‎‎,拉丁转写:tibb yūnānī),亦作尤纳尼医学,是一种在莫卧儿帝国、南亚穆斯林地区以及中亚广泛使用的波斯-阿拉伯传统医学。尤那尼一词意
  • 杰拉德·特·胡夫特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语:Gerard 't Hooft ,1946年7月5日-),荷兰理论物理学家,乌得勒支大学教授,于1999年因为“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与其指导教授马丁纽斯·韦尔
  • 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英语:Sonnet),曾音译为“商籁”,是一种定型诗的类型,起源于意大利,一般相信是由雅克布·达·伦蒂尼(Jacopo da Lentini)创始,于十三世纪时期形成,之后传布到欧洲各国。十四行
  • 古人类旧石器时代按照时间可分作“最早期”(300万至70万年前)、“早期”(70万至10万年前)、“中期”(10万至3万5千年前)、“晚期”(3万5千至9千年前)四期。出土文物“最早期”的主要研究对
  • 旁系群旁系群在支序分类学是指一个演化支上某个单系群最亲近的分类群,又称为姐妹群。如下图所示: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