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德语

✍ dations ◷ 2025-02-23 14:15:20 #奥地利德语
奥地利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Deutsch),也叫奥地利标准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Standarddeutsch),或奥地利高地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Hochdeutsch),是标准德语的变种之一,使用于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波尔扎诺自治省。基于阿勒曼尼语和奥地利-巴伐利亚语方言发展而来的。奥地利德语的标准形式被使用于官方文本以及学校中,这些标准是由奥地利教育艺术文化部管理并发行的《奥地利德语词典》(Österreichisches Wörterbuch)所规定的。由于存在相同的方言基础,奥地利德语中的一部分词语也在德国巴伐利亚邦使用。由于德语是一种多中心的语言,奥地利德语只能算作是德语众多分支中的一种。类似于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奥地利德语和德国德语的区别主要存在于一些小的方面,例如拼写、单词的使用以及语法上,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几乎无障碍的交流。奥地利官方的德语词典《奥地利德语词典》为奥地利德语制定了一套官方的语法和拼写规则。由于语言标准的多样性,时至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奥地利人依然会使用上德语的方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同一种标准口音。德语是一种多中心的语言,奥地利口音不应与其他标准德语的分支混淆,其与德国口音和瑞士口音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词汇上,奥地利德语的烹饪词汇与德国德语中的存在区别,经常会造成交流障碍。同时,由于19世纪后期时奥地利没有参与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其官方用语以及法律用语仍然保留了很多特殊的用法。一本名为《Markhardt, Heidemarie: Wörterbuch der österreichischen Rechts-, Wirtschafts- und Verwaltungsterminologie》的词典为奥地利德语与德国德语在这几个领域的词汇提供了对照。所谓的“正统标准”,是曾经被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贵族们所使用长达300多年的一种德语语言形式,这种形式的德语被用作区别于平民的高贵身份,被称作“Schönbrunner Deutsch”。它在发音和词汇上与其它方言有所不同,包括发音时有一些轻微的鼻音,可以与英国英语的公认发音进行对比。在现代观念中,这种正统标准已经不再是真正的语言标准。有关于正统标准德语,参见以下的视频:曾经有许多年的时间,奥地利的政府文件采用了一种特殊形式的书面语,被称作“奥地利官话”(德语:Österreichische Kanzleisprache)。这种形式的书面语可能来自于中世纪时期的文档,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以及词汇,通常只用于此类文件中。对于大多数德语使用者(甚至包括母语使用者),这种书面语也是难以被理解的,因为其包含了大量的外交、政治和军事等术语。由于这种书面语由政府官方所统一使用,因此没有地区之间的区别。通过政府改革,现在这种官话形式的书面语已经越来越少地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逐渐被广泛使用的标准德语。当奥地利成为欧盟的成员后,有23个奥地利德语中的农业术语在第10号协议中被提及,并规定这些奥地利德语中特有的名词与其在标准德语中所对应的词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奥地利德语也是众多多中心语言的变种中唯一一个获得了国际法和欧盟法认可的语言变种。与德国标准德语不同,奥地利德语在构词时通常会在两个词之间添加间缀,例如“Zugsverspätung”和“Schweinsbraten”(在标准德语中写作“Zugverspätung”和“Schweinbraten”)。在构成分词的时候通常也会加上间缀“-s-”,例如“verfassungsgebend”。这些间缀有的时候会被错误地认成德语的第二格。此外,有的时候在标准德语中出现的间缀在奥地利德语中却没有出现,例如在奥地利德语中写作“Adventkalender”而不是“ Adventskalender”,“Schadenersatz”而不是“Schadensersatz”等。在奥地利德语中,动词的第二人称复数的现在时和完成时的变位通常会以“-ts”为词尾,主要是为了与第三人称单数区分,这种情况在主语丢失的情况下比较突出,例如“Habts (ihr) das gesehen?”。这个现象是一个表示双数的人称代词 és 带来的,但在现代奥地利德语中这个人称代词已经消失。在一些奥地利-巴伐利亚语方言区中,这个人称代词依旧独立存在。在奥地利德语中,一些表达身体状态的动词的完成时也像表达运动的动词的完成时一样采用助动词“sein”构建,这些词在标准德语中应该采用“haben”进行完成时的构建,例如“sitzen”(sitzen – bin gesessen)、“stehen”(stehen – bin gestanden)、“liegen”(liegen – bin gelegen)等。“过去时”在奥地利德语中被称为“Mitvergangenheit”,与许多其他语言相反,它在口语中较少被使用。采用过去式的表达例如“Ich ging”或者“Ich sah”会让人听起来比较奇怪,一般只有动词sein和wollen才会直接采用过去时的形式。对于前面所提到的两个例子,较为正常的说法是“Ich bin gegangen”和“Ich habe gesehen”。然而在书面语中,过去时的使用则较为频繁。上德语中的过去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对于这一现象有一种解释说,这是由于德语过去时的词尾“-e”以及“-te”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丢掉,例如“sagte”变为“sagt”、“kaufte”变为“kauft”,而这种变化会导致过去时与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位无法区分,后来过去时就渐渐地不再被使用了。另一种解释则称,人们逐渐习惯使用虚拟式,因此过去时逐渐就不再被使用或者被虚拟式所替代了。不仅仅奥地利德语具有这种口语中不经常使用过去时的现象,在捷克语、斯洛文尼亚语、法语等语言区中都存在这种现象。和标准德语一样,奥地利德语在口语中经常直接采用直陈式来转述他人的话。在奥地利德语中,如果当一个句子使用了虚拟式来表达,通常表达出一种不相信、不信任的情感。例如:在奥地利德语中,有一些单词的词性发生了变化,现列出一些单词作为示例:以下四组单词,每一组的第一个为奥地利德语用法:一些外来词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例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地区性标准,在奥地利内一些单词的词性也有不同,例如:

相关

  • C05A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C05(血管保护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朝九晚五朝九晚五是一个描述多数企业员工上班时间的用句,这个时间也是美国标准工作时间,英文称为“9 to 5”。但是对于华语世界而言,则大多会在中午穿插1小时~1.5小时的午休时间,导致上班
  • 肝细胞肝细胞(hepatocyte(hepato-意为肝,-cyte意为细胞))是肝脏实质中的一类多边形的腺上皮细胞。肝脏细胞直径在20-30um之间,使用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质整体嗜酸性并含
  • 戴维·格罗斯戴维·格娄斯(英语: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年2月19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他受业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杰弗里·丘教授。在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期间,他和
  • 挥发挥发性,在化学、物理和热力学的领域中,是指物质汽化的程度。在某一温度下,蒸气压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汽化,也就是挥发性越高。挥发性通常用来指液体,但也可用来描述一些不须经过液态
  • 江宁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88号,成立于1958年5月6日,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由江宁博物馆和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组成,有千秋江宁、风流
  • 宣夜说宣夜说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论,认为宇宙有无限广度的空间。宣夜说受道家思想影响,起源可追溯到《庄子·逍遥游》,由东汉秘书郎郄萌提出,今见载于《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
  • 无声电影无声电影(或称默片)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 阿布拉罕-洛伦兹力阿布拉罕-洛伦兹力(Abraham-Lorentz force)是一加速带电粒子因为粒子放射出电磁辐射而所受到的平均力。其适用在粒子行进速度不快的时候。若在相对论性速度下,此力则称作是阿布
  • 许 杰许杰(1910年1月29日-1989年7月11日),安徽广德人,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3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1952年,任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校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