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症候群

✍ dations ◷ 2025-05-15 08:50:40 #脑震荡症候群
脑震荡症候群(Post-concussion syndrome, PCS)为脑震荡(轻度的创伤性脑损伤, MTBI)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有时一年以上。PCS为创伤性脑损伤(TBI)最常发生的一种状况,38-80%的轻度头部创伤皆可能有此症状。脑震荡症候群的判断标准可能为当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也可能在一周内或10天就被判断为脑震荡症候群。持续性的脑震荡症候群(PPCS)的症状会持续超过6个月,或根据其他标准,3个月以上。脑震荡症候群会导致各式各样的症状:在生理上的,如头痛;在认知上的,如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及在情绪及行为上的,如易怒。因为很多脑震荡症候群的症状常见于其他疾病,或因其他疾病导致而加剧,因此有误诊的风险。虽然目前并没有针对PCS本身的治疗,但其症状可被治疗;目前有药物及物理/行为治疗可使用,病人也可获知其症状及一般的预后。大部分的PCS情形皆会在一段时间后解除。目前并不清楚什么导致PCS的症状及该症状的持续,也不清楚为何有些人在轻度的创伤性脑损伤后会产生PCS、有些人则不会。其症候群的性质及诊断从19世纪以来一直被激烈探讨,不过,部分的风险因素已被确定;例如,已存在的身心状况、对于残疾的预期及年老皆会增加PPCS的可能性。病患脑部受伤前、受伤期间及复原后的身心因素皆被认为跟PCS的发展有关。脑震荡症候群的英文缩写PCS亦可用来代表脑震荡后遗症。该后遗症可能立即出现或在受伤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后才出现,其症状会随着时间慢慢缓解。脑震荡症候群症状的性质有随着时间改变的倾向:受伤一开始大多为生理上的症状,但倾向后来改变为以心理上的症状为主。征兆及症状如对于声音的敏感、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的问题、易怒、沮丧、焦虑、疲劳及判断力差可被统称为"晚期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大多都不会在受伤后立即发生,而是会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后才发生。恶心及嗜睡的状况经常于脑震荡的二到四周后发生,并可能持续很久的时间。另外,头痛及头晕的现象会在受伤后立即发生,并且可能持续很久。

相关

  • 亚种亚种(subspecies)是指虽属同一物种但种内彼此占据地理分布或宿主互不重叠且生殖隔离不完善,彼此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亚种名与种加词相同的亚种被称为指名亚种,亦称原名
  • 病毒性病毒性是指一种生物的致病性程度,即一个病原体引发疾病的相对能力。于生态学的了角度上来看,病毒性可以是寄主因寄生所引发的适应度下降。病毒性可以近因(即病原体协助令寄主生
  •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人类自愿灭绝运动(英语: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简称VHEMT)是一场号召所有人放弃生育,逐步实现自愿性人类灭绝的环保运动。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灭绝可以防止环境恶
  • 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活是人类活着的期间所做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都市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
  • MAC膜攻击复合物(MAC),是一种通常生成于致病细菌表面的结构。人体补体系统的替代补体途径、经典补体途径、凝集素途径均可产生这种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免疫系统的效应蛋白之一,它可
  •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med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examination、check-up),简称体检,也称做身体检查、理学检查或健康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检查器具、实验
  • 菇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麦角固醇麦角固醇(英语:Ergosterol,又称为麦角甾醇)是从真菌类酵母与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转化为维生素D2。它是酵母和真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功能与动物细胞膜
  • 麹菌症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