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

✍ dations ◷ 2025-04-04 06:28:16 #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爱珲城和约》,大清朝廷遣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和俄罗斯帝国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湾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正当太平天国席卷中国南方,严重威胁清朝政府统治之时,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而俄国则虎视眈眈,坐收渔利,出兵“调停”声称要“助华防英”,以此威胁中国放弃大片领土,从而成为最大赢家。此外,自1847年开始,在西伯利亚总督、探险家穆拉维约夫的率领下,沙俄就重新燃起了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扩张兴致,在庙街等地建立多处军事据点并移民,而清朝方面则因为边防僵化,与旷日持久的封禁政策令东北地区人口空虚,地处更加苦寒的外东北地区更甚,这也给了俄罗斯人可乘之机。由此令《瑷珲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方面事实上已经对黑龙江中下游,特别是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丧失了绝对控制权。《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条约生效之日,于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确定的国界大幅更改。这个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确定了俄国远东现代疆界。1856年10月(清朝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5月,英法两国舰队攻占了渤海岸边的大沽,逼近京津。这时,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领哥萨克部队,声称要“助华防英”,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废止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两国边界的规定。奕山最终屈服,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俄国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签约有功”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他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中国方面认为该条约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一改不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立场,首先申明中俄之间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合法有效的,并且中方会作为清廷及民国的继任者严格遵守,所谓谈判持续了半年时间后结束。俄方则声称俄国在该条约中收复了在《尼布楚条约》被中国领走的失地。现时中俄两国已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疆界。

相关

  • 便秘便秘是指因粪便会太硬或是太干而排便不顺或难以排出的状况。一般而言,正常排便的频率约在每日三次到每周三次之间,便秘的并发症包含痔疮、肛裂、粪便阻塞。不同患者对便秘的描
  • 狂犬病狂犬病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在暴露于病毒(例如被狗或蝙蝠咬)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在接种三剂后可以有长期的免
  • 自身免疫抗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是一种抗体类型,
  • 刚果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能源使用能源通过控制和适应环境使它在人类社会里成为一个关键的发展。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管理能源的使用。在工业化国家里,能源资源的发展在农业、运输、垃圾收集、信息技
  • 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The 2005 World Exposition, Aichi, Japan,简称EXPO 2005)是2005年3月25日至2005年9月25日在日本爱知县濑户市、丰田市和长久手市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森林
  •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英语: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缩写作 OXPHOS)是细胞的一种代谢途径,该过程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发生,使用其中的酶及氧化各类营养素所释放的
  • 阴影影(又称影子、背影),是一种物理现象,是光线被不透明物体阻档而产生的黑暗范围,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影的横切面是二维轮廓、阻档光线物体的倒转投影。影的大小、形状随光线的入射角
  • 尤金·维格纳尤金·保罗·维格纳(英语:Eugene Paul Wigner,1902年11月17日-1995年1月1日)原名维格纳·帕尔·耶诺(匈牙利语:Wigner Pál Jenő),匈牙利-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奠定了量子力学对
  • 导电体导体(conductor)为能够让电流通过的材料,依其导电性,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在科学及工程上常用利用欧姆来定义某材料的导电程度。它们使电力极容易地通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