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钟

✍ dations ◷ 2025-05-19 23:54:03 #时钟

塔钟或公共时钟(英文:Turret clock)是一种比家庭的时钟大很多的时钟,旨在为公众提供可见的时间,比如刻度盘、或者铃声,是一种为公共提供便利的机械装置。塔钟一般安装在建筑的高处,通常是专门建设的,如城镇教堂集会厅,以及其它公共建筑。最初时钟并没有被钟表匠称为塔钟,直到近代,一些老钟才被当地人视为塔钟。

真正的塔钟是机械驱动的,近些年才出现了电力驱动的塔钟,因此它们在塔钟历史上位于比较后的位置。

据说水钟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欧洲就出现了,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350年左右水钟一直被人们使用。

水银时钟有一个鼓,通过校准孔与几个室连接。一根绳子缠绕在鼓上,从一端连接到另一端。重力拉下使鼓转动,鼓室里面的的汞相互撞击,慢慢的从一个鼓段到下一个的鼓段,从而抑制鼓的运动,使其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旋转。鼓的运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14世纪,出现了第三代机械钟表,包含边缘式擒纵机构。14世纪下半叶,全欧洲安装了超过500个引人注目的塔钟,这些是在当时文档中有记录的,很有可能有更多时钟没有记录下来。这是第一次公共时钟变得易于维护,像在此之前的水时钟或多或少地需要持续的关注,只有富有的机构、足够的人力才可以维持它们。边缘机械时钟相对易于维护,多见于教堂、钟楼和市政厅。这项新技术传播非常快(十年之内传播了整个欧洲)。

第四代机械时钟带有钟摆, 是657年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明的,相比于第三代时钟,摆钟更加精确。同样,这种新技术在欧洲迅速被采用,许多时钟换掉(例如城堡峡谷时钟,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钟…)。

在19世纪晚期电子时钟和混合动力时钟被引进。一些机械时钟装有电动机,这些时钟仍然被认为是机械时钟。

相关

  • 牧地牧地在地理学上,是指由大面积天然草本植物或灌木植被覆盖,而又可供畜养或野生的草食性动物取食的地区。
  • 曾光曾光(1946年5月22日-),男,北京人,中国流行病学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1946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
  • 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蒸馏酒。米香型酒香气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
  • 海洋缺氧缺氧事件或大洋缺氧事件指的是海洋中氧气缺乏的一段时期,期间海水中的硫化氢(H2S)含量大幅增加。它在地质史上曾多次发生,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物集群灭绝。因此生物地层学上将缺
  • 义兵运动义兵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民众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朝鲜半岛称这些自发抵抗外国侵略的武装为“义兵”或“义军”:1099。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为铲除
  • 2019冠状病毒病福冈县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福冈县疫情(日语:福岡県における2019年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流行/ふくおかけんにおける2019ねんコロナウイルスかんせんしょうのりゅうこう),介绍日本的2019冠状
  • 䏡(Proteose,也译作朊间质,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在消化过程中的水解过程当中,由水解酶—特别是胃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而形成的一种蛋白质二次衍生物,是食物蛋白和蛋白胨的中
  • 朱利安·冯塔纳朱利安·冯塔纳(Julian Fontana,或Jules Fontana;1810年7月31日-1869年12月23日)是一名波兰钢琴家、作家,他是肖邦的好友。他出生于华沙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曾在华沙大学读书,也曾师
  • 胡聘之胡聘之(1840年-1912年),字蕲生、萃臣,号景伊。湖北天门竟陵镇人。晚清官员,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会试同考官、四
  • 吹泥墊地吹泥墊地是指一种人工填造陆地的方法,经常在河道清淤和填海造地的工程中使用。一般进行时会使用大型吹泥船停在河边,使用水泵和泥浆泵可将泥驳中的泥土稀释,再用一条巨大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