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钟

✍ dations ◷ 2025-08-18 06:50:30 #时钟

塔钟或公共时钟(英文:Turret clock)是一种比家庭的时钟大很多的时钟,旨在为公众提供可见的时间,比如刻度盘、或者铃声,是一种为公共提供便利的机械装置。塔钟一般安装在建筑的高处,通常是专门建设的,如城镇教堂集会厅,以及其它公共建筑。最初时钟并没有被钟表匠称为塔钟,直到近代,一些老钟才被当地人视为塔钟。

真正的塔钟是机械驱动的,近些年才出现了电力驱动的塔钟,因此它们在塔钟历史上位于比较后的位置。

据说水钟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欧洲就出现了,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350年左右水钟一直被人们使用。

水银时钟有一个鼓,通过校准孔与几个室连接。一根绳子缠绕在鼓上,从一端连接到另一端。重力拉下使鼓转动,鼓室里面的的汞相互撞击,慢慢的从一个鼓段到下一个的鼓段,从而抑制鼓的运动,使其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旋转。鼓的运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14世纪,出现了第三代机械钟表,包含边缘式擒纵机构。14世纪下半叶,全欧洲安装了超过500个引人注目的塔钟,这些是在当时文档中有记录的,很有可能有更多时钟没有记录下来。这是第一次公共时钟变得易于维护,像在此之前的水时钟或多或少地需要持续的关注,只有富有的机构、足够的人力才可以维持它们。边缘机械时钟相对易于维护,多见于教堂、钟楼和市政厅。这项新技术传播非常快(十年之内传播了整个欧洲)。

第四代机械时钟带有钟摆, 是657年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明的,相比于第三代时钟,摆钟更加精确。同样,这种新技术在欧洲迅速被采用,许多时钟换掉(例如城堡峡谷时钟,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钟…)。

在19世纪晚期电子时钟和混合动力时钟被引进。一些机械时钟装有电动机,这些时钟仍然被认为是机械时钟。

相关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缩写为mφ)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细胞,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
  • 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简写作GOS)是寡糖的一种,又称为“半乳寡糖”,也是一种益生元,人体不能吸收,但可以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的生长及活跃度,因此常于婴幼儿或成人的奶
  • 性别分化性别分化 是从未分化的受精卵中发育出雌性和雄性差异的过程。雄性和雌性个体从受精卵发育为胚胎,婴儿,儿童,青少年,而最后发育为成人。性和性别于不同的层级上发展出差异:基因,染
  • 莫尔纳尔威廉·艾斯科·莫纳(英语: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Harry S. Mosher Professor)。2014
  • 吴宏鑫吴宏鑫(1939年10月8日-),中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生于江苏丹徒。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CTCF1X6H, 2CT1· transcription corepress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zinc ion binding · chromatin insulator sequence binding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
  • 张力维张力维(1954年11月17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大陆女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93年荣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 苏联国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罗马字转写:Gosudarstvenny Gimn SSSR)是苏联的国歌,其中文非正式曲名又依首句为《牢
  • 时间机器 (1960年电影)《时光机器》()是1960年英美一部穿越时空的科幻电影,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由乔治·帕尔(英语:George Pal)为制片人和导演,并由罗德·泰勒,伊蔚特·米尔(英语:Yvette Mimieux),和艾伦·杨(英语
  • 刘尧诲刘尧诲(1522年-1585年),字君纳,号凝斋,湖广临武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进士。以新喻县知县历官给事中,累升福建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