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制民族斗争统一战线

✍ dations ◷ 2025-08-17 13:09:53 #越南战争,越南政治史,柬埔寨政治史,亚洲主权运动,亚洲民族主义组织,民族解放运动,占婆

)简称FULRO,是越南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组织。这个组织最初成立的目标是实现高地民族的自治,只是一个政治民族主义运动。1969年以后演变成众多互不隶属的反政府游击队,反对一切形式的越南人统治。

在越战期间,FULRO同时与越南共和国陆军(南越陆军)、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作战。由于柬埔寨与越南的长期宿怨,诺罗敦·西哈努克治下的柬埔寨王国、朗诺治下的高棉共和国都给予FULRO大力支持,FULRO在柬埔寨东部境内建立反越基地。1975年越南共和国灭亡后,FULRO的继续同期后继的越南共产政权当局对抗。红色高棉建政初期,曾收留FULRO的一些流亡者,但后来有计划地将他们屠杀。FULRO残余势力躲藏在柬越边境的一些丛林,继续对抗越南共产当局的统治。柬越战争和中越战争爆发以后,为达到牵制越南的目的,中国政府亦曾支援FULRO。

1989年越南自柬埔寨撤军以后,FULRO不再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支持,陷入困窘境地。随着柬埔寨和平进程的不断推进,而柬埔寨境内的FULRO也被认定为外国武装势力,被要求缴械投降并离开柬埔寨。FULRO人员纷纷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缴械,并申请了国外的政治避难。1992年最后的407名FULRO战斗人员及其家属缴械投降,标志着该组织的终结。

越南中部高原地区(今西原地区),原本是占婆(占城)、老挝(哀牢)、柬埔寨(真腊)的领土。越南历代封建王朝都对占婆进行军事扩张行动。1471年,越南攻破占婆首都毘阇耶,占领占婆大部分领土。占婆残余势力分裂为宾童龙占婆(今潘郎-塔占市、潘切市一带)、华英(今富安省、庆和省一带)、南蟠(今邦美蜀市、崑嵩省一带)三个小国。后来在历代阮主的南进政策下,占婆的领土被逐步蚕食。1832年,末代占婆君主被阮朝废黜后,虽然中部高原也被并入越南版图,但与沿海一带不同的是,中部高原地区一直以来越南人被视为蛮荒之地,几乎没有越族人进入这片地域,越南朝廷也没有派遣官员进行实效性的管理。直至法属印度支那时期,法国殖民政府将其改为一个有利可图的庄稼种植园。而这里拥有贸易的森林、丰富的矿产、肥沃的土壤,越南人逐渐对此地感兴趣。19世纪时期,当地部落政权逐渐瓦解。

二战结束后,法国殖民政府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将高地民族与越南人进行区分统治。中部高原地区成立南印度支那上游地区这一地方自治政权,限制越南人进入这片区域。1950年,保大帝在此地成立皇朝疆土,亦继承了法国殖民政府的策略。

不过,这一自治特权在1955年吴廷琰总统上台后被废除了。此后,京族开始不断迁入中部高原地区,挤压高地民的生存空间,引起高地民的不满。

1958年,拉地族(今称埃地族)知识分子伊·班·埃纽尔(?-1975年)发起一个名叫“巴加拉伽”(BAJARAKA)的运动,宣扬中部高原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巴拿族、嘉莱族、埃地族、格贺族加入了这个联盟。7月25日,巴加拉伽运动向法国、美国、联合国派出使者,指责越南共和国(即南越)的种族歧视政策,要求中部高原地区独立。8月至9月,巴加拉伽在崑嵩、波来古、邦美蜀组织了数场示威游行。南越军队迅速镇压了这场运动,将重要领袖逮捕投入监狱。其中一名领袖伊·比·阿雷奥(越南语:Y Bih Aleo),后来加入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20世纪六十年代,中部高原地区的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从1961年起,在美军顾问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名叫平民游击防卫群(CIDG)的民兵组织。

1963年,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在政变被杀,所有被捕的巴加拉伽领袖获得了释放。巴加拉伽的主席伊·班·埃纽尔被任命为多乐省省长,副主席保罗·努尔(Paul Nur)则担任了崑嵩省省长。1964年3月美军归来后,巴加拉伽的领袖们联合了其他一些占族人,成立了高原解放阵线(Front de Liberation des Hauts Plateaux,缩写:FLHP)。

随后,高原解放阵线因主张不同而分为两派。一派以伊·班·埃纽尔为首,主张和平斗争;另一派以伊·登·阿德隆(Y Dhơn Adrong)为首,主张暴力抗争。从1964年3月至5月,伊·登·阿德隆一派渗透到了柬埔寨境内,在蒙多基里省建立了大本营。

与此同时,柬埔寨与南越政府配合,对越、柬边境的FLHP组织进行军事扫荡。伊·登·阿德隆的一派又分为了两个派系,分别是由雷·格森率领的占婆解放阵线(Front de Liberation du Champa,FLC)以及由还俗僧人昭·达拉(Chau Dara)率领的下高棉解放阵线(Front de Liberation du Kampuchea Krom,FLKK)。随后,两派达成协议,并联合了FLHP的各派,成立了“被压制民族斗争统一战线”(FULRO)。该组织的旗帜为蓝、红、绿三条旗,其中蓝色代表海洋,红色代表斗争,绿色代表山脉。

1964年9月20日,平民游击防卫群(CIDG)在广德省、得勒省发起暴动,数名南越士兵被杀,美国士兵被解除武装。FULRO的领袖自广德省的Buon Sar Pa大本营来到了邦美蜀,通过广播宣告独立。21日清晨,伊·班·埃纽尔在邦美蜀被暴动者劫持,暴动者以他的名义对外发布公告。FULRO主张越南成立联邦制,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承认土地所有权,扩大参政机会,并要求自越南独立。当天晚上,南越的一个师从波莱古开到了邦美蜀,迅速镇压了这次暴动。随后南越军队攻打CIDG位于Buon Sar Pa的大本营。大部分CIDG的士兵将武器装备拐走,抛弃了大本营,逃往柬埔寨境内;少数士兵畏于南越军队,向阮庆投降。

随后,FULRO以柬埔寨的蒙多基里省为大本营,推举伊·登·阿德隆为主席,雷·格森和昭·达拉分别担任高级顾问。数周后,伊·班·埃纽尔一家被秘密转移到大本营。

1967年6月2日,伊·班·埃纽尔通过邦美蜀向南越政府递交了请愿。通过与总统阮文绍、总理阮高祺的交涉,南越政府于1968年12月11日与FULRO签订停战协议,同意伊·班·埃纽尔可以永久留在越南。但以雷·格森为首的一些激进派领袖却拒绝承认协议,继续抗争,使得伊·班·埃纽尔被柬埔寨拘禁在金边家中。

1969年2月1日,南越政府最终与伊·登·阿德隆达成协议。1970年,其幕后支持者人民社会同盟在政变中失势。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在柬埔寨内战中胜利,占领金边。伊·班·埃纽尔、伊·本·苏尔(Y-Bun Sur)等150名FULRO的领导人被拘禁在家中。

1992年10月10日,该组织因缺乏武器和资金宣告解散,向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缴械投降。约400名该组织成员以难民身份前往美国避难。

相关

  • 咬甲癖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
  • 俯冲带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带”、“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存在于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
  • 食肉菌坏死性筋膜炎(英文:Necrotizing fasciitis)又称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是身体内软组织坏死导致的感染疾病,是会突然发病并且快速散播的严重疾病,症状包含在感染部位皮肤呈现红色
  • 超大城市超大城市(英语:megacity)是指规模特别巨大的城市,国际上通常认为超大城市的都会区人口数量需要超过1000万,这恰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的“超大城市”的标准。联合国统计
  • 点心点心可以指:
  • 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阿亚图拉阿里·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波斯语:علی اکبر هاشمی رفسنجانی‎)又名阿里·阿克巴尔·哈什米·巴赫拉马尼(波斯语:علی اکبرهاشم
  • 生命表在精算学中,生命表(也称死亡率表或精算表)是一个表。其中显示一个人在每一个年龄,他在下一个生日前死亡的概率。运用这个概率和统计学算式,可得出多项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也会列入
  • 地缘政治学Portal:政治地缘政治学(英语:Geopolitics、德语:Geopolitik)是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通常
  • 极限 (数学)极限是现代数学特别是分析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极限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序列的指标愈来愈大时,序列中元素的性质变化的趋势。极限也可以描述函数的自变量接近某一个值的时候,相对
  • 海因里希·巴克豪森海因里希·乔治·巴克豪森 (德语:Heinrich Georg Barkhausen,1881年12月2日-1956年2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生于不来梅。出生在一个德国贵族家庭的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很小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