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咬甲癖
✍ dations ◷ 2025-08-08 01:00:57 #咬甲癖
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曾有记载显示某些患者在入睡时咬指甲。对于此种行为,有解释认为是由于做梦时或者梦境中事件造成的压力,或者是由于平时压力的表现。咬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一种轻度自残行为。根据佛洛依德学说的解释,咬甲是口腔期粘滞的表现。大约有30%的7至10岁儿童与45%的青少年有此癖好。被咬的指尖,尤其是甲缘的皮肤,对于疼痛极为敏感。甲刺是角质层上的破损皮肤,当它们被不当地移除后,手指将容易被微生物与病毒的感染,并患上甲沟炎。牙疾也被认为与咬甲癖有所联系。此外,咬甲还有可能会使甲缝中难以清洁的细菌进入口中。行为疗法往往可单独进行或作为其它治疗手段的补充。咬甲戒断的第一阶段为相反习惯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这一阶段包括四个步骤,目的是使患者忘记咬甲习惯,或是代之以其它更积极的习惯。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刺激避免疗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来发现并消除经常导致咬甲冲动的刺激因素。也可以用咬具来避免咬甲行为。消除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相结合。某些药物对于治疗咬甲成效显著。目前,某些最新的特效抗抑郁剂被用于咬甲治疗。此类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拔毛癖、心理强迫症。这些药物包括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氟西汀(flu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依他普仑(escitalopram)、奈法唑酮(nefazodone)以及文拉法辛(venlafaxine)等。此外,小剂量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如利培酮(risperidone)、奥兰扎平(ola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可强化抗抑郁剂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并不代表咬甲癖患者还有精神分裂症。
相关
- H2受体阻抗剂H2受体阻抗剂(英语:H2 antagonist)是一系列用于阻断组织胺作用于胃壁细胞、减少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药物。H2受体阻抗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但现在已经有效果更好的氢离子泵阻断剂。
- 转化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氧气中毒氧气中毒(Oxygen toxicity)是指吸入高浓度高压氧气的不良反应,又称氧气毒性症,氧气毒性。这种症状历史上曾称以发现及描述此病症的19世纪研究员命名,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称为
- 表观因素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英语:local anesthetic)是指那些在人体的限定范围内能暂时完全地和可逆地阻断神经传导,即在意识未消失的状况下使人体的某一部分失去感觉,以便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
- 封套封套(法语:enveloppe,英语:envelope,葡萄牙语:envelope,德语:Umschlag,西班牙语:sobre),是一种包装工具,通常都是压平的。制造信封的材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纸张,其次还有纸版、塑胶、牛皮
- 硫酰脲硫酰基尿素类(英语:Sulfonylurea)衍生物是用于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硫酰基尿素类是由法国科学家Marcel Janbo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当他
- 斯通波利岛斯特龙博利岛(英语:Stromboli),是位于意大利半岛西边第勒尼安海的一座火山岛,属于意大利三大活跃火山中的一座。它与西西里岛北部的埃奥利群岛形成一火山岛弧,此区域为全球地震最
- 幻听幻听(英语:Auditory Hallucination),是一种幻觉,患者会认为他们听到声音,但声音并不是真的存在。在医学上,它被称为Paracusia(该词来自希腊语: παρακοή,意思是:听觉的不服从)。
- 异常行为异常行为(或功能障碍行为)是一种行为特征,归因于那些被认为是罕见或功能障碍的病症。由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组成,行为在非典型或不寻常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且导致个体活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