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函数法

✍ dations ◷ 2025-05-17 06:10:32 #最优化,运筹学

惩罚函数法(英语:penalty method)是求解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的一种算法。

惩罚函数法的要旨是将一个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无约束问题;这些无约束问题由原问题及罚函数,再加上惩罚因子组成;而且,这些无约束问题的解会收敛于所求问题的解。

假设有以下有约束问题:

满足限制

惩罚函数法将问题转化成如下无约束问题的序列

其中

在上述方程, g ( c i ( x ) ) {\displaystyle g(c_{i}(\mathbf {x} ))} 称为外部罚函数, σ k {\displaystyle \sigma _{k}} 称为惩罚因子。在每一次迭代中,我们都增大 σ k {\displaystyle \sigma _{k}} (例如变为原来的10倍),然后求解该无约束问题。将每一次迭代的结果将组成一个序列,此序列的极限即为原约束问题的解。

图像压缩优化算法,可以利用惩罚函数以决定如何最优地将颜色域压缩成单个有代表性的数值。

障碍惩罚函数法同样是在源问题上加入一个与惩罚函数相似的函数项,构成一个解决有约束问题的替代算法。但在这种情况下,迭代将被限制于留在可行域内部,而障碍也将持续使迭代远离可行域的边界。

相关

  • 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8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离散数学离散数学(英语:Discrete mathematics)是数学的几个分支的总称,研究基于离散空间而不是连续的数学结构。与连续变化的实数不同,离散数学的研究对象——例如整数、图和数学逻辑中的
  • 标准化智力测验智能商数(德语:Intelligenzquotient),简称智商(德语:IQ),是用智力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人的智商呈正态分布,目前主要的智力测验(包含最常被使用的“韦克斯
  • 馒头蟹总科馒头蟹科黎明蟹科馒头蟹总科(Calappoidea) 是短尾下目下的一个超科,下分馒头蟹科和黎明蟹科。 其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阿普第阶。
  • 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2008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5月15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日结束;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至2008年11月30
  • 马丁·古茨维勒马丁·夏尔·古茨维勒(德语:Martin Charles Gutzwiller,1925年10月12日-2014年3月3日),瑞士裔美国物理学家,主要研究场论、量子混沌(英语:Quantum chaos)和复杂系统。他曾主要任职于IB
  • 安得思安得思(英语:Roy Chapman Andrews,1884年1月26日-1960年3月11日),本名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美国探险家、博物学家,曾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他以20世纪初对中国、蒙古等地的
  • 阿洛依斯·伊拉塞克阿洛依斯·伊拉塞克 (1851年8月23日 – 1930年3月12日)是一名捷克作家, 历史小说和戏剧作家。 伊拉塞克曾先后在利托米什尔和布拉格担任高中历史老师,直到1909年退休 。 他写了
  • 葡萄牙语人名葡萄牙语姓名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名字和几个姓氏组成(通常两到三个,其他较少见)。第一个姓氏通常是母姓,而最后一个姓氏是父姓。为了实用,通常只有最后一个姓(不包括介词)才用于正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