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盐进军
✍ dations ◷ 2025-04-26 00:36:17 #食盐进军
食盐进军,又称为食盐长征,发生于1930年,为印度国父圣雄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之一。该抗争英国殖民政府的和平示威活动,于24日后获得局部性胜利。1930年初,殖民印度的英国政府制定了《食盐专营法》,希望同时提高食盐价格与税收,引起印度人民普遍不满。1930年3月12日,圣雄甘地与其支持者为反对此法律,举行徒步抗议活动,该活动即“食盐进军”。圣雄甘地带领群众步行至海边,亲自煮海水以取得海盐。运动举行整整24天,步行约390公里。圣雄甘地亦趁势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一贯主张。该和平抗争活动,获得印度不少民众支持。同年4月,英国殖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同意废除《食盐专营法》。英国长时间以控制食盐的生产与销售来赢取暴利。由于多重法令限制,印度民众不得擅自生产或销售食盐,而被迫购买更加昂贵的进口食盐。食盐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多身处贫困的印度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当时极具争议的敏感话题。1930年3月12日,圣雄甘地与几名信徒由位于萨博玛提的修行所出发,徒步穿越古吉拉特邦,前往位于阿拉伯海湾的德地。甘地随路宣传抵制英国殖民者不公正税收,每日数以百计的印度民众加入了食盐游行。经过约240英里(约385公里)的长途跋涉,甘地与其信徒于4月6日到达德地。4月7日晨,甘地在海滩上捧起一把海盐,正式“生产”食盐而触犯了当地律法。当日无人被拘留,而甘地继续其游行并鼓励其他印度群众进行相仿的公民不顺从抗议。数以千人相继被逮捕拘留,其中有之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甘地在通知当时的印度总督艾文勋爵其意愿游行至达拉萨纳盐田之后也被拘留。甘地入狱的消息激发了更多人参加食盐游行的决心。5月21日,由诗人沙拉金尼·奈都带领的游行队伍向达拉萨纳盐田进发,约2500个和平抗议者被当局攻击。直到1930年年底,约有6万人被捕入狱。甘地于1931年1月被释放,并开始了与艾文勋爵以停止非暴力抗议为目的的和平谈判。此事件为之后甘地代表印度国民大会党出席伦敦的圆桌会议(1931年9月至12月)奠定了基础。2015年8月15日,Google在网站首页放置纪念涂鸦,描述食盐进军事件,以纪念印度独立69周年。
相关
- 碳循环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
- 坎普尔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city坎普尔(印地语:कानपुर),又译孔坡(Cawnpore)。印度北部北方邦的城市。1801年英国人占领该市,把它变成英国人的前哨站。1857年印度叛
- 幻听幻听(英语:Auditory Hallucination),是一种幻觉,患者会认为他们听到声音,但声音并不是真的存在。在医学上,它被称为Paracusia(该词来自希腊语: παρακοή,意思是:听觉的不服从)。
- 尼波斯科尔奈利乌斯·奈波斯(拉丁语:Cornelius Nepos,约100 BC-约25 BC,或译康涅利乌斯·尼波斯)是古罗马的传记作家。出生于山南高卢的小镇荷斯提利亚(Hostilia,今奥斯蒂利亚)。对其高卢血
- 甲仙化石馆甲仙化石馆位于台湾高雄市甲仙区和安里,是甲仙的观光景点之一,成立于1994年2月19日。化石馆于1994年2月19日正式启用,筹办者兼首位馆长为曾德明,他是化石收集者,有些当地所发现的
- 苯氧甲基青霉素青霉素V钾,英文名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INN), 又名苯氧甲基青霉素。是于1947年研制而成的天然青霉素。
- 食欲欠佳食欲不振(英语:Anorexia),也作食欲减退、食欲缺乏,民间常称“没胃口”,是指食欲降低的一种症状。虽然在许多非科研出版物中该词也可指代神经性厌食症,但是食欲不振的成因却多种多样
- 呼吸机呼吸机是一种可有效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消耗,节约心脏储备的医疗器械。可以为生理上无法呼吸或呼吸不足的患者提供呼吸。现代
- 多孢植物多孢植物(英语:Polysporangiophytes,也称polysporangiates或Polysporangiophyta),指的是在孢子体阶段有终止在孢子囊的分支的茎(轴)的植物。学名的意思即为有许多孢子囊的植物。演
- 德国中央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Mitt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在德苏战争上部署的3个主要的集团军群之一,创建于1941年6月22日。中央集团军群原先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攻下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