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萨共和国
✍ dations ◷ 2025-09-18 11:13:19 #比萨共和国
比萨共和国(意大利文:Repubblica di Pisa;11世纪─1406年,1494年─1509年)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立国家,位于今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的比萨市一带。当时比萨是商业枢纽,其商人在地中海和意大利贸易中占一席位,及至一个世纪后才被热那亚取而代之。藉着临海的优势,比萨在11世纪达至权力顶峰,成为海权强国,也是意大利历史上四个海上共和国(意大利文:Repubbliche Marinare)之一。中世纪中期,比萨是非常重要的商业中心,拥有一支强大的地中海海军以及数量庞大的商船。1005年,舰队攻陷意大利南部的雷焦卡拉布里亚,以便扩张势力。撒拉森人以萨丁尼亚岛和科西嘉岛为基地,控制着地中海。比萨人亦与之冲突不断。1017年,比萨与热那亚结盟,击败撒拉森国王Mugahid,攻占萨丁尼亚。经过这次胜利,比萨获得了第勒尼安海的制海权。随后,比萨人把热那亚人逐出萨丁尼亚,两个海上共和国之间的竞争与矛盾萌芽。1030-1035年间,比萨在西西里的数个敌方城镇频频告捷,攻克北非的迦太基。1051年及翌年,舰队司令Jacopo Ciurini占领科西嘉,进一步激起热那亚人的怨忿。1063年,比萨人与西西里岛的诺曼人罗杰一世(Roger I)商讨联合攻打巴勒莫。当时,罗杰正带兵征服西西里,前后三十多年。罗杰因为有约在先,拒绝了请求。比萨在进攻上得不到土地支援,最终失败而还。1060年,比萨与热那亚展战,首战的胜利巩固了其地中海的霸权地位。1077年,教宗额我略七世正式承认由比萨人提出的新“海洋法规及惯例”。皇帝亨利四世采纳元老院建议,授予他们领事任命权。就像现况那样,当时的侯爵已丧失权力。1092年,比萨获乌尔班二世赋予主权,治理科西嘉和萨丁尼亚,并升格为大主教管区。1088年,比萨攻陷突尼斯城市Mahdia。四年后,比萨和热那亚的船舰协助阿方索六世,把席德从巴伦西亚(Valencia)迫退。1284年,梅洛里亚海战爆发。在与热那亚的交战中,比萨军舰尽毁,不少水兵被囚。1290年,敌方船舰攻击比萨港(意大利文:Porto Pisano),比萨受重创。1399年,比萨成为维斯孔蒂家族的自治领,1402年售予佛罗伦斯。垂死反抗过后,比萨最终于1406年接受管治。一支由120首船舰组成的舰队亦参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9年,比萨人协助占领了耶路撒冷。在前往圣地途中,船舰错过了攻陷拜占庭帝国一些岛屿的时机。大主教Daibert率领比萨的十字军战士出征,他后来成为耶路撒冷的宗主教。比萨和其他海上共和国藉着十字军东征,在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等东岸地区建立商栈和殖民地。其中,比萨人在Antiochia、Acre、Jaffa、Tripoli、Tyre、Joppa、Latakia及Accone先后殖民。他们亦拥有耶路撒冷和凯撒勒雅(Caesarea),乃至位于开罗、亚历山大及君士坦丁堡的小型殖民地(有较小的自治权)。他们获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授予专用系船处和贸易权。在这些城市,比萨人享有特权和免税权,一旦遇袭则须竭力防卫。12世纪,君士坦丁堡东部的比萨地区增长至一千人。比萨击败威尼斯,成为拜占庭最重要的商业与军事同盟,历时数十年。
相关
- 贺拉斯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拉丁语: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希腊语:Οράτιος,前65年12月8日意大利韦诺萨 - 前8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著名诗人、批评家、
- 洋菇双孢蘑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俗称洋菇、口蘑,为伞菌科伞菌属的一种,是最常见的食用菇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
- 法兰克福大学歌德 -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德语: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德文简称为“法兰克福大学”(Uni Frankfurt)或“歌德大学”(Goethe Uni)﹔据此,中文亦有称作“歌大”或“
- 反复用水或酒精稀释一特定物质在顺势疗法中,顺势疗法稀释(专业人士称之为"dynamisation"或"potentisation",“激发”)是将物质用酒精或蒸馏水稀释然后剧烈摇动(被称为 "succussion")的过程。像石英和牡蛎壳这样
- 张量张量(英语:tensor)是一个可用来表示在一些矢量、标量和其他张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多线性函数,这些线性关系的基本例子有内积、外积、线性映射以及笛卡儿积。其坐标在
- 皈依皈依(巴利语:saranam gacchami),又作归依、归信,佛教术语,是成为正式佛教徒之前的宣誓仪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仪式后,就是正式佛教徒,依性别之男女可以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
- 中胶层中胶层是存在于腔肠动物体表的两层上皮细胞之间的一种透明、胶状物质。中胶层的主要构成物质是水。除此之外,还包括几种纤维状蛋白,例如胶原质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中胶
- 内共生理论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斤斤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九个(四划的则为第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斤部归于四划部首。斤部通常是从下、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bspan style=color:white;克里特岛/span/b克里特岛(希腊语:Κρήτη,转写:Kriti;古希腊语:.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