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

✍ dations ◷ 2025-04-03 13:12:07 #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木变石,是远古树木的遗骸经过长期的化学元素替换过程(特指硅化过程)而形成的化石。生物以木质树的植物形式在地球上出现已久,遍及世界各角落,在世界六大陆都能发现。其中以松柏目的硅化木为多。一棵树塌倒死后,如果因某种原因被泥土覆盖,埋入地下,组成树干的木质有机物体便会在周围土层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地分解。假如覆盖木干的土层和周围环境(包括矿物丰富的地下水)的湿度、温度和压力符合一定条件,木干分解出的杂质就会与周围泥土中的矿物元素结合成晶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土层中的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矿物缓慢地渗入木干内心,同时木干外层的有机木质被分解,这些从土层中新渗入木干的无机矿物质由而替换了原树干中的有机木质。以一种物质(有机木纤维)的分解作用与另一种物质(无机二氧化硅)的沉积作用同时地发生,从而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取代,这种作用被称为“交代作用”,其中以二氧化硅成分为多,所以也被称作“硅化过程”。这种分解替换过程以分子单位进行,整个过程既精细又漫长,承袭了树木的原貌,甚至连木干细胞的形状都如实体现。经过千百年不停地分解替换,整个木干的有机木质会被替换为无机的硅钙晶体。木干的硅化过程完后,整个木干就相当于一个木干状的玉石,耐保存。一个硅化木的完整性取决于树木死后至树干被全面硅化的时间间隔。硅化过程快的话易存留至今且形状完整,然而如果硅化过程慢而久,树干的一些部分会在土层中的矿物还未渗入时已分解失形了。硅化木的摩氏硬度为7.0左右,近似石英。完整的硅化木能够很精确地保存原树木的树皮痕迹、细胞形状与树轮,成为重要的化石样本。不同的矿物会在硅化木中以不同的颜色呈现:由于硅化木如实地体现出远古植物的形态,它为古生物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硅化木虽然较为常见,但因为在它拥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的同时,它也享有较高的美术价值,是装饰业中的上品。因此为了配合科学研究与商业生产的需求,很多国家都相继设建了硅化木国家公园,避免被人盗采。中国大陆黑龙江省伊春市具有大量的硅化木标本,事实上比北京延庆要多的多,特别是伊春市有非常稀少的红松硅化木。

相关

  • 信仰疗法信仰治疗(英语:Faith healing),是指透过祈祷或宗教灵修的方式,对生理或心灵上的疾病,借着上帝或神灵的力量,进行医治及治疗。一些意见认为,宗教治疗的疗效,能间接提供有上帝或超自然
  • 死神死神指的是掌管死亡的神明,由于死亡是人类必经的历程,因此普遍出现于各民族信仰及宗教之中,也是小说、电影等常见的题材。电影(第六感生死缘)
  • 查理定律查理定律(英语:Charles's law),又称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是盖-吕萨克在1802年发布,但他参考了雅克·查理(英语:Jacques Charles)的研究,故后来该定律多称作查理定律。当压强不变时,理想
  •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
  • 神经假体神经义肢(英语:neuroprosthetics)是指替代人体神经通路受损部分的人工植入装置。神经义肢通过人工电刺激以引起神经组织的兴奋,从而代替受损的神经功能。按受损功能的不同,神经义
  • 纳莱迪人纳莱迪人(学名:Homo naledi),又名纳莱蒂人,是已经灭绝的人科物种,其化石于2013年在南非的升星岩洞(Rising Star Cave)被发现,包括属于至少15具遗骸、超过1550块骨骼化石。纳莱迪人超
  • 豆制品豆制品,一类食品的统称。广义上指的是以大豆、小豆、豌豆、绿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狭义上指的是主要以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衍生制品。豆制品通常不包
  • 攻城器械古罗马攻城器械是直接师承自古希腊的科技,并为他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凯撒大帝更是将它的技术含量推到极端,为罗马帝国扩张疆土给予极大的帮助。当时主要的攻城器械为弩
  • 红外线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可以观测到红外辐射的天体,是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为400纳米(蓝色)至700纳米(红色),波长比700纳米长但仍比微波短
  • 感冒 (消歧义)感冒可以指: